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直机关困难职工救助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市直机关困难职工救助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市直机关困难职工救助情况的调研报告近期,市直工会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查阅台账等多种形式,对市直机关困难职工进行一次大起底,切实摸清底数,全面掌握市直单位困难职工的状况、致困原因、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等,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精准建档、精准帮扶和帮助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等提供依据。一、市直机关困难职工总体情况及致困原因市直工会严格按照困难职工认定条件,认真开展调查核实,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市直机关工会所辖机关、企事业基层工会490家,在岗工会会员共有6万余人。采取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调研,5月,实地到市煤田地质局、广播电视台、国电皖能风电公司3家市直单位现场调研,期间召开7场座谈会,并上
2、门慰问部分困难职工代表。5月31日,组织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出版集团、市新华发行集团、广电集团等5家单位召开座谈会,线上调研82家市直单位,涉及职工近4万名,共有困难职工334名,其中深度困难职工有76名,相对困难职工193名,因意外致困的职工有65名。经过仔细分析,导致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收入水平低。机关事业单位中处于临时性、辅助性岗位的职工群体工资收入低于其他职工平均水平。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经营困难,营收下降甚至亏损、关停或破产,导致职工工资标准降低,收入锐减引发生活困难,甚至下岗失业失去应有的保障,成为困难职工的主体。企业一线职工工资收入偏低,一人工资要支撑全家开支,自身
3、抗风险的能力不足。(二)学费负担重。目前,我市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考入高中也免缴学费,但是大学生教育费用基本上都是由学生自己承担,且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不在居住地求学,还要增加生活费和住宿费等费用,更加剧了职工家庭尤其是困难职工家庭的经济负担。(三)生活困难多。失独家庭、单亲家庭、残疾家庭(精神和身体上的残疾)、意外致困家庭,家庭成员既要承受精神上的痛苦,还要扛起生活重担,一个人收入有限,除了自己生活的必要支出,还要承担子女的抚养费、教育费,履行赡养父母义务,支付看病费用。(四)因病花费大。职工自己或家庭成员罹患重大疾病,成为家庭沉重的负担,导致因病致困。一方面家庭主要劳动力患大病,减少家庭收入
4、,治疗费用高、负担重。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高发,病程长、花费高,困难职工本人或家庭成员一旦患病,就需要日常药物维持治疗和不定期住院治疗,给其家庭带来巨大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患大病和慢性病的困难职工需经常购买和使用大量的自费药品,其费用不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同时,低收入决定了大多数家庭无力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等补充保险缓解风险。二、市直机关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主要做法近年来,在市直机关工委的指导下,市直单位全面落实困难职工帮扶政策,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对困难职工进行常态化帮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一)加强领导,健全帮扶体系。市直单位都高度关注困难职工解困脱
5、困工作,全力以赴支持工会开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市直工会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工作措施、责任分工和组织保障,多措并举助力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形成职工互助保险、困难职工建档服务、在职职工互助医疗、在职职工大病慰问、常态化开展“两节送温暖”“金秋助学”等职工帮扶体系。(二)建档立卡,打牢帮扶基础。市直单位深入职工,实地掌握职工家庭情况,精准甄别职工困难情况,认真做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避免错漏现象发生。市直工会严格执行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制度,按照相关要求,及时下发通知,对市直单位困难职工进行摸底,规范困难职工档案管理,通过市总工会帮扶中心,深入部分困难职工家庭摸底调查,了解家庭基本情况、致困原因、困难
6、程度等详细信息,把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职工录入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一人一档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切实做好困难职工精准帮扶工作。(三)走访慰问,宣传帮扶政策。市直单位都能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宣传上级工会有关困难职工帮扶政策、措施,让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政策深入人心。各单位都能在重要时间节点认真做好走访慰问工作。每逢春节、元旦等节日,市直工会都走访困难职工,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近五年来,在“两节”期间,为6千余名困难职工送去慰问金600余万元,筹集260多万元,慰问1万余名市直机关驻村帮扶干部、高危高温作业职工、露天作业职工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上的职工。三年来,职工互助医疗惠及近8万人次职工,发放慰问金1300
7、多万元。大力开展金秋助学。近三年,帮扶救助了200多名考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按每人5000元标准,发放助学救助金100余万元。(四)创新方法,制定帮扶方案。市直工会紧紧围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精准识别,准确界定困难程度,建档立卡,发放帮扶金。市直相关单位在全面摸清困难职工家庭状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深入分析致困原因,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科学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解困脱困方案,措施精准到位。市统计局、市新华印刷厂建立帮扶对子,单位领导带领相关处室和困难职工所在单位有关人员,与困难职工建立帮扶对子,在信息采集、政策落实、走访慰问、争取福利等环节,全方位开
8、展帮扶活动。市出版集团、市新华发行集团多方筹措,充分利用集团、行政拨付给工会使用的帮扶资金、员工捐赠等方式筹措资金,建立爱心帮扶基金,集团根据职工困难情况,统筹帮扶。市政府参事室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居所。该单位一职工在合肥市没有购买商品房,而市区的房租价格比较高,单位将一间空置住房,租于居住,降低其支出成本。市广电集团安广网络多个分子公司针对公司困难职工情况,对困难职工捐款捐物,解决燃眉之急。市司法局下属单位引导困难职工转变思想观念,鼓励职工发挥一技之长,参与企业发展;提供临时工岗位,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职工及家属实现稳定就业,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困难职工尽快脱贫致富。三、市直机关困难职工解
9、困脱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困难程度难以确定。财产和家庭收入情况核实难度较大,虽然通过民政大数据和房管局、社保局等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但是也只能查出已经办理房产证的房屋,车辆等,对于声称无业的家庭成员,只能采取让社区出具“无业证明”的方法证明;一些外来务工、被单位长期聘用的困难职工,家里还有土地,也产生经济收入,还有隐性收入;家庭人数计算有难度,将不长期居住在一起的父母或岳父母计算在家庭常住人口,以上情况都让精准识别难度进一步增加。(二)脱困能力不足。一方面困难职工家庭普遍就业人员少,经济收入单一,仅有职工本人工资收入,家庭供养人数多;面临矛盾多样,除了家庭经济困难,很多困难职工家属就业也
10、困难,又面临子女就学、老人照顾等相矛盾问题;部分病种治疗费用自费部分高,存在长期治疗中路费、护理费、住宿费等费用困难问题。另一方面困难职工及其家属普遍年龄偏大,因学历、专业、缺乏技术等原因,难以适应社会就业形势,外出自主择业受限,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且有的职工家属因病无法就业,导致他们存在等靠要思想,单纯依赖单位帮扶,缺乏主动自救意识。有些困难职工自身存在安于现状、进取意识不强的倾向,由于缺乏良好的就业观念和职业规划,随着企业经营效益下滑,人员分流、减员,本人存在下岗、转岗甚至失业的风险,导致家庭生活困难。(三)帮扶力量薄弱。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不仅仅是工会的工作,还需要加强
11、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联系,建立起互相配合的有效机制。目前市直单位普遍帮扶手段单一,困难职工存在多重支出费用,仅靠送温暖等形式金额不多、纾困效果不足,没有长效帮扶机制;没有专门的行政经费用于帮扶工作,帮扶资金较少,主要来源于工会组织,各单位工会经费偏少,无法彻底解决根本问题。(四)政策宣传不够。在困难职工帮扶政策和解困脱困工作的宣传上还存在短板。走访调研中,有些市直单位工会干部和职工在谈到帮扶政策时,不是很了解,不清楚具体内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对策及建议通过本次调研走访,详细了解困难职工致贫致困原因,市直工会将对症下药,开展覆盖困难职工生活、
12、健康、子女就学等方面的立体式、常态化帮扶救助,有效帮助困难职工渡过难关,切实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一)夯实工作基础,认真做好困难职工建档工作。按照“分级负责、精准识别、一户一档、动态管理”原则,全面深入摸底排查,进一步了解困难职工家庭成员、收入、财产、就业、住房等真实状况,为困难职工建立档案,纳入工会帮扶工作目标,实现在档困难职工档案动态管理,准确掌握职工基本情况、脱困诉求等,深入分析致困原因,找准解困脱困措施。认真做好困难职工建档工作,精准做好已解困脱困职工退档工作。对刚刚脱离困境的职工家庭,继续关注其家庭生活,防止返困。(二)精准识别,完善困难职工梯度帮扶机制。构建层次清晰、各有侧重、保
13、障适度的困难职工梯度帮扶格局。将困难职工根据不同困难程度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深度困难职工;第二层级为达不到第一层级建档标准,但因大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导致生活困难的支出型困难职工;第三层级为一般困难职工。针对三个层级困难职工的困难程度和实际需要,实现精准帮扶全面覆盖,更好发挥工会组织救急济难的积极作用。(三)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措施。通过助学活动解困一批,继续开展“金秋助学”活动,每年为每名考入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提供资助。通过职工大病互助保险和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险保障一批。进一步加大源头参与力度,为每一位建档的困难职工购买职工大病互助保险。完善在职职工互助医疗政策,扩
14、大在职职工互助医疗的受益面。通过“送温暖”活动帮助一批。进一步健全向困难职工送温暖工作机制,强化雪中送炭、纾难解困功能,实现送温暖经常化、常态化。(四)开展全民健身,积极促进职工身心健康。从源头入手,提高职工健康水平,增强抗病能力,大力开展市直机关全民健身活动,依托市直机关体育联合会,根据职工需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在已有的万佛湖健身走、市直机关运动会健身品牌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更多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不断增强职工的身体素质;与市立医院合作,针对机关干部职工常见病,在市直机关推出“送健康”活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与市体育局合作,在市直机关开展体质测试活动和工间操、八段锦、五禽戏、健身气
15、功等培训活动,提高职工自我保健的能力;每年在市直机关组织100O名职工开展疗休养活动,提高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号召市直单位按时为职工开展健康体检、督促职工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良好舆论氛围。充分运用报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加大对帮扶政策和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和政府对困难职工的关怀,宣传解困脱困典型,把社会各方面参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困难职工的思想教育,引导其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振信心、凝聚力量,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J市直工会始终牵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帮扶工作任重道远,只有把为职工服务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探索和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性,才能进一步提升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开创帮扶困难职工新局面,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满意的“职工之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