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780873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最新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套细胞淋巴瘤(mantlecellIymphomazMCL)是一种起源于成熟B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类,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6%-8%1自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发布以来2,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并规范了临床诊疗。近年来,MCL的基础转化研究与临床治疗均取得重大进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医药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推广规范诊疗,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共同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多次讨论,制订本版指南。套细胞淋巴瘤(mantlecelllymp

2、homa,MCL)是一种起源于成熟B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类,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6%8%1。自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发布以来2,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并规范了临床诊疗。近年来,MCL的基础转化研究与临床治疗均取得重大进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医药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推广规范诊疗,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共同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多次讨论,制订本版指南。一、定义MCL是一种具有特定免疫表型和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小至中等大小、单形性成熟B细胞肿瘤,通常表达CD5和S0X11,95%以上患者

3、伴有CCND1基因重排并导致CyclinD1蛋白细胞核内高表达;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常侵犯结外部位,兼具侵袭性淋巴瘤疾病进展迅速和惰性淋巴瘤不可治愈的特点川。二、诊断、鉴别诊断、分期和预后(一)诊断1 .临床特点:中位发病年龄约60岁,男女比例为24:1。诊断时80%以上患者处于疾病晚期(AnnArbor11IIV期),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及骨髓或外周血受累,其他常见的结外受累部位为胃肠道和韦氏环3。2 .组织形态学特点:MCL多呈弥漫性、结节状或套区型生长。典型的MCL常由形态单一、小到中等大小淋巴细胞构成,核轻度不规则,染色质浓聚、核仁不明显,细胞质较少。部分病例可出现单核样B细胞或浆

4、细胞性分化。病灶微环境中多有滤泡树突细胞增生及T细胞浸润,玻璃样变性小血管增生和上皮样组织细胞增生也很常见。不同病例的核分裂数差异较大。10%15%的MCL细胞形态呈“侵袭性变型”,侵袭性变型又可分为母细胞变型和多形性变型,瘤细胞体积大,且通常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这些患者临床侵袭性较高,预后差。3 .免疫表型特点:肿瘤细胞应为单克隆性成熟B淋巴细胞点型的免疫表型为CD5、CD19、CD20阳性,CD23和CD200阴性或阳性4,BeL2、CD43常阳性,强表达SlgM或IgD,CDIO和BCL6偶有阳性。免疫组化CyclinD1核内强阳性是MCL相对特异性的免疫标志,经典型MCL常伴有SOX1

5、1阳性。4 .细胞分子遗传学特点:染色体t(11;14Xq13;q32)导致CCNDl基因与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易位是MCL的遗传学基础,见于95%以上的MCL患者。约5%的MCL患者可无t(11;14)5z这些患者中约55%可伴有CCND2基因重排,主要与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发生易位。90%以上的MCL继发其他遗传学异常,包括染色体拷贝数异常和基因突变7,8,9。5 .诊断与分型:(1)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组织形态学特征联合成熟B细胞免疫特征,加免疫组化CD5和CydinD1核内阳性。对于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MCL,如肿瘤细胞免疫表型符合典型MCL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或荧光原位杂交(FIS

6、H)检出t(11;14)亦可诊断MCLo如果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符合典型McL,但CyclinDl和X11;14)均阴性,则免疫组化检测SOXl1,如果SOX11阳性,亦可诊断MCL1有条件单位可以加做FISH检测CCND2或CCND3重排。(2)分型:MCL诊断后应进行分型:经典型MCL,占MCL的绝大部分生物学行为多样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MCL多数临床呈惰性表现,评判可参考如下标准:a.临床上惰性起病,白血病性表现,脾大而无淋巴结明显肿大;b.生物学特点:不伴有复杂核型,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基因突变型,不表达或低表达S0X11,Ki-67%通常10%。需要注意,少数白血病型非

7、淋巴结性MCL侵袭性较高、容易出现迅速进展10z11z12原位套细胞肿瘤(insitemantlecellneoplasm,ISMCN):指CyclinD1阳性(常伴CCND1基因重fiF)的B细胞局限分布于淋巴滤泡套区,但未破坏淋巴结结构,并未达到MCL诊断标准。ISMCN常偶然被发现,很少出现进展,有时与其他淋巴瘤共存,可呈播散性表现。(二)鉴别诊断主要与其他B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进行鉴别,尤其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z具体请参考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13。(三)分期经典型MeL按照Lugano修订的AnnArbor分期系统14分为I期、11

8、期、II期伴大肿块和11I期、IV期。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MCL尚无统一分期标准,可参考CLL相关标准(见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年版)15。(四)预后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简易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评分系统(MIPI)和MIPI-C进行预后分层(表1、表2)16,17。其他生物学预后指标包括:细胞遗传学异常如del(17p)或TP53突变、MYC扩增/易位、CDKN2A(9p)缺失等,Ki-67增殖指数,母细胞变型等18。有研究显示TP53突变、CDKN2A和TP53同时缺失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不足2年8,19,20,21,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案。以上均为BTK

9、抑制剂等新药时代前的预后因素,新药时代其预后意义不明。三、治疗(一)治疗指征局限的ISMCN多不需要治疗,临床定期随诊。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MCL临床多表现为惰性病程,治疗指征可参考CLL,无症状且无治疗指征的患者可以先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但应密切随访,中位至治疗时间23年。经典型MCL仅极少早期局限型患者可观察等待,绝大多数应在诊断后即开始治疗22.(二)治疗前评估治疗前(包括复发患者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应至少包括:1 .病史和体格检查(特别是浅表淋巴结和肝脾大小12 .体能状态评分:ECOG评分。3 .B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4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LDH、2

10、-微球蛋白。5 .HBV.HIV等病毒相关检测。6 .病理检查:淋巴结病理+免疫组化;骨髓活检+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技术检测t(11;14X7 .影像学检查:推荐全身PET-CT检查或颈、胸、全腹部增强CT检查;怀疑胃肠道受累时进行胃肠内镜检测,I11期患者建议常规进行胃肠内镜检查;母细胞型或考虑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进行腰椎穿刺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或多门控探测(MUGA)扫描:考虑应用慈环类方案化疗时。推荐进行IGHV突变检测以及FISH检测TP53缺失、CDNK2A缺失和MYC异常,有条件者可进行淋巴瘤相关的二代基因测序,包

11、括TP53、ATM、CCND1、KMT2DxSPl40、BlRC3、WHSC1xNOTCH12sSMARCA4.CARD11和UBR5等。(三)一线治疗1 .AnnArborI11期:对于少部分不伴高危因素的I或连续型11期(可放一个靶区放疗)患者,可采取类似于滤泡淋巴瘤的治疗策略,单纯受累野放疗(IRST免疫化疗联合或不联合IRSTz放疗剂量30-36Gyo而对于非连续型11期且不伴高危因素患者,推荐进行常规免疫化疗(非强化方案1对于伴有高危因素的工11期患者,建议按照晚期(I11IV期)进行治疗。高危因素包括:大肿块病变(5cmKi-6730%.TP53突变/缺失、细胞形态为侵袭性变型等。

12、2 .AnnArbor11IIV期或伴高危因素的I11期:晚期MCL患者或有治疗指征的白血病性非淋巴结型MCL患者的治疗需要依据患者的年龄、一般状况和TP53等遗传学异常情况进行分层治疗。对于年龄65岁且一般状况较好、适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患者,应选择利妥昔单抗联合含中大剂量阿糖胞苜的方案诱导治疗,缓解后进行ASCT巩固。表3中的5个方案推荐等级相同,利妥昔单抗(R)-CHOP/R-DHAP序贯ASCT治疗方案是近年来临床研究采用较多的方案。粕类药物选择:LyMA研究显示,R-DHA+顺粕或卡粕疗效相当,而R-DHA+奥沙利粕无论是4年无进展生存(PFS)率(86.5%对65%,

13、P=0.02)还是总生存(OS)率(92%对74.9%,P=0.03)均优于前两种钳类药物23.对于年龄65岁或一般状况较差、不适合ASCT的患者,则应选择不良反应较小、耐受性较好的方案进行联合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化疗可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其中B-RsVR-CAP.R-CHOP和R2是优选方第表3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初治老年非高增殖(Ki-6750%肿瘤最大直径10Cm和非母细胞变型MCL的有效率为96%完全缓蟀CR)率为71%,3年PFS率为87%,OS率为94%31.有研究表明B-R方案较R-CHOP方案可显著延长PFS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小,但OS改善不显著24。高危组包括TP

14、53突变、TP53和CDNK2A缺失、侵袭性变型、MIPI-C高危组18。高危组患者常规治疗疗效差,目前没有标准治疗方案,利妥昔单抗联合中大剂量阿糖胞苗方案序贯ASCT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总体预后较差,可积极探索以新药(如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来那度胺)为基础的联合治疗、CAR-T细胞治疗和(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3 .维持治疗:对于年轻患者,ASCT后予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375mgm2,每23个月1次,共23年)可显著延长PFS时间和OS时间34,35。ASCT后予来那度胺10-15mg/d,第121天,每周期28d,维持治疗24个月,较不维持治疗者可显著

15、延长PFS时间36。对于年龄65岁的患者zR-CHOP方案治疗缓解后推荐予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375mgm2,每23个月1次,维持2年或至疾病进展),可进一步改善OS37(1类工对于接受B-R方案诱导化疗的老年初治患者,若达到CR,可不予利妥昔单抗维持,若仅达到部分缓解,利妥昔单抗维持可显著延长OS时间38。(四)挽救治疗挽救性治疗药物/方案见表4o一线治疗后复发患者首选参加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无临床试验时依据患者是否具有高危因素进行选择,高危因素包括:TP53突变/缺失、CDKN2A缺失、侵袭性变型、Ki-67%50%o非高危患者首选BTK抑制剂39,40,41,42或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治疗,特别是24个月内复发患者,24个月后复发患者可首选以苯达莫司汀为主的联合化疗,如R-BAC或B-R方案43,或其他既往未使用的方案。诱导缓解后年轻、有条件患者行减低剂量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44zASCT在复发/难治McL患者中疗效欠佳,初诊治疗未应用ASCTf且二线治疗获得CR的患者可考虑。对于前期未应用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的患者,可在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有效后予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45。BTK抑制剂治疗后复发的患者R-BAC方案有效率高达83%CR率60%X46,是优选方案。一线复发后伴高危因素或二线治疗未达CR或BTK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肿瘤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