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说课稿教案设计参考-精选5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诫子书》说课稿教案设计参考-精选5套.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15诫子书说课稿(部编版)一、说教材本篇文章是篇文言,富含道德劝喻意味的家书。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巩,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因其文短意长,言辞恳切,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本篇文言重在说理,先提出观点,再做阐发,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思路比较清晰,文章中句式整齐,名句耳熟能详。二、说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初读熟读成诵.2、研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3,精读妙点,赏析精彩语句.=、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能准确翻译课文。2.体会诫子书倡导的学习和做人之道。教学难点:1.识记重点词语,准确翻译课文;2.思考诫子书的现代价值,反思
2、自己在修身、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四、说学情七年级学生之前学习文言文共3篇,在此基础上学习本篇家训,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本篇是议论性的文言文,文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紧密,需要指导学生理解句意入手,划分层次,从而理解层次间的逻辑关系。五、说教法学法1、以朗读贯穿全文,反复朗读,最终熟读成诵。朗读分三个层次,分别是要读出韵味,读出理趣,读出深情。2、淡化纯说理的色彩,以标题为突破口,用教子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加深对课文思想的理解,并能够受到课文的哲理的启发,指导自己的人生。3、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上课。积累文言字词,疏通、翻译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在
3、自主的基础上与同学合作完成。课堂上检查预习,巩固强调重点字词,翻译。六、说教学过程步骤一、激趣导入,走近作者:1、屏幕打出对联,猜猜他是谁?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1)典故、故事:三顾茅庐、隆中对策、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等(2)称颂他的诗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陆游书愤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代表作:前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诫子书非宁
4、静无以致远,非澹泊无以明志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杜甫、陆游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慈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诸葛亮的诫子书,一起去了解这位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2、解题。这篇文章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会与勉励,这是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步骤二、研读品析: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二今天我们就先以读为主,来学习这篇高度概括了作者一生做人的准则,堪称教子的千古范文的文章。(屏显:诫子书全文)(一)通读,感知内容。1、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自
5、然。发音准确清晰,不增字,不减字,不重夏。2、读好停顿。划分节奏3、读出感情。读得有韵味,注意语调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词句的停顿。文言文要读出一些味道来,必须把自己沉进去,把握好语气和感情。你认为本文寄托了作者对儿子怎样的情感?(本篇文短情长,蕴意深远;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意味深长,沉重,语重心长)这是诸葛亮五十四岁时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信。蜀国后期,国势衰颓,后继无人。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是多么盼望儿子能快些长大,成为国之栋梁。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是个早熟的人才,从小聪明伶俐,诸葛亮清醒地认识到儿子成长过程中的隐患,他在给哥哥的一封信中写到:瞻今己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6、J请同学们齐读,读出一位慈父的殷殷期盼。正是这一年的八月,发动第五次北伐的诸葛亮终于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身为儿子,更应该牢记父亲最后的教诲,身心感念父亲的一片苦心,请大家读出慈父的语重心长、良苦用心。那么长大后的诸葛瞻是否能如父所愿呢?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诸葛瞻多才多艺,擅长书画,十七岁时即被后主刘禅招为驸马,是备受蜀国人民爱戴的英雄。他三十七岁时便和儿子一起战死沙场,可谓国之栋梁,诸葛亮对他的早期教育起到了重大影响,可以说诫子书一路伴他成长。本篇文短情长,蕴意深远;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在后面的学习中期待大家能有更多的体会。(一).译读
7、,疏通文意。文言文的翻译是一项很扎实的基本功,(文言文直译的原则一信、达、雅,文言直译的方法一一九字法)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结合课文注解和老师补充的注释,翻译课文,圈画不理解的地方共同讨论。译文赏析: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三)、品读
8、,积累拓展这封家书虽然只有八十六个字,但问世之后却天下闻名,广为传颂,这字字珠现,句句哲理的家书既是对儿子的谆谆告诫,也是诸葛亮自己学习修养的实践总结。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可结合历史故事,也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或谈谈由此你联想到了那些名人名言?根据你们对诸葛亮的了解,结合诸葛亮的人生经历和人格品行,你觉得诸葛亮本人最喜欢的可能是其中的哪句?示例:1、“淫慢则不能励精”他受任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奔走驱驰,为了国事,为了蜀地。南征北战,婵精竭虑,他曾五次北伐,为国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积劳成疾,病死于战场。可见他一生都实践了淫慢则不能励精”。大家要记住勤奋勤勉的
9、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表达很简洁,道理很深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人生理想,其中修身是前提。那么诸葛亮的修身经验是“静以修身,他在帮助刘备之前,一直隐居隆中读书苦行,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俭以养德”,他一生非常勤俭,在平定南中叛乱中深入不毛,非常节俭。他曾经向后主刘禅主动申报自己的家产,说自己“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他在病危时立下遗嘱说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他一生实践了他的俭以养德。据说诸葛亮最欣赏的是挂在书房里的一副对联“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二这是他一生无意于功名利禄,不受外界的任何诱惑的写照。我希望大家也能做到这一点,成长路上坚守
10、自己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的干扰好好学习,立志成才。这封箴规子弟,泽被后世的家书,是诸葛亮自己学习修养的基本点,更是修身养德,勤学指引。如果你从中学习的一两句送给你在座的同学,你会选哪句?送给谁?师:真正的智慧可以穿越时空,让这些经典语句永驻我们心中,伴我们行走一生!步骤三、拓展提升:1、背诵全文,积累警句。2、课外阅读推荐:现代文:傅雷家书(傅雷)古诗文:出师表(诸葛亮)蜀相(杜甫)三国志诸葛亮传(陈寿)七、说板书设计诫子书诸葛亮静俭志向:淡泊宁静辞约意丰学习;静性格:淫慢险躁句句哲理惜时:将复何及?字短情长八、说教学反思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诸葛亮的诫子书。这是一篇篇幅较短的文言文,为了让
11、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按照“生读一-生悟一一生思的模式来执教这节课,整个课堂中都以“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和收获是本节课的主要立足点。诵读”和积累知识两个部分进行较为顺利,学生课堂活动较为踊跃,而且基本每个同学都能完成学习目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导学案设置比较合理,逐层深入,从基础到延伸”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这节课的授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1、“赏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但由于导”的不到位,部分同学不能动起来,不能出亮点,“赏”出水平,导致气氛不够活跃,对文章中富有哲理又有警醒作用的句子领悟不够到位。在这个环节,如能适当让学生自己“质疑”,然
12、后解疑,相信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会大大增强。2、课堂上小组运用不够成功。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讨论,有时都没有给学生自己考虑的时间就讨论,这样浪费了很多有价值的时间;另外,有些问题确实不值得小组讨论,而我不合时机的运用小组讨论,出现了课堂懒散的局面,如:让学生讨论课文译文,这就属于画蛇添足,多余之举。在今后的授课中,我一定会不断摸索,让小组讨论真正发挥它的实效性。诫子书说课稿一、导入新课开课之始,我会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语开篇,然后请学生列举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例如;草船借箭、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空城计、借东风)其目的是通过学生固有知识,加深对作者的认识,提高学生兴趣,便于课程开展。二、
13、出示学习目标。根据七年学生初学文言文的特点,我制定了相对简单的学习目标。三、走进作者,检查预习。以检查的方式了解作者、介绍背景资料。此环节以学生为主,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以及其他学生的讨论补充完成填空内容而背景资料的介绍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四、初读一一熟读课文1.首先,教师范读,并在范读过程中提示长句的停顿,例如: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此时,要求学生标记生字注音,注意词句停顿。)2.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之间互读。(此时,教师应走进课堂随时与学生讨论交流)3.指定优、中、困学生各一名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准备点评,并从中发现自己
14、的不足。五、精读,疏通文意。(教给孩子直译为主的翻译方法)1首先我自学一一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2.其次我主讲一一找学生代表作为主讲人,带领学生疏通文意。要求主讲人讲解内容正确、充实,声音洪亮。(其他同学应注意听讲、随时积累)3.我评判:主讲人讲解完毕后,其他同学应指出主讲人讲解不正确或有遗漏的地方。并指出正确答案。4.我提问:主讲人及在评判环节中提出疑问的学生有权利,向其他同学提问(文言实词和句子翻译)5.我听老师讲:在以上环节中,作为老师的我会全程记录,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判(以鼓励表扬为主),并最后总结,对相关知识作纠正
15、补充,保证知识的正确性、完整性。六、研读,赏析文章首先我会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将课文分作三部分。如幻灯片所示,我用不同的颜色标出,然后,我会让学生以自由讨论的方式思考:每一段都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第一部分,作者了告诉我们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宁静专一、节俭、淡泊名利第二部分,作者阐明了志与学的关系,阐明了勤学励志的观点,再次强调了静对于学习重要性。第三部分:从反面论述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作为七年级的新生,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时可能会遇到一定困难为此,我会在学生讨论前提示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加以突破(如静、俭、淡泊等)。此外,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及时引导学生思考,找出正确的答案。即使学生在表述过程中不够准确,我也会给予学生鼓励,并以引导的方式给予改正。文中多次提到静字,可见静对于修身养性、勤学励志的重要性,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静的反义词,学生应该不难找出躁字,接下来我会继续引导,文章前半部分讲静对于勤学励志、修身养性作用,后半部分又讲险躁的危害,这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呢。讲到这里,对比手法变呼之欲出了。再次环节,我避免了把此篇文章当作议论文来讲,是考虑到此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