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应急预案事故物质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82083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应急预案事故物质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公司应急预案事故物质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公司应急预案事故物质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公司应急预案事故物质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公司应急预案事故物质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公司应急预案事故物质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公司应急预案事故物质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公司应急预案事故物质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公司应急预案事故物质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公司应急预案事故物质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司应急预案事故物质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应急预案事故物质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公司应急预案事故物质有害因素风险评估报告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一)物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略)(二)厂址及总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略)(三)生产工艺过程危险因素辨识(略)(四)设备、装置危险因素辨识(略)(五)储运过程危险因素辨识1、罐组储存过程表1罐区储运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序号主要危险因素危害后果罐区布置1储罐及罐区与周围设施防火间距不足,包括与本罐组泵棚、与其他建(构)筑物等防火间距不足。发生火灾、爆炸时,事故蔓延扩大。2未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防火堤:防火堤耐火极限不符合要求;高度不够,有效容积不够;储罐与防火堤的距离不够;管道穿堤处未严密封闭;排水管穿堤处未设置防止液体流出堤外的设施

2、。一旦泄漏,尤其泄漏液体着火时,事故易蔓延扩大。3储罐布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未按要求分组布置;罐组总容积超标;罐组内储罐个数、排数超标;罐间距不符合规定。一只罐发生火灾时,易蔓延至其它罐;难以进行有效的消防扑救;使罐组的风险加大。4火灾危险性不同、溶解性不同、互为禁忌物的储罐间未设置隔堤。甲、乙类储罐与其他储罐间未设隔堤,火灾危险性大的会影响到火灾危险小的储罐;水溶性不同的储罐间未设隔堤,将影响消防扑救有效进行;互为禁忌物的储罐间未设隔堤,一旦泄漏,可能因物料接触反应而导致事故。5地质条件不当,或设计、建设缺陷,造成罐区地基沉降,储罐基础下沉。导致连接管道移位、断裂,甚至撕裂底板及壁板,造成物料

3、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灼烫事故。6罐区消防车道的布置不符合要求。火灾、爆炸发生时,不能及时有效地扑救。二储罐及相关设备1储罐、管道、阀门等设施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设备损坏,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灼伤事故。1.1可燃液体储存采用非金属材料的储罐、管道、阀门等。易因非金属材料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大、耐温性差、强度低、无法导除静电等因素,发生设备损坏泄漏及火灾、爆炸、中毒、灼烫事故。1.2硫酸等腐蚀性液体储罐、管道、阀门等材质不符合耐腐蚀要求。设备腐蚀损坏,物料泄漏,导致灼伤事故。2储罐基础、管架(墩)、保温层等采用可燃材火灾发生时,易造成储罐、管架跨塌。料制造。3可燃液体储罐进出口

4、未采用柔性连接。储罐与管道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可导致管道损坏,物料泄漏,导致事故。三安全设施1可燃液体储罐1.1储罐未设置液位计、高液位报警器、自动联锁进料切断装置或上述装置失灵。易发生超装、冒顶、跑料,或储罐液位过低时,泵将空气抽入罐内及生产系统,形成爆炸性混合物。1.2储罐未设置呼吸阀、阻火器。大、小呼吸无控制,挥发损失大;排气遇点火源(尤其雷电火花),易发生火灾、爆炸。1.3储罐未采取氮封保护。空气进入储罐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或者,水分进入,导致物料分解,分解放热及产生气体,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1.4储罐未采取防日晒升温的措施。高温季节物料挥发加剧可导致事故。防日晒升温措施包括:设固定

5、式冷却水喷淋系统;气体冷凝回流;氮封;涂刷隔热涂料或设置保温层。2防雷防静电设施3.1可燃液体储罐未按规范要求采取防雷措施:未采取防雷接地;测量装置的电缆外皮或配线钢管未与罐体作电气连接;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雷暴季节,因雷击发生火灾、爆炸。3.2可燃液体储罐、管道及其关设备未按规范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从罐顶喷溅式进料;输送流速过大;储罐、管道及过滤器、缓冲器等未接地、跨接;导电体未作等电位连接并接地;未设置槽车静电接地柱;未设置人体静电消除装置;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因静电放电引发火灾、爆炸。3消防及抢险设施4.1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固定式/移动式消防水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灭火器、消防砂、

6、灭火毯等)。发生火灾时无法及时扑救,导致事故扩大。4.2未配置必要的抢险堵漏工具。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进行抢险堵漏工作。4.3未配置必要的防毒、防灼伤器具。事故发生时或抢险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5其他安全设施5.1可燃物料罐区安装、使用的电气设施防爆性能不符合要求。电气火花引发火灾、爆炸。5.2工艺设计失当,如一泵多用、一管多用,导致进错料、送错料;自动程度低或自控系统故障,或储罐、管道、阀门、仪表等设备设施故障。可能导致泄漏、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四装卸场所及设施1装卸场所布置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装卸站进、出口未分开设置或未设置回车场;鹤位之间及鹤位与缓冲罐、泵之间防火间距不符合要求等。装卸

7、作业是动态的,装卸场所布置不规范,易发生事故并可使事故蔓延扩大至储罐。2装卸管道上未设置紧急切断阀。管道泄漏、储罐超装或发生火灾时无法及时切断物料。4可燃物料卸料泵不符合防爆要求。可燃物料装卸泵应符合防爆要求,否则会导致火灾、爆炸事故。5酸性物料卸料泵不符合耐腐蚀要求。酸性物料装卸泵应符合耐腐蚀要求,且其填料函或机械密封周围,宜设置安全护罩,以防止物料泄漏导致灼烫事故。6可燃物料槽车未设置专用静电接地装置。可燃物料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静电,装卸前应将其导除,否则可能因静电放电导致火灾、爆炸事故。7机泵超温超压运转,泵体、密封渗漏,操作失误等。引起跑料、着火及机泵损坏等事故。五不安全行为1不注

8、意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与检测,导致罐区基础设施、储罐、储罐安全装置、电气设施、防雷防静电设施、消防设施等发生故障、失去效用。发生泄漏或火灾、爆炸。2违章引入点火源:如在罐区不按动火程序违章动火作业,在罐区作业时吸烟,机动车辆不采取防火措施即进入罐区;违章使用不符合防爆要求的电气设施;未采用按规定流速设计、安装的机泵,临时使用其它机泵,物料输送流速过大,在输送过程中产生静电;或临时接管,从储罐上部喷溅式进料,产生静电并放电;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穿戴有铁件的衣物和鞋子、穿戴易静电放电的化纤衣物等在罐区作业等。点火源遇易燃液体,发生火灾、爆炸。3不按规定的装料系数灌装,使储罐超装,液相上空未留足够

9、的气相空间。储罐易因内压发生变形、胀裂。4违章作业造成跑料、冒料:如进料时不注意储罐液位及高液位报警信号,造成跑料、冒料;卸料时,汽车不按规定熄火,车辆移动拉断料管,造成泄漏等。泄漏物料遇点火源,发生火灾、爆炸。2、丙类仓库储存过程1)若库房的建筑设施不符合要求,造成库房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漏雨进水,阳光直射,使危险化学品达不到安全储存的要求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2)若由于仓库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知识,或因储存场地缺少,而任意将性质相互抵触的危险物品混储,一旦发生泄漏就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3)若危险化学品容器的包装损坏,或者出厂的包装不符合安全要求,会因泄漏而引起火灾事故,还可能因作

10、业人员未采取防护措施而导致中毒事故。4)有些危险化学品如长期不用,废置在仓库中,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因变质而引起事故。5)若在储存过程中对着火源控制不严,如汽车排气管的火星、库房周围的明火作业、吸烟的烟头等;或由于内部设备不良、操作不当引起的电火花、撞击火花和太阳能、化学能,若电气设备不防爆或防爆等级不够,装卸作业使用铁质工具撞击打火,都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6)若在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采取滚动、摩擦、拖拉等危及安全的操作;或堆垛过高不稳,发生倒塌;或在仓库内改装打包,封焊修理等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而造成事故。7)若仓库建筑条件差,不适应所储存物品的要求,又未采取隔热降

11、温措施,使物品受热;因仓储养护管理不善,仓库漏雨进水,使危险化学品受潮;盛装的容器破损,使物品接触空气等,均可能引起着火或爆炸事故。8)如果仓库未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进行防火分区,一旦发生火灾,将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二、事故风险分析(一)毒害生产性毒物在密封状态下不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该评价项目生产过程可能存在生产性毒物污染释放暴露源,这就可能对作业人员健康构成威胁。这是一种慢性积累中毒,发现症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很难根治。评价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产性毒物污染释放暴露源主要有:(1)原料输送、储存、加料过程;(2)容

12、器破裂、燃烧爆炸引起的毒害物泄漏、扩散;(3)设备维修过程等。生产性毒物通过下列3种主要途径吸收进入人体:(1)呼吸道。这是最常见最重要的途径。毒物经呼吸道吸收后,可不经肝脏转化解毒即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中,分布于全身。(2)皮肤。有些生产性毒物可通过无损伤的皮肤及皮脂腺进入人体。毒物经皮肤吸收后,可不经肝脏转化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3)消化道。在生产环境中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内的不多见。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内的毒物,大多经肝脏转化、解毒后才进入血液循环。当生产性毒物进入到人体后,可能会产生的作用有: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带毒状态;其他职业病;致突变、致癌、致畸;对

13、生殖功能的影响等。(二)噪声企业噪声主要来源于泵等机械设备。长期接触强烈的噪声,会对作业人员的听觉造成损伤,并对神经、心脏、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使作业人员烦燥不安,或因听力、语言受到干扰,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国家标准GBZ2.2-2007规定,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和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均为85dB(A)o(三)高温、高湿评价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高温介质、高温设备及管道等生产性热源,加之企业所处地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所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高温、高湿危害。高温、高湿环境会引起作业中毒,会加速毒物的吸收,会导致操作失误率升高,会加速材料的腐蚀。高温环境可使火灾危险性增大

14、,可使材料、设备强度下降。同时生产过程中涉及使用冷冻盐水,如发生冷冻盐水泄漏,则可能造成人员的低温灼伤。三、事故风险评价(一)个人风险1)可容许个人风险标准个人风险是指假设个体100%处于某一危险场所且无保护,由于发生事故而导致的死亡频率,单位为次/年。系统根据预设的个人风险标准,采用个人风险等值线填充的形式来进行模拟分析。表2可容许个人风险标准防护目标(危险化学品单位周边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类别)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概率值)在役装置(每年)风险颜色I低密度人员场所(人数30人):单个或少量暴露人员。310s居住类高密度场所(30人W人数V1.OO人):居民区、宾馆、度假村等。公众聚集类高密度场所(30人(人数V1.oO人):办公场所、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等。IX1.O5高敏感场所: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监狱等。重要目标: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文物保护单位等。3X10-6特殊高密度场所(人数2100人):大型体育场、交通枢纽、露天市场、居住区、宾馆、度假村、办公场所、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等。2)本项目个人风险值计算项目个人风险结果如下:*图中:蓝色线:3X10-6/年3)结论从上图可知:本项目*/年的个人风险等值线内无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规定的高敏感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公共安全/安全评价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