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基础知识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儿基础知识汇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育儿基础知识汇编学步车婴儿葡萄糖经常抱宝宝会不会惯坏他哺乳期例假与避孕罗圈腿婴儿该不该枕枕头关于抱睡何时让孩子“学”站?骨密度检测和微量元素检测把屎把尿缺钙?补钙?关于消炎药学步车孩子长期坐学步车,他没有经受爬的训练,很容易以后引发他的感觉失调。另外,孩子坐学步车以后,他全身的重量,压在了下边,虽然他坐着,他走路,但是,他的重量压在两个双脚上,所以我们有的时候,看到孩子在坐学步车的时候,往往是马蹄足的形状走,长期下来后,一个是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下肢畸形,另外,孩子也容易养成足内翻,或者是足外翻的习惯。所以不建议孩子坐学步车,更何况坐学步车的孩子,平衡掌握得不好,只要他离开学步车以后,他是站不稳的
2、,因为学步车的框框,没有让他经受平衡训练的这种可能,所以孩子不能够坐学步车的。用学步带等牵着孩子走路对下肢关节发育不利。走路是自然发育过程,不应过早人为干预。婴儿葡萄糖孩子对甜味亲和力最强,很多孩子尝过葡萄糖水以后就不爱喝白开水了。而且葡萄糖水是含有热量的,除了糖没有其它营养,如果糖水吃多了肯定会影响正常奶量的摄入。只有低血糖才需口服葡萄糖。葡萄糖作为单糖,肠道内没有限速酶,口服后会使血糖升高,造成胰腺和肾脏应急,对身体不利。静脉注射葡萄糖需要控制输注速度,而口服很难控制肠道吸收速度。很多人还是拿葡萄糖作为普通营养素来看待,实际上,葡萄糖属于药物。当静脉输液时,葡萄糖的输注应均匀,也就是单位时
3、间内输入量应基本固定,才可对胰腺等器官影响不大。葡萄糖属单糖,在肠道不需消化而直接吸收。对婴儿黄疸,通过增加喂养量,致使排便量增加,才可增加肠道内的胆红素排出量,减少体内胆红素水平,进而达到降低黄疸的效果。葡萄糖的吸收过程只增加血中葡萄糖含量,不会增加排便量,因此不利新生儿退黄。经常抱宝宝会不会惯坏他多项研究表明,宝宝被抱得多,及时响应宝宝的需求,宝宝会哭得更少,父母也会更快地学会理解宝宝的需求。小婴儿对妈妈的需要就像对吃奶的需求一样迫切。请理解这一点。你的宝宝需要你。他不是要控制你,这不是你可以纠正的事情。很多时候宝宝烦躁只是因为宝宝希望和妈妈更多的接触,只要满足了这一点,宝宝就会很满意。哺
4、乳期例假与避孕女性哺乳期间例假恢复时间不固定,根据个人体质有早有晚,甚至断奶后才恢复,都是正常的。但哺乳期例假不规律,有时来的频繁,有时几个月不来,也是正常的。哺乳期不管是否恢复例假都应重视避孕,因为排卵功能已经恢复,就算没有例假也依旧每月排卵,一定要重视避孕。罗圈腿。型或X型腿指的是髓、膝和踝关节发育,特别是膝关节发育异常所致,与大、小腿骨本身形状无关,与缺钙无关。严重佝偻病会并发。型或X型腿,但更多可能与在尚不能自行站立前就过早被动蹦跳、被动站立、被动行走有关。捆绑新生儿双腿不能预防。型或X型腿,预防佝偻病和避免过早蹦跳等有较好效果。才3-4个月的婴儿,家长就经常托着孩子腋下在床上蹦跳,虽
5、可引起孩子愉悦,但对膝关节损伤较大。随肌肉和骨骼发育,孩子才会站立、行走。不要以“愉悦”破坏婴儿自然发展规律。婴儿该不该枕枕头在谈这个问题前可以先坐个小实验,让自己分别在不使用枕头的情况下平躺和侧躺,会发现平躺时感到头部比身体低,时间长了颈部会累;而侧躺时肩膀和头部之间又会形成一个角度,也使颈部很累。所以成人需要使用枕头来使头和身体处于同一平面。刚出生的宝宝,脊柱很直,平躺时背和后脑勺在同一个平面,颈、背部肌肉自然放松,侧躺时头与身体也在同一平面,和成人使用枕头时效果一样,所以婴儿无需在枕枕头。如果枕头垫高了,反而容易使脖颈弯曲,有的还会引起打呼,甚至呼吸困难,以致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那么何时
6、使用枕头呢,其实一岁以内都可以不枕枕头,如果想枕也可以,必须很低,如果孩子出现睡觉不安稳、打呼、呼吸粗重等情况,就要考虑是否枕头过高所致了。关于抱睡很多母乳妈妈都会遇到一种情况,孩子抱在怀里睡得很好,一放到床上不一会儿就醒了,然后又得抱起来继续哄,如此反复,母亲和孩子都很累。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抱着睡得好,那就抱着呗,反复折腾的结果就是孩子依旧在你怀里,却被打断了好几次完整睡眠。有人说,不能抱着,会养成坏习惯。要知道这种“坏”习惯并不是抱睡养成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安睡了九个月,并非出生后就可以马上脱离母体单独行动,而是同样需要母亲的怀抱,需要听到妈妈的心跳,闻到妈妈的味道,感受到妈妈肌肤的
7、温暖,借此获得安全感。所以很多小宝宝都更乐意在父母怀抱里睡觉,这不是什么必须更改的坏毛病,而是自然正常的需要。有人说,抱睡会影响发育,影响骨骼生长。这句话大人只是以大人的感觉来做判断的,觉得躺着睡多舒坦啊,都伸开了,那是因为大人的胳膊腿都是伸直的,可是你发现了没有,就算是平躺着,宝宝也无法伸开双手双脚。通常是双手上举,双腿蜷缩,就像一只小青蛙。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子宫里他就是这样蜷缩的,既然蜷缩了9个月都没有问题,那么,抱着会有什么问题吗,当然没有。宝宝只会觉得更舒适,更安全,睡的更好。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小胳膊小腿会逐渐的伸直,被放下躺睡的时间也就会越来越长了。这里并不是说所有宝宝都必须抱睡
8、,如果能放下自己睡那就不必非要抱着。“抱睡”的妈妈们可以无所顾忌,放心的继续抱着宝宝入睡,享受短暂的“抱睡时光”。何时让孩子“学”站?首先明确,“坐、站、走“等都不是学出来的,是随着发育水到渠成的事。过早帮孩子“学”坐、站、走,会对脊柱、下肢造成没必要的损伤。有些罗圈腿就是过早站立所致。家长千万不要主动扶着孩子学站、坐、走;不要互相攀比。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发育历程。何为会坐、站、走呢?会坐指的是独立坐在床面并能平衡自身晃动,满9个月能完成即可;会站的前提是双侧脚跟在站时能轻松着地,并能平衡身体自主的晃动,一岁半之前会站即正常;会走是在站的基础上完成自身的位移,而不跌倒,2岁完成即可。千万不要为了
9、家长的自尊,拔苗助长。孩子是否可以站立,除了与孩子是否有站立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注意孩子站立时的姿势。如果脚掌能轻松着地,同时又能自己扶着物体站立,才能鼓励他练习站立。一般在10个月后才会有这样的能力。如果脚尖站立,对脚弓的发育非常不利,形成习惯会影响走路的姿势。骨密度检测和微量元素检测L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是一项放射性检查,利用很小剂量的放射线检测骨骼密度。如果没有体重过轻、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如类固醇)以及某些疾病(如神经性厌食、风湿性关节炎、抑郁等)这些风险因素的人群,建议65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接受骨密度检查。孩子检查骨密度的意义也不大,因为每个孩子的骨密度值是有差异的,各医院采用的骨
10、密度仪不同,各医院测量骨密度的位置也不同,国际上还没有儿童骨密度测量的标准数值。同时对于小婴儿来说骨密度如果是正常的,其钙吸收力就要下降,主要是被动吸收。人体对钙需要越高其主动吸收钙的能力就增强。对于婴幼儿,体检的重点是在了解孩子”吃喝拉撒睡”的基础上,结合生长指标的测量、医生查体,给予生长发育的评估,重点在“养育”的指导。对儿童来说,特别是生长旺盛阶段的婴幼儿,骨密度偏低意味快速生长过程,是好现象,不是补钙的指征。补钙过多会增加肾脏等器官的负担。2.微量元素检测临床检测人体是否存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风险,参考的既不是微量元素的值,也不是骨密度的值,而是血清25羟维生素D的值,数值小于20
11、ngml认为是维生素D缺乏。正常喂养的孩子,只要补充够每日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就不需要额外补钙,也没必要用仪器或者抽血做各种检测。由于钙、锌、铁等元素的生理效应部位不在血液,所以检测微量元素根本没有意义。特别是检测头发更没任何科学道理。末梢血检测,不能保证取血时不被组织液稀释,所以连血液水平都不能代表。微量元素检测会引导家长过多关注微量元素,造成微量元素制剂盛行,从而忽视均衡营养,百害无一利。盲目给孩子补微量元素的危害:L维生素D和钙过量:高钙血症、脏器组织钙化;2 .锌过量: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3 .维生素A过量:精神萎靡、呕吐,严重时还可致颅内压升高,昏迷。把屎把尿如果经常给宝宝把尿,
12、宝宝的膀胱很难有充盈的机会,宝宝也不会有尿意,这样的宝宝可能很难自己控制小便开始排便训练的时间建议为2227个月,因为孩子脊柱和髓关节等发育还不完善,长期保持“把”的体位对身体发育不利,容易造成关节松弛甚至脱位。其次,几个月大的宝宝大脑发育不成熟,吃奶后就拉,所谓“直肠子”,这时候不需定时把便。纸尿布(尿不湿、纸尿裤)影响孩子生殖器发育是不科学的说法。很多国家已用几十年也未发现类似问题。倒是传统的“把尿或,把便”方式,容易造成婴儿脱肛现象,造成痔疮的前提。中国人痔疮发病率高与幼时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关系。缺钙?补钙?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了明确的钙摄入标准。根据其婴幼儿营养指南,婴幼
13、儿06个月时每天应摄入300毫克钙,而母乳能为婴儿提供充足的膳食钙。欧洲儿科胃肠肝病营养学会(ESPGHAN)公布的全球婴儿配方奶标准则显示,每1000毫升配方奶应含330940毫克钙。这意味着,只要小孩化吸收正常,奶粉合格,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均没有任何必要再额外补充钙剂。判断婴幼儿缺钙较好的参考标准是:首先根据营养师对婴儿日常膳食的分析,钙摄入量在推荐量的70%以下;其次是具有如骨钙化不良、X-型、。-型腿等佝偻病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显示缺钙;最后是排除维生素D缺乏。而关键在于,上述三点必须同时满足,才能判断可能缺钙,而轻度的钙缺乏往往难以通过检查发现。很多医生和营养师误以为,只要一
14、项符合就是缺钙,因此大部分婴幼儿到了中国都会缺钙的。至于枕秃、盗汗、夜啼更是十分普遍的生理现象,它们与缺钙绝不是一对一的因果关系,这种误解大部分来自错误的经验。关于消炎药消炎药分两大类,一类杀细菌,一类杀病毒最常用的头抱系列就是杀细菌的抗生素,但是对病毒无效。一般的炎症感染90%都是属于病毒感染,所以吃头抱根本不起作用,反而越来越重。因为头抱杀菌的作用是不分有益菌还是有害菌通通杀死,没有有益菌抵抗病毒,病就会越来越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一般是利巴韦林,此药有儿童型。化验血象,如果白细胞增多说明是细菌感染,如果淋巴细胞增多说明是病毒感染。很多孩子输液反复不好的原因也是如此,配药的惯例是抗菌药和抗病毒药都输,这样就会像前面说的一样,杀死有益菌,导致抵抗力越来越差,输液久的孩子往往伴随腹泻,这就是肠道菌群被抗生素破坏的最明显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