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郁病教案讲稿.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682881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郁病教案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郁病教案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郁病教案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医郁病教案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医郁病教案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医郁病教案讲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医郁病教案讲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医郁病教案讲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医郁病教案讲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郁病教案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郁病教案讲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郁病(1.5学时)【目的要求】1.了解郁证的概念及临床特征。2.掌握郁证的病因主要是情志抑郁;熟悉其病机为肝失疏泄,气机郁滞。3.掌握郁证的治疗原则为疏肝理气解郁。4.掌握郁证常见证型的辨证论治。5.了解郁证的精神治疗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辨证要点:主要应注意辨别发病特点与气血虚实之不同。2、治疗原则:以疏肝解郁为主,强调早期的疏通气机,对于既病防变具有重要意义。3、分证论治难点:脏燥与癫病、梅核气与噎膈应如何鉴别;郁证的病机转化。【课堂互动】病案讨论(详见讲稿后)【概说】(一)含义:郁字有积、滞、蕴等含义,它既是一个病因病理学概念,又是一个综合病征。广义:泛指外感、内伤引起的脏腑

2、功能失和,导致气血痰火湿食等病理产物滞塞和郁结.狭义:单指情志不舒为病因的郁。定义:郁病是以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而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闷胁胀,或易怒喜哭,或咽中有异物感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脏躁、梅核气等病证也属于本病范畴。(一)沿革1.内经无郁证病名,但有关于五气之郁的论述。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有: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二并还有较多关于情志致郁的论述。2.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记载了属于郁证的脏躁及梅核气。并观察到这两种病证多发于女性,所提出的治疗方药沿用至今。如妇人咽中如有炙商,半夏厚朴汤主之: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

3、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二3.丹溪心法从内伤情志致郁立论,创六郁之说分气、血、湿、热、痰、食六类郁病;并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4.明代虞技医学正传首先采用郁证这一病证名称。5.景岳全书郁证从概念上区分了外邪致郁与情志致郁的不同。6.提出:五气之郁,因病而郁:情志之郁,因郁而病”,使情志致郁学说得到进一步发展。着重论述了怒郁、思郁、忧郁三种郁证的证治。(三)与现代医学的联系:西医学中的部分神经衰弱、痛病、抑郁症及焦虑症、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等,出现郁病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拓展知识】抑郁症5个标准伴随多种症状;一天中大部分时间;连

4、续多天:至今2周。此外还需具备以下两点中的任何一点:情绪低落;明显失去对任何事情的兴趣和乐趣。同时,至少要有以下4种以上植物神经系统症状:I、睡眠:失眠或睡眠过多;2,兴趣:对大多数事情丧失兴趣或乐趣;3、自罪感:觉得自己一无所用;4、精力:精力丧失或乏力;5、注意力:思考能力或注意力降低,优柔寡断6、食欲:食欲增加或减少;7、精神运动:易被激怒或行动迟缓;8、自杀:想死或有自杀倾向。【证候特征】气机郁滞所引起的气郁症状,如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等,为郁病的各种证型所共有,是郁病的证候特征。在气郁的基础上继发其他郁滞,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血郁:兼见胸胁胀痛,或呈刺痛,部位固定,舌质有

5、瘀点、瘀斑,或舌质紫暗;火郁:兼见性情急躁易怒,胸闷胁痛,嘈杂吞酸,口干而苦,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食郁:兼见胃腕胀满,暧气酸腐,不思饮食;湿郁:兼见身重,腕腹胀满,暧气,口腻,便滤腹泻;痰郁:兼见腕腹胀满,咽中如物梗塞,苔腻。脏躁发作时出现的精神恍惚,悲哀哭泣,哭笑无常,以及梅核气所表现的咽中如有炙商,吞之不下,咯之不出等症,是郁病中具有特异性的证候特征。郁病日久,则常出现心、牌、肝、肾亏损的虚证症状。【病因病机】郁病的总的病因是情志内伤,内因为脏气抑郁。(一)、情志失调1、愤懑郁怒,肝气郁结-气郁2、忧愁思虑,脾失健运痰郁、湿(食)郁3、情志过极,心失所养(二)、体质因素脏气易郁,为

6、郁内因,如肝旺又伤情志,肝郁克脾等。总之,郁病的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其外因为情志所伤,其内因为脏气易郁。其病机主要为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三)、病机演变1、气郁日久气血失调-血郁化火火郁化火伤阴,心失所养,肾阴亏耗一阴虚火旺或心肾阴虚肝郁克脾2、脾虚气结,生化乏源心脾两虚或心神失养病位:主要在肝,涉及心脾.病性:初起为实,日久为虚.病机特点:肝失疏泄、牌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诊断】1、病史:多发于青中年女性。患者大多数有忧愁、焦虑、悲哀、恐惧、愤懑等情志内伤的病史。2、临床表现:以忧郁不畅,精神不振,胸闷胁胀,喜太息,或不思饮食,失眠多梦,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炙衡为主症3

7、、各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止常,除外器质性疾病。【鉴别诊断】1、喉痹梅核气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因情志抑郁而引起自觉咽中异物感,咽之不下,咯之不出,但无咽痛及吞咽困难;虚火喉痹则以中青年男性较多,因长期吸烟饮酒而引起咽部有异物感,咽干、灼热、咽痒。2,噎膈郁病中的梅核气有咽部异物感,但进食无阻塞,不影响吞咽;噎膈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以吞咽困难为主,其程度日渐加重,且梗赛感觉主要在胸骨后部位而不在咽部,做食管检查常有异常表现。3痛病郁病中的脏躁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或绝经期,缓慢起病,在精神因素的刺激下呈间歇性发作,平时如常人,主要表现有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宁,易激动,易怒善哭,时作欠伸,但具有自知自控能力;癫

8、病发病无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出言无序或喃喃自语,静而多喜,缺乏自知自控能力,病程迁延。【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所郁脏腑气郁、血郁、火郁一肝;食郁、湿郁、痰郁一脾郁病虚证证候,如心神失养、心血不足、心阴亏虚一心;其次为脾、肝、肾的亏虚。2、辨证候虚实实证一一六郁病变,病程较短,表现有精神抑郁,胸胁胀痛,咽中梗塞,欲太息,脉弦或滑。虚证11、脾、肝、肾等脏腑气血亏虚或阴精亏虚所致,病程较长,症见精神不振,心神不宁,心悸,虚烦失眠悲忧善哭。(二)治疗原则基本原则一理气解郁,怡情易性。实证一理气解郁,并根据是否兼有血瘀、火郁、湿滞、食积、痰结等而分别采用或兼用化瘀、降火、化

9、湿、消食、袪痰等法。虚证一养心安神、或补益心脾或滋补肝肾。虚实夹杂者一补虚泻实,兼而治之【分型论治】1、肝气郁结主症: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情志不舒,肝气不能条达,疏泄失常)兼次症:胸部满闷,痛无定处,院闷暧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女子月是不下。舌脉:舌质淡红,苔薄腻,脉弦。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方药:柴胡疏肝散。方解:柴胡、香附、枳壳、陈皮一一疏肝解郁,理气畅中川苜、白芍、甘草一-活血定痛,柔肝缓急加减:胁肋胀痛甚者一一郁金、青皮肝气犯胃致暧气频作一-旋复花、代赭石肝郁血瘀者一-当归、丹参、桃仁、红花2、气郁化火主症:急躁易怒,胸胁胀痛(气郁日久化火)兼次症:口苦口干,头痛,目赤

10、,耳鸣,或见嘈杂吞酸,便秘。舌脉: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方药:丹相逍遥散方解:逍遥散一一疏肝理脾;丹皮、桅子一一清泻肝火加减:热势甚者一一大黄、龙胆草肝火上炎致头痛、目赤者一菊花、钩藤、白茨藜肝火犯胃致胁痛、口苦、嘈杂吞酸、暧气呕吐者一一黄连、吴茱萸。3、痰气郁结主症:精神抑郁,咽中如物梗塞(气郁痰阻)兼次症:胸部闷塞,胁肋胀痛,咽中之物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或见咳嗽有痰,或吐痰而不咳嗽,或兼胸胁刺痛。舌脉: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方药:半夏厚朴汤方解:厚朴、紫苏一一理气宽胸,开郁畅中半夏、生姜、茯苓一-化痰散结,和胃降逆加减:气郁甚者一一香

11、附、枳壳痰郁化热致呕恶、口苦、苔黄腻者一-浙贝母、黄苓、连翘、竹茹4、血行郁滞主症:精神抑郁,胁肋刺痛(气滞日久,血运不行)兼次症:性情急躁,头痛头晕,健忘,或身体某部有发热或发凉感。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脉弦或涩。治法: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方药:血府逐瘀汤。方解:四逆散一一疏肝理气桃红四物汤一一活血化瘀桔梗、牛膝一一理气活血,调和升降。5、心阴亏虚主症:情绪不宁,心烦而悸,口咽干燥(气郁日久化火伤阴)兼次症: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遗精,腰膝酸软。舌脉:舌质红少津,苔少,甚则无苔,脉细数。治法:滋阴养血,补心安神。方药:天王补心丹。方解:地黄、天冬、麦冬、玄参一一滋补

12、心阴党参、茯苓、当归一一益气养血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丹参、五味子养心安神。加减:心肾不交致遗精较频者一一交泰丸,或矣实、金樱子。6、心脾两虚主症:多思善虑,纳差神疲(忧思气结,耗伤心脾)兼次症:头晕健忘,心悸失眠,夜寐多梦,或心悸胆怯,或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自汗,或食后腹胀。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方药:归脾汤。方解:党参、白术、甘草、黄苗、当归、龙眼肉一一益气健脾补气养血;酸枣仁、远志、茯苓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加减:心胸郁闷,情志不舒一一郁金、合欢花头痛一一川茸、蔓荆子7、肝肾阴虚主症:情绪不宁,目干畏光,腰酸肢软(肝肾不足,阴虚火旺)兼次症:急躁易怒,视

13、物昏花,头痛且胀,眩晕耳鸣,烘热自汗阵作,或遗精,月经不调。舌脉:舌质红,少津,脉弦细或弦细数。治法:滋养阴精,补益肝肾。方药:滋水清肝饮。方解:六味地黄丸一一滋阴补肾,壮水制火丹桅逍遥散一-疏肝解郁,清热泻火加减:腰酸遗精者一-龟板、知母、杜仲;月经不调者一-香附、泽兰、益母草:易汗出者一-党参、百合。8、心神惑乱主症:精神恍惚,心神不宁(五志过极,耗伤心气)兼次症: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舌脉:舌质淡,脉弦。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方药:甘麦大枣汤。方解:炙甘草一甘润缓急;淮小麦一补益心气;大枣一一益脾养血。加减:舌干咽燥,五心烦热者一一朱砂安神丸血虚生风致

14、手足蠕动者一一当归、生地、钩藤【转归预后】1.郁极则发此类转归多呈化火或上逆诸症。如:气郁化火,上刑肺金,则可见肝火犯肺之咳嗽、喘证;灼伤血络则见1血、咳血;痰气郁结,或郁久化火,上蒙清窍而为癫狂;湿郁中焦,升降失司,则可见呕吐等症。2.因郁成实郁病日久,气血津液涩滞不畅,稽留一隅,积久成形,导致积聚、腐痕痞块、攘瘤摞疡、痈疽疳肿等。郁病的预后一般良好。结合精神治疗及解除致病原因,对促进痊愈具有重要作用,【护理与预防】郁病发病,主要因情志内伤致病,因此,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是预防的前提。平素尽量避免精神刺激。心情抑郁之时,能够移情易性,留连于名山大川、风光秀美之胜地,寄趣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15、之中,恬快虚无,无欲则何郁之有?【结语】针对具体情况解除情志致病的病因,郁病愈后多良好,若病情反复或波动,久则致虚劳、妇女闭经、积聚。郁病所表现的胸胁胀痛,范围比较弥散,不易指明确部位,一般以胁肋部为主,以满闷发胀多见,其程度与情绪密切有关。用药不宜峻猛,否则欲速不达。郁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采取支持鼓励、耐心疏导及怡情易性等治疗,则会事半功倍。【病案】顾某某,女,15岁,学生。1966年2月17日初诊。近1个月因学习紧张自觉反复胸闷,气短,喜叹息,前额胀痛,咽中如有物梗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呛咳少痰,饮食可,二便调,苔薄白腻,脉沉弦滑辨证:痰气郁结治疗:行气开郁,降气化痰.方药:半夏厚朴汤苏叶3g半夏6g厚朴4.5g茯苓6g炒杏仁3g炒枳壳3g生杷叶6g旋覆花(包煎)4.5g生甘草3g用法:3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