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与脏腑的关系.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772944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耳与脏腑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耳与脏腑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耳与脏腑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耳与脏腑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耳与脏腑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医:耳与脏腑的关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医:耳与脏腑的关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医:耳与脏腑的关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耳与脏腑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耳与脏腑的关系.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耳与脏腑的关系五脏六腑中,耳与肾、心、肝、胆、脾、肺的关系较为密切。耳与肾络属关系肾开窍于耳,耳与肾同属于水,表里相应,足少阴肾经之络入于耳中。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主耳在窍为耳”。备急千金要方说:“肾主耳,耳是肾之余。”现代研究亦认为,内耳与肾的某些组织在结构与反应上,具有某些共同性。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血证论说:“陈修园曰:肾开窍于耳,而肾脉却不上头,肾与心交,假道于心腑小肠之脉以入于耳中。”生理关系肾主耳,耳为肾之官。官者,官能、职能之谓也。肾主藏精,肾之精气上注于耳,则耳窍受养而功能健,听觉聪敏。故灵枢说:“耳者,肾之官也”,又说:

2、“肾者主为外,使之(耳)远听。”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类证治裁亦说:“足少阴肾窍于耳,肾气充则耳听聪,故经言精脱者,耳聋也。”病理关系肾脏失调可致耳病。若肾精亏虚,或髓海不足,耳窍失养,甚或虚火上扰,则听觉失聪,耳鸣、耳聋、眩晕等症。如灵枢决气说:精脱者耳聋。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肾为元阳之腑,阳虚寒水上泛,亦致耳鸣眩晕。肾主骨,肾虚则骨弱,易受邪毒所侵为病。临床上,脓耳之症可见肾虚而耳骨破坏,以致病程久延,耳聋加重、眩晕发作,产生脓耳变症。诊断关系腰为肾之腑,肾藏精,为元阴元阳之腑,又司理二阴。临床上,耳病而见腰痛、遗精,或阳气不足,小便清长等症,

3、其证多责于肾。又切肾脉可知耳病。如医学正传卷5:“两尺脉洪或数者,相火上炎。其人必两耳蝉鸣或聋。”杂病源流犀烛卷23:“耳病之源,风则肾脉必虚,热则肾脉必数,虚则肾脉必涩,气郁则肾脉必沉滞,此为久病之脉。暴病则必浮洪。若两尺相同,则阴火上冲矣。盖以肾发窍于耳,故耳病必以肾脉为消息,再兼诊他脉,此其大法也。”治疗关系某些耳症宜从肾论治。严氏济生方认为,凡耳病,“六淫伤之调乎肾”。仁斋直指方认为,治耳病者,“风为之疏散,热为之清利,虚为之调养。邪气屏退,然后以通气安肾之剂主之。”医贯卷5说:“有耳痛耳鸣耳痒耳脓耳疮者,亦当从少阴正窍,分寒热虚实治之者多。”现代一般认为,耳病治肾者,多属虚证,常有补

4、肾阴、壮肾阳、滋阴降火、温阳利水等法。耳与心络属关系心寄窍于耳,耳为心之客窍,手少阴心经之络脉会于耳中。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针灸甲乙经说:“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既济。心气通于舌,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在于耳。”证治准绳.杂病说:“心在窍为舌,以舌非孔窍,因寄窍于耳,则是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生理关系心主神志,耳司听觉,受心之主宰。管子.心术上说:“耳目者,视听之官也,心而无与于视听之事,则官守其分矣。夫心有欲物者,物过而目不视,声至而耳不闻也。”又心主血脉,耳为宗脉之所聚,故心血上奉,耳得所养而功能健旺。金匮钩玄附录说:“荣者水谷之精也,和调五

5、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耳得之而能听。”张氏医通卷8说:“盖肾治内之阴,心治外之阳,合天地之道,精气无不变通。故清净精明之气上走空窍,耳受之而听斯聪矣。”病理关系心脏失调,可致耳病。如心虚血耗,耳失所养,则功能失司。古今医统说:“心虚血耗,必致耳聋耳鸣。”医贯说:“血气不足,宗脉乃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气与之搏,故为耳鸣。”又心肾不交亦致耳病。如辨证录说:“凡人心肾两交,始能上下清宁,以司视听。肾不交心与心不交肾,皆能使听闻之乱。”心气不平,亦致耳病。严氏济生方说:“忧愁思虑得之于内,系乎心,心气不平,上逆于耳,亦致聋耳贵、耳鸣、耳痛、耳痒、耳内生疮,或为聘耳,或为烦肿。”临床所见,耳病责

6、之于心者,多属虚证。诚如保婴撮要所说:“耳者,心肾之窍心肾主内症,精血不足。”诊断关系切心脉可知耳病证候。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心脉微涩为耳鸣。医学正传卷5说:左寸洪数,心火上炎,其人必两耳蝉鸣或聋。辨证录卷3说:“心不交肾耳鸣轻,肾不交心耳鸣重。”治疗关系某些耳症宜从心或心肾论治。严氏济生方认为,耳病者,“七情所感治乎心。医疗之法,宁心顺气。欲其气顺心宁,则耳为之聪矣。”临证指南医案卷8说:“体虚失聪治在心肾。”辨证录卷3说:“人有双耳聋闭,此大病之后,或年老人有之,故必用补肾之药,使肾之液滋于心;即宜用补心之剂,使心之气降于肾。心肾之气既交,自然上升而通矣。”临床上,耳病治心者,多属虚证或

7、虚实夹杂证,常有滋补心血、滋肾阴降心火、清心开窍、活血通络开窍等法。耳与肝络属关系肝胆互为表里,胆经循耳,肝脉假胆脉通于耳。医学心悟说:“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皆络于耳。”杂病源流犀烛卷23说:“右耳属肾,左耳属肝。”生理关系肝气假肾通于耳。肝肾精血同源,且肝木为肾水之子,故肾气通于耳,而肝气亦假之以通于耳。辨证录说:“肝为肾之子,肾气既通于耳,则肝气未尝不可相通者,子随母之象也。”肝藏血,主疏泄气机,耳司听觉,主平衡,有赖于肝血之奉养与肝气条达。病理关系肝脏失调可致耳病。肝虚,精血不足,耳失所养,或肝阴不足,肝阳上扰清窍,则耳的功能失司,产生耳鸣、耳聋、耳眩晕等症。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

8、虚则目荒荒无所见,耳无所闻。景岳全书卷27说:“(耳)虚闭证,凡十二经皆有所主,而又惟肝肾为最。”又肝气实,气机失调,或肝火上犯,亦致耳病。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医学心悟卷6说:“聘豆底耳,耳内生疔也,乃肝经郁火所结。”诊断关系根据肝脏病变特点,以诊耳病。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五脏生成:“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医学心悟.入门辨证诀:“若耳聋舌卷唇青,此属厥阴。”治疗关系某些耳病宜从肝论治。丹溪心法卷4说:“耳鸣必用龙荟丸”、“耳聋必用龙荟丸”。用龙荟

9、丸者,泻肝经实火也。杂病源流犀烛卷23说:“肝家本来火盛,或为风乘痰客而鸣,须先清肝,兼治风痰,宜加减龙荟丸保婴撮要卷4说:“耳证肝经风热,宜用柴胡清肝散;若因血燥,用桅子清肝散肝经郁火而致者,加味逍遥散。”临床上,耳病治肝者,主要有清肝泻火(湿热)、疏肝解郁、滋补肝肾、平肝潜阳、行气活血等法。耳与胆络属关系胆之经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灵枢卫气说:足少阳之标,在耳窗笼之前。血证论亦说:“足少阳胆脉统耳轮。”生理关系胆附于肝,肝胆互为表里,主疏畅气机,耳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肝胆气机调达。病理关系胆经失调可致耳病,耳病外症,多属于肝胆。保婴撮要卷4说:“耳者,心肾之窍,肝胆之经也肝

10、胆主外症,风热有余。”医林绳墨卷7说:“肾虽开窍于耳,而见症实系手足少阳二经。”胆病及耳,多因胆经热盛,经气痞塞或厥逆,或少阳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循经至耳而发。灵枢.厥论说:“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丹溪心法卷4说:“耳聋皆属于热,少阳厥阴热多。”素问.热论说:“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肝胆主升,其旺在左,故医学入门卷4说:“厚味动胃火,左右俱聋;忿怒动胆火,则左耳聋;色欲动相火,则右耳聋。三者,忿怒为多。”诊断关系根据少阳病变特点以诊耳病。素问.热论说:伤寒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说明外感耳聋者,多属于少阳。治疗关系某些耳病宜从胆经论治,特别是耳病

11、外症,多从胆经或肝胆经论治。临证指南医案卷8说:“邪干窍闭,治在胆经。”类证治裁卷6说:“气逆窍闭治在胆。”临床上,耳病治胆者常有和解少阳、清利肝胆、行气通窍等法。耳与脾络属关系足太阴脾之络脉入于耳中。生理关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降浊,输布水谷精微。脾气健,则清升浊降,耳得濡养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病理关系脾虚,气血不足,清阳不升,耳窍失养而功能失司,或易为邪毒所犯,致生耳病。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脾气受损,运化失调,聚湿生痰,浊阴不降,上干于耳,甚或痰与火结,壅闭耳窍,致生耳病,如耳胀、脓耳、耳眩晕等症。脾恶湿,外感湿邪,内应于脾,上蒙清窍,发

12、为耳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岁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耳聋瘴谭淳淳。可见脾虚清阳不升与湿浊上干,是脾病及耳的二个方面。诊断关系在临床上,多根据脾病证候特点,以诊耳病。治疗关系某些耳症宜从脾论治。保婴撮要卷4说:“耳证脾经郁结而致者,加味归脾汤。”血证论卷6说:“又有久病之人,以及产妇,中宫大虚,不能堵塞肝肾之气,以致虚火上冲,而发耳鸣者,虽系胆与肾中之火,却要填补脾胃以堵塞之。”临床上,耳病治脾者,常有补脾益气、健脾渗湿、清利脾经湿热,以及燥湿化痰等法。勾耳与肺络属关系手太阴肺经之络入于耳中。捏鼻鼓气,气贯于耳,肺气与(中)耳相通;又中耳内表面之粘膜、纤毛,乃皮毛之属,而肺主皮毛,故(中)耳属

13、肺之系。现代研究亦认为,中耳粘膜来源于呼吸道粘膜,其组织结构与反应具有很大的同一性。又温热经纬.余师愚疫病篇说:“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葱笼,专主乎听。”生理关系肺主声,耳为肾窍,而肺为肾之母,令耳闻声。难经.40难说:“耳者,肾之窍,而反闻声,其意何也?然肾者北方水,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肺主宣发,肺气充,上焦开发,若雾露之溉,敷布气血津液,以濡养空窍。灵枢.阴阳清浊说:“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耳属空窍而得濡养,则功能正常。病理关系肺的病变可致耳病。如皮毛受邪,循肺系犯耳,发为耳病。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噬燥耳聋。若肺气虚,耳失所养,则耳聋失聪。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病者,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嗑干。故肺系外感与肺虚失养,是肺病及耳的二个方面。诊断关系除了根据肺的病变特点以诊耳病外,切肺脉可诊耳病。诸病源候论卷29说:“诊其右手脉寸口,名曰气口,以前脉浮为阳,手阳明大肠脉也;沉则为阴,手太阴肺脉也;阴阳俱虚者,此为气血虚损,宗脉不足,病苦耳鸣嘈嘈,眼时妄见光,此是肺与大肠俱虚也。”治疗关系某些耳症宜从肺论治。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说:“假令耳聋者,肾也,何谓治肺?肺主声。”证治准绳.杂病说:“耳者,宗气也。肺气不行,故聋也,宜生脉散嚼下蜡弹丸。”临床上,耳病治肺者,常有宣肺解表、肃肺祛邪、补益肺气等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