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培训过程参与学分认定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本培训过程参与学分认定标准.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XXX中学校本培训过程参与学分认定标准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抓好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全方位、多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多种形式开展师德教育,切实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讲座、培训、自主学习等,了解时政信息,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关心国家大事。在教师队伍中开展评比“最美教师”、“师德标兵”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二)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目标1、合格教师对象:见习期新教师。目标:完成优秀大学生到合格教师的转变。途径:学校选择骨干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带教,根据合同要求开展传帮带的培养工作。主要标志:基本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常
2、规工作,有教育责任感,热爱学校,热爱学生。2、成熟教师对象:教龄26年的青年教师。目标:完成合格教师到成熟教师的转变。途径: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学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带教。主要标志:掌握高中各年级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来去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实际教学效果好。届时能评为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3、骨干教师。对象:教龄612年的青年教师。目标:完成成熟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变。途径:选择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导师,在理论学习、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主要标志: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形成自己风格
3、,实绩明显;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相应的研究成果;有较强的带教青年教师能力,被带教者成长迅速,实际教学效果优秀。届时能评为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4、省、市名教师。对象:教龄1125年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目标:完成骨干教师到市、省级名师的转变。途径:选择教育专家担任导师,参与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主持学校重点课题研究,承担培养骨干教师任务。主要标志:形成学科教育特色;完成1门自主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开发;优良的教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在省、市内有一定知名度,实际教学效果在同类学校处于明显优势地位。届时能评为省、市学科带头人或特级教师后备人才。5、资深老师。对象:教龄25年以上的中老年教师。目标:完成教育教
4、学经验的积累,指导青年教师成长。途径:回顾和阐述自己的教学经历,撰写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或从教回忆录;组织青年教师拜师,研究他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鼓励他们更新教学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标志: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在青年教师身上得到延续,留下一批宝贵的资料(课堂教学实录、教育教学论文或总结、回忆录等)。二、抓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一)夯实“五个一”工程,提高教科研意识以提升教师教学境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着力打造学校教师“五个一”工程(开一节研究课、写一篇论文、参加一项课题研究、参加一次培训、读一本书)。学校、教研组列出书单,以读书、研讨、思考来促进教师主动发
5、展。定期推荐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信息及我校教师发表的水平较高、有一定指导、推广意义的教学论文,为教师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定期向教师推荐阅读书目,继续拨出专款为每位教师订阅专业杂志。1、拓宽教师的阅读视野。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支撑,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通过学习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地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学校图书馆定期向教师推介新书,同时带领教师组长和骨干教师外出购书,通过教育理论经典书籍的阅读,加深底蕴、提升学养。2、搭建教育沙龙舞台。定期开展读书沙龙论坛活动,在“品一品,尝一尝,聊一聊”中探讨课程改革尤其是当下学生
6、核心素养培育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话题。每次就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引导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探索课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3.重视日常研究,推动论文写作。推进教师创优争先成果奖励日常化工作,及时收集、推送教师的获奖、发表论文。学校在每年9月开展校优秀论文评比,并组织教师参加市级以上优秀论文评选,参选论文即可纳入学校教师“五个一工程”建设框架。特别是“同僚式学科研修”,让老师们在活动中有真正的“思维碰撞”,由“你讲我听(甚至我不听)”变为“大家谈”,共同参与、深度汇谈已成为我们的共识,这是论文写作不竭的源泉。(二)建
7、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完善激励机制教师成长记录档案是教师自我激励的一一种手段,是教师自我管理的一种方法,它是教师感受成长、体验成功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健全教师学习评价、考核、奖惩制度,将教师专业成长的足迹及时记录在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中,教师自身要不断丰富个人年度发展记录、个性发展记录、教育成长记录。表1:校本研修的过程参与学分认定标准类别研修内容学分认定标准学习读书每学年至少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书心得,并在校园网上发表一定以确认可后分准讨一学标探定一听报告有报告记录(含报告人、主题、时间、地点和内容等)参加学术会议或市级以上学术活动有学术活动记录(含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名称、主题、时间、地点和内容等)
8、实践观课评课记录观课评课的过程和主要内容做课题记录参与课题的任务承担情况和活动情况专题研讨记录专题研讨的过程和内容表2校本研修的研修成果学分认定标准类别级别学分(供参考)论文发表市级1省级(国家级)2核心期刊4论文获奖市级一等奖3市级二等奖2市级三等奖1省级一等奖5省级二等奖3省级三等奖1公开课市级2校级1优质课或基本功竞赛市级一等奖6市级二等奖3市级三等奖1省级一等奖10省级二等奖6省级三等奖2注:公开课要求撰写课例,并且要在校园网上发表。课例内容,必须涵盖教案设计(包含学生分析、目标设计、过程设计、资源设计和评价设计等)、课堂实录、专家点评和自我反思。三、完善学校校本培训机制,建立多样、务
9、实的教师培养模式。借助教师研训活动,走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不断提高的教改之路:(一)构建校本培训课程根据教师专业构成,开发学校教师校本培训课程模块,建设学校系统培训课程。具体的校本培训模块可以分为三个系列:1、师德建设模块系列: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具有学校文化建设特征的教育思想与新时期师德教育要求,建设相应的微型课程。内容:教育哲学(回归教育本体,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终极关怀)、学校发展历史中的成功的教育案例价值分析;教师个人教育道德素养、教育案例分析等。实施形式:集中培训、教育沙龙以及个人反思。2、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模块系列:体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育科研三位一体的组织文化特
10、征,着力建设符合五中育人目标的学校课程体系。并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内容:围绕学科发展动向,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模式进行改造,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学校文化特色,同时又体现学科发展方向与规律的新型学校课程。实施方式: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实施项目研究(学校进行项目管理)、实施个人教学改进计划、综合研讨活动(观课、听课、评课等)。3、教师专业发展支撑模块系列: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拓宽教师视野、培养教师情操和生活情趣、关怀教师身心健康,为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校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上、实践上以及身心条件上的保障。内容: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文化背景、相关学科知识
11、、与课程开发实施管理相关的教育学知识、文化素养与气质的培养、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心理辅导等。实施方式:集体活动(比如工会组织相关的读书节、体育节等)、专家引领式的学科组活动、个人研修、专题讲座等。学校校本培训采用学分制管理的方式,学校开设的校本培训课程重点聚焦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性知识和研究性知识的发展。(二)青年教师发展学校,推动青年教师成长依据教龄和教学实践情况将40周岁以下的老师分成三个组别,其中成长营主要由30周岁以下教师组成;发展营主要由30-35周岁以下教师组成;创新营则由35周岁-40周岁以下教师组成1 .加强教师发展“五级梯队”建设。注重培养与选拔工作,组织教师参评。
12、以校、市五级梯队评选为契机,动员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参与市级评选.2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各类培训活动。帮助教师做好职称评定工作。3 .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市里的各项教研活动和沙龙等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开设市级研究课,参加省、市基本功竞赛和优课评比。组织教师参加“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大赛”及“数字化学习优秀项目评比”,以应用能力为导向,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各教研组要将青年教师参加各项评比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力争提高青年获奖的层次,并通过磨课促进青年的提高。4 .落实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各项活动。7、8月份论文写作;9月论文评选、论文推荐阅读;10月成长论坛之阅读沙龙;11月教研论坛(邀请专
13、家进行课题研究指导);11、12月教学展示竞赛;1、2月教学案例开发、评选;3、4月解题竞赛;5、6月信息化技术能力提升。5 .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组织教研组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进行观摩并组织交流,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6 .组织好师徒结对活动,加强结对工作的阶段性考核。开学初召开一次师徒结对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制定培养计划;学期末召开一次师徒结对工作座谈会,交流经验,分享成果,评选优秀师徒。7 .指导青年教师开展一师一优课制作活动,形成课程资源库,通过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观摩促进反思和教学行为的跟进。四、优化队伍结构,培养学科带头人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名师队伍:(一)名师队伍培养目标
14、提升学科素养,培养学者型教师,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我们还将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造就名学科、名师,形成一支有一定影响力的市级、省级的优秀教师梯队。其中市级梯队教师培养上,为骨干教师搭建平台,促进一批在课程、教学、科研、德育、艺术、体育等方面有专长的特色教师,发展成为学科带头人、特后、特级等具有影响力的教师,带动教研组的长足发展,使教师对于教育的价值判断有一个质的飞跃,使教师能够站到时代的最前沿,理解教育,并努力按照这样的理解去实践、探索。(二)出品牌学科从培养学习型组织的层面看,着力打造集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功能于一身的专业发展型备课组,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新型备
15、课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建设,培植在常州教育界有相当影响的名学科,学校备课组学习型组织建设经验能够在常州市产生影响,并在常州市辐射与推广。(三)出系列课程建设一批校本培训课程模块,形成专家、教师、家长、社会人士、学生为校本培训课程主体的、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校本研修系列课程。不断完善学校校本培训的体制与机制,结合学校发展特点,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展示空间与舞台,积极探索旨在形成一种教师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学校文化。(四)出经验影响:总结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经验,通过不同途径对常州市相关学校以及兄弟学校进行辐射。并且,在辐射的过程中,总结针对不同学校的辐射模式,使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五、增强新课程改革意识,强化教研组建设,加强课程体系建设:1 .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规范,践行教研组发展规划,提升课程与教学领导力。开学初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总结上学年工作,提出新学年工作要求和计划。构建教研组主动发展评估机制。利用好目前教师以教研组形式办公的优势,以学年末优秀教研组评选为契机,推进中层干部结对教研组制度,夯实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推进组内研究课和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