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题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题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题调研报告(仅供学习)按照本次*安排,县委组织部组建调研组,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关键,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为主题,开展了XX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情况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具体做法(一)加强基础建设,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一是抓基本建设。深化XX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示范化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动态推进“标准村“示范村和“标准乡镇”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全面实地开展达标验收,确保每个乡镇街道有1个以上基层党建示范点挂牌,年底前所有村(社区)均达到基本规范。今年以来,结合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调研党支部100
2、余个,指导提升工作水平。持续开展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摸排,有序推进蓼子乡、东安镇改扩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项目2个,划拨县管党费13万元,支持3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灾后恢复工作,统筹全县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修缮项目进入2023年乡村振兴项目库,推动村便民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二是落实基本制度。推动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活动,严格质量标准。督促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县委组织部每月下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重点内容清单,切实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充分发挥驻乡工作队的积极作用,指导和督促基层党组织规范组织生活,坚决防止党内政
3、治生活虚化淡化等问题。三是强化后进党组织整顿。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ABC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奖励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A类不断提升,B类不断进步,C类不断转化。每年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确定后进村(社区)党组织,一支一策制定整改方案。精准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结合2023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实际,按照市委组织部应纳入尽纳入的要求,确定6个村(社区)党组织为整顿对象,严格落实四个一措施,一支一策制定整顿方案,促进基层党组织整体提高。(二)夯实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一是加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要求,积极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
4、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大力推行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强化村党组织对村民委员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议事决策机制,推行其他基层党组织固定列席基层党组织会议制度,有效解决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两张皮问题。20XX年6月,全县204个村(社区)两委换届顺利完成,183个村(社区)顺利实现一肩挑,全县新一届两委成员1406人,其中两委交叉任职499人。二是不断创新治理方式。持续培育发展自治组织,细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的管理办法,建立一约四会落实情况与集体经济分红、积分超市积分兑换等相挂钩制度。推行村(社区)网格化治理,按照党支部+基础网格作战模
5、式,建立网格党小组1253个,将联村领导、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全部入网定责,实施无职党员分类管理,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志愿服务日“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等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员在“网格化治理中的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解决在乡镇。三是培育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突出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引入全域党建理念,选取基层治理条件相对较好的龙田乡、沿河乡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龙田乡在原有党建+团建+家建三建合一暨通过党建促法治、团建促德治、家建促自治,大事靠党建、小事靠团建、私事靠家建的乡
6、村治理基础上,结合“龙田先锋(双亮、三带、四认领活动),推行“党员名片党员信息卡服务群众工作清单,推动256名农村党员主动亮身份、亮承诺,每名农村党员固定联系45户困难农户,联系周边邻里、联系亲朋好友、联系重点对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沿河乡基于网格化管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凝聚志愿服务队伍力量建立的大网格+小院落工作机制,打造沿河乡党建扎桩+院落织网+德治树魂党建品牌,让党组织引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众自己商量着办自己的事,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三)着力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一是建强带头人队伍。瞄准村(社区)两委换届,提前做好班子研判和人选预案,
7、强化换届过程指导,确保把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和懂基层治理的党组织书记选出来,全县新一届党组织书记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目标,制定落实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方案,适时调整不适宜、不胜任的村级党组织书记。深化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每年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1次综合分析。二是做实全覆盖轮训。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及时对全县204名新一届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进行履职培训。累计已有55名村党组织书记已参加市上调训,30名党组织书记到山东省挂职培训。今年以来,县委组织部选派16名村干部参加市上相关调训
8、;选派3批共80名村(社区)支部书记及两委班子成员参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培训班。同时,正积极筹备全县新一届村干部履职培训,基层治理将作为专题课程,力争在10月底实现村干部履职培训全覆盖。三是强化激励保障。实质性建立“固定补贴+养老保险补贴+绩效考核+集体经济绩效奖励的村(社区)干部待遇保障体系,强化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全面落实村干部养老保险补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贴、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招录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力度。鼓励村干部参加在职教育,累计已有97名村干部免费参加电大大专学历提升。全面落实支持激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10条措施,大幅提升岗位吸引力,提升村干
9、部干事创业热情。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层治理体系还不完善。一是党组织和工作覆盖面不广。从组织覆盖上看,在农村,围绕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发展等功能性党组织还没实现全覆盖,在城市,社区物业管理等领域还未实现全覆盖,党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还有差距。从工作覆盖上看,一些基层组织开展活动与治理任务和群众期盼结合不紧密,存在自我循环现象,有的村党组织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没有把党员团结凝聚起来。二是群众参与度不高。基层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单一,参与治理的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少数群众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存在“多一
10、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主人翁意识不强,参与治理内生动力不足。农村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在家多为老人孩子,对基层治理工作理解不深、关心不够,表现出“事不关几,高高挂起的思想,对基层治理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基层治理合力不强。党组织引领下的村(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和社会组织参与程度还不够,理事会、监事会等自治组织发挥作用还不明显,各类群众组织作用发挥还有差距,自治德治法治效果参差不齐,基层党建+“三治的治理合力还未完全形成。(二)基层治理格局未形成。一是基层组织行政化。从基层的实际运作来看,党委政府对村(社区)下达命令、布置工作较多,直接插手村级具体事务的情况比较普遍,村级组织习惯被领导,按照
11、上级安排开展工作,依赖心理较强,工作的主动性差,对于信访矛盾、矛盾纠纷等自下而上的事不想做、不愿做,基层组织的日益行政化导致村民自治组织的活力难以激发。二是治理主体碎片化。横向上看,各部门囿于职责范围,资源信息共享力度不够,无法形成基层治理的整体合力。纵向上看,各层级之间协调困难,治理任务一定程度被层层转移到基层,镇村两级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治理事务。同时乡镇与部门派出机构职权有待协调,一定程度导致基层治理体系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三是治理效果内卷化。基层治理引入技术来提升治理的有效性,基层治理方式日益精细化,有时不接地气,形成空转,与预想的治理效果相去甚远,比如基层填报的各类系统和台账较多,部分工作
12、耗时费力。(三)基层治理人才不足。一是专业化水平不够。基层从事政法综治等社会治理的专职人员较少,大部分为公职人员兼职,兼职人员往往一人多职,难以满足基层治理需要。二是工作积极性不高。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外移,基层群众文化素质不高,参与热情不足,存在不愿意干的心理,造成基层治理缺乏人才,在政策吸引下,虽然部分乡土人才愿意回乡,但配套的培养缺失,对于乡土人才和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缺乏长效化、制度化机制。三是基层工作压力大。虽然各村(社区)按照换届总体要求,配齐配强了两委负责人,但如村级社长、监督委员会成员因为职务级别和薪酬标准等原因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好,几乎村级基层治理工作重任主要压在两委主要负责人上。
13、加之基层党员流动性大,接受教育和组织生活存在一定难度,个别基层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甚至发生负面作用,对于基层治理造成一定困难。三、对策建议(一)完善治理体系,形成党建引领的治理合力。要理顺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不断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居)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各类组织为补充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业主委员会等社会组织,引导关心乡村发展的贤达人士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水平。要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基层最前沿。将党建工作与网格服务、基层治理
14、、文化活动等在网底结合,构建网格党员、村(居)民共同参与的服务管理格局,围绕重点领域积极拓展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党建资源整合到基层一线。完善以行政事务管理中心为主体、乡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延伸的一站式联动体系,前移服务窗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以互联网为平台,强化多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将技术要素不断融入基层治理,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堡垒聚合能力。将党建制度健全到治理关键处。进一步完善四议两公开、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健全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党员报道等制度,推动工作重心、人员力量和资源要素下沉,把服务意识、能力水平和党群
15、关系提上来。要发挥党组织凝聚基层合力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宽、联系党员群众广的优势,最大限度把各类组织和群众组织起来,完善党组织引领下的村(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和社会组织参与机制,推动理事会、监事会等自治组织发挥作用,构建党组织引领下的“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构筑好基层治理“桥头堡,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使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与基层治理机制有机衔接、良性互动。(二)坚持三治融合,巩固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要完善村民自治,不断巩固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畅通群众参与渠道。落实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群众自治制度,加大四务公开力度、拓展公开范围,保障村民充分行
16、使民主权利。激发群众参与意愿。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根本手段,经常性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搭建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载体,提高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提升群众参与能力。加大教育培训和宣传引导力度,让群众明白在基层治理中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解决法律够不着、道德管不住等问题。要全面依法治理,不断强化基层治理的法治基础。加强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培训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法治理念,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利益关系、处理基层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结合七五普法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教育活动,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发、解决问题用法。强化基层法治理论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所、法律顾问的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