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课中培养学生和教师的科学素养——以《点亮小灯泡》实验为案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实验课中培养学生和教师的科学素养——以《点亮小灯泡》实验为案列.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在实验课中培养学生和教师的科学素养一-以点亮小灯泡实验为案列摘要:在小学科学的常规课当中,由于科学知识比较抽象,较难真正的理解,小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高,但是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确是很低的,甚至会觉得知识点枯燥乏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认真的听课和真正地去理解和掌握老师所教的科学知识。所以,在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实验课,在实验课中找到科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整个过程中也培养了教师的科学素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经验。关键词:实验小组实验合作探讨本课主要分为两个环节,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规律和原因。本课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与
2、空间,注重启发学生积极地自主探究。一、实验课中注意事项和教学策略(一)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教学具一般情况下,教师依据教材的提示,会设计出适合预设问题探究需要的有结构的材料,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就可以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在准备实验器材时打破常规思维,常常可以使材料更简洁有效,看起来简单,但是用起来却更有意义,学生也会更有兴趣。(二)对实验器材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制作,增强实验效果在实验教学时,有时会出现情况,需要教师对实验用品进行一些改造,例如我这次的手电筒,就是自己重新改造了并根据具体的学情来制作的,这样更好的引入新课,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实验中需要些生活中的用品,于是我利用身边随
3、处可找到的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如饮料瓶、易拉罐、注射器、橡胶片等,可以制作成很多实验器材,也更明确的向学生展示了动手操作的神奇之处,便于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二、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学生分组实验课有实验室探究和课外探究。(一)实验室探究1.建立固定的小组,选出组长。小组管理依靠小组长。选择、培养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关键,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的关键。在选举小组长时,我提出选举的要求和条件,然后小组成员根据这些条件,由小组共同表决通过谁当小组长。平时我要充分深入到学生的小组学习中去,掌握每组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把科学实验能力作为学生
4、期末考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计入考评范围;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表现作为考评的依据:小组成员间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提高和反思,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2.实验材料发放要适时、分层,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有序、有效。小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使用的材料会随着探究活动的推进或探究内容的转变而变化。材料何时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过早发送探究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容易使探究范围过于扩大。而有层次地发送材料,就能调控探究的范围和深度,提高探究的有效性。这样分三次呈现,顺应
5、了学生的思维方法,以材料来指引探究,有序而有效。所以在实验前,教师先提出实验要求,并把材料按要求准备好,并重点提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把尝试的所有连接方法全都记录下来,并介绍记录单、演示实验记录方法。提出实验要求和实验规则,教师便直入主题放手让学生尝试点亮小灯泡的多种连接方法,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与空间。最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先请同学汇报四种成功接法是如何连接的?请学生在汇报时要说清2个问题:1.谁和谁连?2.是怎么连接的。学生用激光笔汇报:指明连接正负极和下侧连接点。请学生观察这些成功的连接后说明连接方法有什么共同规律。学生总结规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进行板书:两极分别连两点。总结规
6、律后再请学生解释不能点亮小灯泡的原因,进一步验证规律,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3.实验过程中动态地了解学生,才能上好科学课。要细心观察他们在做什么,分析他们在想什么,预测他们会朝哪个方向进展。掌握信息越多,教师就越能清醒地进行指引。因此,在学生活动着的时候,教师应是最忙的,不是去讲述,不是对学习活动指手画脚,而是在观察着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和独创性,在用心发现学生的特殊表现,在注意着各个小组有意义的探究行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散的很快,动手能力也很强,兴趣也会达,等实验验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价。实验操作之后的集体研讨中,学生常常各抒己见。也许是实验结果的差异,也许是认识角度的
7、不同,交流中往往会有出入,甚至产生矛盾一。教师此时要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巧妙地予以挖掘提升,让矛盾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合理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我在各组活动过程中巡视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多种方法连接电路:还能再想出其它的连接方法吗?引导学生注意把没有成功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也要记录下来。随时把学生想到的成功连接用电池和小灯泡纸板摆在黑板上,不成功连接把记录单放投影下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点亮小灯泡的原因(1)灯泡内部结构:承接上部分点亮小灯泡规律,顺应学生思维,为什么两极分别连两点就能点亮小灯泡呢?启发学生思考回答:是电池提供的电流过灯丝才使
8、小灯泡发光的,教师继续追问:也就是说,要想让灯泡发光是不是要有电流流过灯丝啊。可这些成功的连接方法连接灯丝了吗?那我们连接的是灯泡的哪?那电流是怎么流到灯丝的呢?谁能来画一画?学生在灯泡贴图上边画边描述:电是通过金属架流到灯丝。教师提问学生从灯泡外面能看到吗?引导学生这可能和小灯泡内部结构有关系。学生进行合理推测后揭示灯泡内部构造。(2)分析电流流向,总结原因:利用电池纸板和可视内部结构的灯泡贴图摆好的,学生在上面边画电流路径边讲解,教师随即发问:电流从电池哪极出发?教师课件演示电流路径动态图:电流从电池正极出发进入下连接点经过灯丝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最后经导线流回电池负极。提示学生金属架除了
9、固定灯丝还起导电作用。考虑到让学生独立画电流方向,稍有难度,所以采用学生画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电流的流动方向,再请学生汇报其他连接中电流流向,学生用激光笔汇报电流路径,教师课件演示电流路径动态图。最后总结点亮小灯泡的真正原因一形成通路,再分析不亮的连接引出短路和断路的知识。(3)总结,最后对本节实验课小结并做安全提醒。(二)课外探究实验课让科学老师又爱又恨,课外探究也是个让人头痛的课程,课外探究的对象是丰富的大自然,课堂内外都是科学学习的场所,课内学习是基础,课外学习是一种必要的延伸和补充。科学课堂中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在课外进行。科学课中有些制作和观测活动必须在课外场所完成。此外,课外环境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它可以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如果没有课外活动对课堂活动的补充,不可能有较好的效果。从课内到课外的实验课,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有很大的挑战,对于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参考文献蔡铁权,陈丽华科学教育要重视科学阅读UL全球教育展望,2010,39(01):73-78+91.2016.肖思汉.论科学素养的口常实践转向川.全球教育展望,2017,46(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