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发现问题的调研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巡察发现问题的调研与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巡察发现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巡察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巡察成效是否显著往往取决于发现问题质量的高低。从对陌生事物的认知过程和个人的实践经历来看,置身于巡察岗位,在发现问题上往往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一、“不知道怎么找问题”。鉴于巡察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很多抽调进组的同志缺乏一定的实战经验,短时间内很难快速上手。特别是未从事过监督工作的同志,往往会将焦点放在与自己工作经历相关的具体事物上,根据现有的巡察成果逐渐探索,因缺乏一定的职业怀疑,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不高,面对大量的资料和海量的数据,想要快速找到“线头”继而“抽丝剥茧”存在一定的难度。如,看到被巡察地区(
2、单位)某项工作的宣传信息时,如果看到是正面宣传就认为该项工作履职尽责到位不存在问题,没有联想到一一是不是以点概面宣传,没有注重实效,是不是有更加具体量化的任务要求,是不是工作重心有所侧重而忽略了其他主责主业等等。二、“为了问题而找问题:通过以老带新、言传身教,一段时间后便会对巡察有一个大致的认知,在监督方向上有更加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在巡察初期,就会搭建一个整体的思路,紧扣政策法规和制度要求,通过分析研判,深入了解党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财务管理中常见的具体问题、项目建设中的廉政风险点、选人用人容易忽视的规定流程,进而追溯求证,形成固定的问题清单和发现路径。发现问题能力的提升无疑是很大的成长,但
3、是有时为了印证一个问题或者观点,会费尽心思刨根问底,可能会出现看待问题不够客观全面、下定结论未能坚持实事求是等情况。如,为了印证党费收缴管理不规范的观点,了解到被巡察地区(单位)已经按规定程序和标准进行了收缴,只因未及时做好签字记录便认定其不到位,过分强调表象而忽略了政策的初衷和执行的本质,很容易引起对方不认可,也影响了巡察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怎样一起解决问题”。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巡察人员的思路会进一步升华,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会得到提升,往往能够站在被巡察地区(单位)改革发展的角度去开展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同题共答:此时,大家更倾向于倾听领导干部的心声、党员群众的呼声,来了解哪
4、些矛盾需要借助监督力量、哪些困难需要部门协助联动、哪些问题来源于体制机制、哪些工作可以争先进位带着这样的初衷和疑问去深入交流,从难题入手、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出发、从“对立”的双方走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同一条战线,实事求是地发声,巡察推动作用将会更加明显,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目标将得以更好地实现。但要时刻谨记,同题共答,答的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大局,不能把不作为不担当造成的问题“消化”为改革发展的难题。正所谓“拨开云雾见天日”,要始终坚持站在上级党委的角度“俯视”,做到既能置身其中,又能心存高远,于无声中见.巡察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发现问题是前提、是基础,只有真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才能形
5、成有效的震慑。善于发现问题,对于提高巡察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使巡察更好的发挥“尖兵”和利剑作用至关重要。一要提前谋划精心准备。巡察进驻前,熟悉被巡察单位的工作情况,认真梳理、分析研究、归纳提炼,摸清历次巡察、检查存在问题底数,认真分析被巡察单位的历史背景、行业领域特点、职能职责,找出不同行业权力寻租的空间和渠道,分析排查廉政风险点,找到关键环节和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带着问题去巡,纠着问题去察;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信访、检察院、法院、公安等部门的联动,做到有的放矢,做实做足巡察前准备。二要明确目标发现问题。巡察工作是政治巡察,是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
6、判断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理解政治和业务的关系,深入查找政治偏差,发挥政治“显微镜”、政治“探照灯”作用。巡察是政治巡察,而不是业务巡察,在巡察中要坚持政治标准而不是业务标准去衡量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行为,增强政治敏锐性,把握发现政治问题作为首要任务,查找政治偏差,透过现象看本质,紧扣“六围绕一加强”,“五个持续”,围绕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等六个方面发现问题,同时加强对上一轮巡视巡察整改的监督检查。三要客观评价双面画像。制作“正反面测评表”,要求被谈话人正式谈话前,围绕人员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两个方面,对被巡察单
7、位班子成员和其他主要领导干部作出书面上的客观评价,并在个别谈话时,将测评表当面交给巡察组工作人员。因书面评价不记名、不经第三方,有效防止了谈话过程中部分党员干部不愿说、不敢说,从而导致巡察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同时,通过综合各岗位党员干部的评价观点和意见建议,得出了对“关键少数”较为客观全面的政治画像,也从侧面反映出被巡察单位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巡察组了解街道干部整体形象提供了直接参考,同时也提升了发现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巡察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巡视利剑向基层的延伸和拓展,有效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巡察机构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坚
8、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拓宽发现问题的新方法、新路径。一要现场“访二即走出办公室和会场,深入窗口单位、田间地头、项目现场,去问实情、询民意,掌握第一手资料。如以“点穴式”对三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巡察,通过走村串户、实地走访,直面基层“微腐败”,发现了基层干部在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侵占挪用等问题线索;在开展“阳光扶贫”专项巡察中,对具有代表性的12户存疑对象,采取“六问一看”方式实地走访,对危房改造项目实地察看;在巡察某单位时,采取不打招呼、不定路线、不找干部带路,突击检查其机关和下属单位办公场所,发现该单位在工作纪律、行业作风等方面存
9、在的突出问题。二要网络“搜”。善用网络助力巡察,既分析网民反映的具体人和事,也考察被巡察党组织应对舆情的及时性和自觉性。在每轮巡察进驻后,指定专人重点关注本地门户网站,浏览被巡察党组织官网,以及相关门户网站,广泛收集舆情,拓宽问题线索来源。通过对舆情的筛查,聚焦被巡察党组织“关键少数”、重点人群、“关键部位”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情况。如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某局市民服务热线长期无人接听,形同虚设;某单位官网的信息陈旧,长期不更新,特别是政治表述还停留在十八大之前;局长信箱无人回复,糊弄群众。经一一核实,全部印证,为巡察反馈报告提供了有力佐证。三要全员“测”。“测”分两类:测评、测试。一是在巡察动
10、员大会结束时,开展民意测评,重点围绕对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总体评价、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选拔任用干部、重点工作开展、维护群众利益、运用“四种形态”等方面。考虑现场情况,巡察组侧重把握三个方面:题量不宜过多、控制在20道以内;题目尽量通俗具体,便于一般群众理解;强调会场纪律,确保不受干扰、测出实情。二是在访谈开始前,开展理论测验。重点是考察干部职工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精神情况,题量一般在5道以内,内容突出重点,大多以口头询问方式进行,能反映各单位政治理论学习的开展情况。四要扩大“听”。“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常规对象之外,把一
11、些特定的群体纳入访谈范围,全面准确了解情况。扩大倾听以下五类对象的意见:一是“二线”领导、退休干部、“转非”干部,其特点是对单位情况熟、有感情、顾虑少、敢讲真话,访谈内容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二是管理和服务对象及相关知情人,其特点是见人见事,感受具体,掌握大量第一手素材,且语言鲜活。三是被巡察党组织的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其特点是掌握情况全面,评价有高度和深度,意见较为权威。四是同级组织部门,其特点是对被巡察党组织领导干部人头熟悉,对班子运转情况评价客观,对巡察组“画好像”大有帮助。五是基层党员和职工群众,其特点是对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环境有切身感受,代表民情民意。五基共性“推二巡察
12、监督作为一项科学制度安排,有其规律性。因此,研究共性问题,结合具体实际,加以对照印证,是一种非常管用的工作方法,可以很大程度避免盲目性、减少“无用功”。在每轮巡察前,高度重视从网络收集整理全国各地的巡察反馈意见,尤其是具体问题部分,掌握相关部门易发多发的问题类型,从而提供问题“坐标”,确定主攻方向。需要指出的是,“倒推”问题固然是基于遵循客观规律,但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必须理性审慎使用,切忌先入为主地作有“罪”推定。六要专业“审”。财务检查是巡察工作的重点,因此抽调财政和审计部门的骨干,充实每个巡察组成为“标配”。但为了加强技术力量,有时也为了体现独立性,需适时引入第三方审计力量。如在巡察三个
13、省级开发区时,从某知名审计事务所抽调三名党员业务骨干配合巡察。巡察前,双方共同制定审计方案,明确审计范围内容,划定责任义务。巡察中紧盯开发区重大资金、重点岗位,重点围绕大额资金流向、“三公”经费开支、国有资产管理处置等开展审计,着力了解权力运行中的漏洞和隐患,发现问题和线索。需要注意的是,邀请第三方机构参与政治巡察,必须在巡察办的统筹下,严明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坚持内外有别、审慎使用,有效助力巡察。七要对疑点“挖二巡察无小事,细节见真章。巡察干部要练就“火眼金睛”,善于捕捉疑点。如延伸巡察某事业单位时,访谈过程中职工支支吾吾、顾虑重重。巡察组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循着疑点深挖,发现该单位长期存在非
14、正常信访现象,失实举报信多达数十封,导致人与人之间互相猜疑,暴露出党组织在歪风邪气面前不敢担当的问题。通过与主管部门大力合作,巡察组找到了恶意“搅局”者,还原事实,督促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主动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巡察的根本任务就是发现问题。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核心是要高质量发现和认定问题,这也是做实做深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依据和厚实基础。(一)了解问题,要注重多方听取意见对巡察发现的各类问题,要全面把握,注重综合比较分析,不要以偏概全,确保问题找得准确、真实、客观。巡察进驻前,从多渠道了解。注重从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审计等部门了解被巡察单位党组织相关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
15、题线索、“四风”问题、信访举报等方面的情况。巡察进驻中,从多方面印证。多方法特别是巡察谈话,要多方面(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一般党员干部、下属单位及服务对象等)听取意见、了解情况,灵活采取查看资料、实地考察、现场暗访等多种方式,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发现问题,从多方面扎实印证问题。巡察结束后,从多角度审视。对一些问题的认定,通过巡察办、组会商的共同研究、分析和把关,做到同样问题统一定性、相似程度统一尺寸。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多方了解相关政策规定,也要注重倾听被巡察单位的声音,还要注重通过派驻纪检组、主管部门等侧面了解相关情况,用立体而不是单一的视角、用全面而不是偏颇的眼光、用辩证而不是孤立的角度,
16、综合分析认定问题。如市委有一轮巡察涉及有多家医疗机构,一些巡察组发现医院给值班医务人员发加班补贴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定每个组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这时应当考虑医院是作为财政差额拨款、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对类问题的认定不能完全等同党政于机关。为了稳妥起见,巡察办统一把巡察发现的这类问题由交给派驻纪检监察组审核把关,由纪检组与主管医院的卫健局及各个医疗机构衔接沟通,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出台的政策依据来认定是否为问题、具体是什么问题。(二)发现问题,要严防形式主义在巡察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不能以形式主义去检查形式主义。在方式方法上,应当防止反复要材料报数据、简单以完美“留痕”来评价工作,以查阅材料来代替监督检查。如检查脱贫攻坚工作中,驻村第一书记是否有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是靠看台账和听汇报,不是看驻村干部与村民合影来判定驻村干部帮扶工作有没有落实,直接找相关村民一问就清楚。不要以学习心得、笔记之类的留痕台账来认定学习效果,不要以是文件和会议记录作为有没有落实党委决策部署的证据,关键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