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炎症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对比.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777915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炎症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对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4炎症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对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4炎症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对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4炎症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对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炎症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炎症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对比.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炎症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对比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其病原体种类繁多、感染途径多样、症状和体征存在个体差异,如果不能及时明确诊断、有效治疗,可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或)鉴别诊断是临床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主要流行性传染病中,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占据一半以上。目前新冠病毒蔓延,如果误将病毒性感染当成细菌性感染,将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因此发生感染性疾病时首先判别患者的感染类型,显得格外重要!病毒性感染时常将淋巴细胞作为血清学的参考指标,而正常人群的血常规白细胞分类计数(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参考值范围较大,通常认为超过检测线上限30%的检测结果

2、才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因此,单凭借血常规的变化作为诊断病毒性感染的依据具有一定局限性,病毒性感染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还需要结合其他炎症指标、临床表征等加以推测、判断。本文对不同炎症指标在细菌及病毒感染,特别是新冠病毒感染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01、血沉(ESR)ESR可作为许多感染和非感染疾病诊断的辅助参考指标,发生急性细菌性炎症时,23个小时就会出现血沉加快的现象。但是没有特异性,且影响因素较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指出多数患者ESR升高。02、C-反应蛋白(CRP)CRP是人体肝脏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临床上运用最为广泛的感染诊断指标之一,在机体受到

3、多种感染或组织细胞受损等非感染因素时,均可引起CRP升高,并且上升较为迅速,在炎症反应发生后的5-8小时就有可能呈现出来。在评价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方面,CRP不仅可作为败血症预示和预后的指标,并且常用来帮助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见表1、2),通常在细菌感染后增高,大多数病毒感染的患者值较低,24mgL,但在部分病毒感染(尤其是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时其水平可有较明显上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第试行第七版)中也指出多数患者外周血CRP升高,其进行性上升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临床预警指标。03、降钙素原(PCT)PCT是临床诊断细菌感染的有力证据,并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全身严重细菌感染时

4、,血清PCT早期即可升高,当感染控制后回到正常范围也较CRP快,但局部感染时一般不升高,所以常用于脓毒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和病情进展情况。细菌性肺炎患者的PCT水平高于病毒、不典型病原体(军团菌除外)和结核菌导致的肺炎,但不是所有的细菌性肺炎患者PCT水平都增高,50%的细菌,的市炎患者PCT0.5ngmL,28%的患者1000gL时提示预后不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指出外周血炎症因子IL-6进行性上升是重型、危重型的临床预警指标,因此动态观察IL-6水平有助于了解感染性疾病的进展和对治疗的反应(见表1、205、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SAA是一

5、个高度异质性蛋白,由肝细胞产生,其核心的临床价值在于对病毒性感染的鉴别,可作为诊断病毒、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SAA的敏感性高于CRP,上升早、幅度大,尤其是在急性细菌感染早期,检测SAA的优势更加显著;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SAA显著升高,根据其升高的程度或与其他指标联合运用,可以提示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弥补了目前常用炎症标志物不能提示病毒感染的不足。有研究表明,SAA对于病毒感染的病程监控及用药疗效观察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SAA作为新一代出现的炎症感染指标,联合CRP、血常规的诊断,是判断病毒感染,监测病程及用药疗效的优选血清学指标(见表1、2、3应当注意的是,SAA是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仍需要在结合临床其他证据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临床诊断。本文对目前临床常用的炎症指标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感染病原体、评价感染严重程度及监测重症患者的感染进程提供科学支持,从而选择出更具针对性的用药治疗方案。但应当注意的是,任何时候想要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都不能单凭某个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来判断疾病,必须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其他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史等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预防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