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尿路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控制及抗菌药物应用专家意见(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上尿路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控制及抗菌药物应用专家意见(完整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3上尿路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控制及抗菌药物应用专家意见(完整版)在上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中,围手术期感染控制包括术前患者全身情况的调整、术前菌尿的控制、合理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肾盂压力的控制以及术后感染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该专家共识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感染与炎症学组牵头组织国内泌尿系感染与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领域部分内、外科专家共同编写口,以期达到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降低手术相关感染风险的目的,同样也是2022版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2中上尿路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更新,医脉通整理其中要点如下。1、不同类型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前感染控制方案以HALF
2、分类方法为框架,应对不同污染级别的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术前准备和抗菌药物应用2022版及2023版上尿路结石患者分组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流程见下图1、20图12022版上尿路结石患者分组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圄旧版).目前比较明确的指征包括术前尿常规亚硝酸盐和白细胞阳性.术前长期留置尿路支架IL考虑感染性结石.同时具有术后重症感染风险相关的多项感染高危因素(如女性合并糖尿病和近期有结石相关发热病史等)或术后一旦出现感染性并发症结果非常严重者需要结合患者情况具体分析图22023版上尿路结石患者分组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流程鼠更新)12术中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给药方案无细菌学结果可参
3、考的情况下,国内推荐术中使用二代头泡菌素和氟嚏诺酮类;国际上推荐的药物范围较广,包括一、二代头抱菌素,以及氟唾诺酮类、氨基糖昔类+甲硝嗤或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茉西林/舒巴坦等均可作为术中预防用药的选择。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L组口服给药可取得同样的疗效和更高的经济效益比。静脉输注应在手术前051.0h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万古霉素或氟喽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h开始给药。抗菌药物的有效浓度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清洁-污染手术(L组)和污染手术(H组、A组和
4、F组的二期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术前单剂即可,如有追加,则L组总疗程不超过24h,H组、A组和F组的二期手术由呈不超过48ho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提高预防效果。3术中非抗菌药物感染控制方法所有上尿路结石手术,都需要医生有熟练的手术技巧,术中遇到异常情况时及时正确判断,并进行合适的器械和耗材选择。术中应控制肾盂压力,如果发现肾积脓应立即终止手术,留置双J管或肾造痿管引流;如果肾盏被结石占据没有空间,在尽可能保持肾盂低压的前提下,短时间内清除部分结石,再留置肾造痿管以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后根据引流情况择期二期取石。手术方式应采取手术时间短、最大可能取净结石的手术方式,尤其是H组、A组、F组二期
5、手术患者。F组患者感染控制后二期手术采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较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后发热和严重感染的发生率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发热率低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还有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负压吸引鞘可降低微通道PCNL术后发热的概率。4术后感染早期预警与治疗对于上尿路结石相关微创手术,即使术前使用了抗菌药物且术前尿培养结果无细菌存在,术后仍然有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可能,故术后需对感染中毒性休克高度警惕并早期预警。应充分利用感染标志物,对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感染性并发症进行早期判断、积极治疗,并在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后与重症监护室医生通力合作,才能减少上尿路结石手术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病死率。参考文献:1上尿路结石围手术期感染控制及抗菌药物应用专家意见编写组上尿路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控制及抗菌药物应用专家意见(2023版)几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3i44(07):481-485.黄健,等.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22版M.科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