社会保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史柏年编).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825095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0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史柏年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史柏年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史柏年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史柏年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史柏年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史柏年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史柏年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史柏年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史柏年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史柏年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史柏年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史柏年编).docx(5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社会保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史柏年编)第1章社会保障概述1,什么是社会保障,其基本含义是什么?答:(1)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2)社会保障的基本含义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进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初,其目的是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陷入困境的人士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隙。这一保障民生的作用现在仍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但是,随着

2、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的价值的提升,促进社会进步越来越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保障的依据是国家立法世界各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都是以立法为先导,通过强制性立法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制度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惟有这样,才能确保制度的顺利运行,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国家是社会保障的最终责任主体,其责任表现为:国家通过立法以提供法律保障:国家出面举办社会保障项目并进行统一的宏观管理:国家通过预算以提供财政保障。在国家作为社会保障的最终责任主体之外,社会也越来越成为负有一定责任的主体,其表现形式是: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对社会保障起监督

3、的作用;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中出面举办补充型的保障项目;以非营利性社团的形式参与社会保障项目的组织实施。社会保障的获益主体是全体公民社会保隙制度建立之初,保障的对象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并且他们现在仍是社会保障的重点对象。但是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中,选择性的保障越来越为全民性的保障所替代,全体公民都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的权利。社会保障的内容包括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经济保障是指通过现金给付或援助的方式来满足公民基本生活需求:服务保障是指通过劳务援助、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心理慰藉等非现金、非物质型的帮助。社会保障的依据是各项法律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保护公民生存和平等权等各项人权的制度,制度的运行不仅需要建立

4、以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更需要严格遵守,确保社会保障的运行都能够依据法律的要求,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式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其最大目的是作为公民个人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提供一个安全网。2 .社会保障的特征是什么?答: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因此,社会保障具有以下特征:(1)社会性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中涉及全体社会成员而非少数人

5、的一项制度安排。其社会性特征表现为如下方面:社会保障应对的是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的对象不是社会中的少数人,而是覆盖社会全体公民。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全社会,不论是雇主和职工的缴费纳税,还是政府的财政补贴,其源头都是社会成员的劳动创造。社会保障的运作越来越朝社会化的方向发展。(2)福利性从社会目标的角度讲,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经由制度的功能,为促进国民个人的发展和全社会的平等、安定、进步、繁荣而推行的福利措施。其中心价值观是强调人的尊严和社区生活的质量,肯定每一个人都有使用公共救助和其他社会服务的权利。从经济关系的角度讲,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对保障对象提供的经济

6、支持和专业服务。社会保障的管理经营部门和机构是非营利性的,他们提供的或是直接的货币或物质性的援助,或是无偿、低偿性的服务。在保隙措施实施过程中,被保障者的所得一定大于他的所费。(3)互济性社会保障是借助于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基金来源于雇主和劳动者的缴费或纳税,以及国家政府的财政支持。管理部门收取的基金不是等额地用于缴纳者,而是根据不同的项目规定,将社会财富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进行横向的转移支付或纵向的转移支付。由于社会成员遭受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的情况不同,通过社会保障的互济互助,能够解决不同社会成员的特殊需要,使他们渡过难关,维持正常的生活。(4)强制性社会保障的强

7、制性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强制参加,即依据法律规定属于保险计划覆盖范围的劳动者及其用人单位,都必须参加到计划中来,当事人没有任意选择的权利,也不能任意退出计划。强制缴费,即凡符合有关社会保障税法或社会保障统筹法律、法规的缴纳条件的个人和团体,都必须按要求纳税或缴费,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3 .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答: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1)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保障制度是应因现代生产方式下风险事故频发、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现实而建立的。社会保障给予遭受风险事故的家庭以经济的补偿和物质的帮助,使家庭恢复和增强人的生产和再生产,尤其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

8、产的功能,从而使社会生产能够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促进资金市场发展社会保障计划之所以能在保障对象发生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是因为其通过征缴税费和财政拨款积累起了庞大的基金,尤其是社会保障中的社会保险项目,不用即时支付的基金就形成了国家的建设资金而能够对金融市场的繁荣起积极作用。智利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在促进资金市场的发展方面为世人提供了成功的经验。(2)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体现社会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行的是竞争原则和效率原则。为了既保持市场经济的活力,又照顾到社会弱者的利益,即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需要有一个社会的机制,来保障社会公平的实现。社会保障就是保障社会公平的社会机制。社会保障通过公民

9、收入再分配的途径,一方面以累进的方式向高收入阶层征收社会保障基金,另一方面以累进的方式向社会弱势人群提供资助,由此克服完全市场竞争造成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和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有动力机制与稳定机制,市场机制即是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的首选动力机制,而社会保障则充当着首选的稳定机制。社会保障作为国家实施的重要社会政策,是调节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所以有社会的“减压器”、“安全阀”之称。4 .社会保障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或计划、项目)连

10、接而成的“社会安全网”。(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是众多制度、计划、项目结合而成的整体社会保障是由民间的慈善事业演变而来的。最初在西方国家出现时,只是针对某一群体的某一方面需求而施行的局部性的保障措施,后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随着社会问题的加剧,随着公民保障权利的深入人心,社会保障逐渐形成了覆盖全体国民的、满足多方面需求的、由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计划、项目组成的社会保隙体系。不同社会保障制度、计划、项目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功能互补的结构性特征社会保隙各制度、计划、项目之间,并非各行其是、互不相干,而是在国家法规的宏观调控下,按照各制度、计划、项目确定的保障对象、保

11、障条件、保障标准和保障目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由此形成互相联系、功能互补的社会安全网络。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宗旨是为国民和社会提供安全保障从历史纵向的发展角度出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和变迁,展现了人类社会数百年来文明进步的成就。这种成就不仅体现在社会保障体系内容的日益庞大,尤其体现在社会保障制度宗旨的变迁。a.在旧式济贫时代,政府实施有限的、条件苛刻的救灾济贫措施,目的是化解民众的不满、维护现有社会的统治秩序。b.进入工业社会后,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其基本动因在于通过维持工人的基本生存权从而维持市场经济秩序。c.当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走向成熟时,其宗旨已不仅仅是保障国民的基本生存权利,

12、而同时包括了对国民福利权、发展权的保障。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社会保障在保障公民权利的同时: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当成为国家长期稳定与持续发展的战略。第2章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1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条件是什么?答: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条件是:(1)工业化冲击下的家庭功能变迁从18世纪60年代起,发端于英国,遍及欧洲的产业革命不仅是一次生产技术上的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在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对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思想观念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工厂化、

13、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压力下,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趋于瓦解,伴随大机器工业而来的工厂企业迅速取代一家一户的手工业生产作坊,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在工商业资本的迅速扩张和渗透下,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相联系的封建土地制度日趋瓦解,圈地运动合法化使劳动者与土地分离,社会上存在大量失去土地保障的雇佣劳动者;在追求超额利润的目标驱动下,工厂企业间竞争加剧、技术设备更新速度加快、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使社会上出现大批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的“相对剩余人口”;在资本间的激烈竞争以及资本对劳动者的残酷剥削下,社会上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失业、贫困、疾病、伤残、年老等情况给劳动者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风险加大;在地区间

14、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差异的推拉力作用下,传统农业社会中人口相对静止的格局被打破,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涌向工矿业基地,人口城市化程度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化带来的上述一系列冲击,使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首当其冲受到极大影响,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观念以及家庭行为都随之发生重大变化。第一,家庭的经济功能受到了削弱:第二,家庭的人口规模日益缩小:第三,家庭结构日趋核心化:第四,家庭失去了土地保障。(2)强调国家责任的社会保隙思想的兴起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离不开必要的思想理论准备,19世纪下半叶,产生于德国的强调国家和政府责任的新历史学派理论,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

15、供了理论基础。德国的历史学派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历史学派的先驱者,即国家经济学派时期。以李斯特为代表李斯特反对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派的个人主义与世界主义主张,站在国家社会的立场,力图通过国家干预以确保德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第二时期是旧历史学派时期,以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德、克尼斯为代表该学派反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抽象演绎法,否认一般经济规律的存在,主张用历史归纳的方法与进化的观念来研究经济学,故被称为“历史学派”。这一派学说盛行的时期是德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期,所以他们倡导的国家政策是:对内主张消除旧的经济制度,建立商品自由流通的新秩序,以利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对外主张采用关税保护政

16、策以抗拒英国产品的倾销,维护国内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三时期是新历史学派时期,亦称讲坛社会主义学派时期,以施莫勒、瓦格纳、布伦坦诺三人为代表新历史学派与旧历史学派的主要区别,是以劳动问题为课题,在经济学中掺人伦理道德的要素,主张公平的分配,借以平衡劳资双方的对立关系。新历史学派则认为,国家不应该仅仅充当“守夜人”的消极职能,凡是个人能力不能办到的事情,皆应由国家干预办理。2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和改革的背景是什么?答: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和改革是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的,包括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具体而言主要是在下列背景下进行的改革:(1)近20年西方国家经济的滞胀是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难以为继的根本原因70年代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