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1-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定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1-2025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附件2罗定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我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更好地适应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需求,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云浮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罗定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修订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平急结
2、合、中西医并重、医防协同、医养结合、多元发展,推动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着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医院,加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升重大疫情救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二、我市现状及分析十三五以来,我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形成了布局逐步合理、层次逐步清楚、功能逐步到位、分工逐步明确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一)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我市地处粤西山区,全市总面积2327.5平方公里,辖17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336个村(居)委会。2020
3、年全市户籍总人口130.02万人,男性69.55万人,女性60.47万人;0至17周岁为34.41万人,占总人口26.47%;18周岁至34周岁为35.99万人,占总人口27.68%;35周岁至59周岁为41.11万人,占总人口31.62%;60周岁以上18.51万人,占总人口14.23%;年平均常住人口96.3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57%o。国民生产总值279.31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8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42元。(二)医疗服务需求状况2020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80.62岁,婴儿死亡率2.69%。,孕产妇死亡率17.38/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
4、69%o。2020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82.60/10万O2020年,全市居民年门急诊587.51万人次,年出院14.80万人次,年手术45155人次,出院占用总床日数960538天,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6.5天,平均门诊人均次费用109.2元(其中城区医院203.6元,基层卫生机构56.3元),平均住院人均次费用7361.2元(其中城区医院9902.2元,基层卫生机构4365.6元),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75.26%;县域内住院率93.5%。2020年全市出院病人疾病排名前十位是:脑血管病、心脏病、肺炎、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骨折、椎间盘疾病、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恶性肿瘤
5、、高血压;出院病人病死率排名前五名的病种是:恶性肿瘤、肺栓塞、外部物质引起的肺病、肝硬化、颅内损伤;已登记在册糖尿病人1.0788万人,高血压病人3.1265万人,重性精神病人9612人。(三)医疗资源现状到2020年底,我市辖区内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54间。其中市直医疗卫生机构9间,三级综合医院1间、二级综合医院1间;三级中医医院1间;三级妇幼保健院1间;二级专科医院2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间;皮肤性病防治机构1间;结核病防治机构1间。镇卫生院17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间,社区卫生服务站11间,村卫生站305间。民营医院6间,门诊部3间,诊所27间。学校内设卫生室58间。全市医疗机构设置病
6、床总数4678张,其中公立医院床位2705张,民营医院床位525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448张,全市每千人口床位4.99张,其中公立医院每千人口床位2.89张,民营医院每千人口床位0.56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千人口床位1.55张。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4739人,其中执业医师(包括执业助理医师,以下同)1848人,每千人口执业医师1.97人;注册护士224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39人;全科医师419人,每千人口全科医生数4.47人;公共卫生人员899人,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0.96人。全市有高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321人,中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774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卫生技术人员1556人
7、。村卫生站乡村医生610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百万元以上设备132台(套),其中磁共振成像设备(MRI)3台,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10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台,800毫安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2台。三、主要的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逐步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引起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压血、精神心理性疾病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也是本地卫生费用的重点支出。车祸、工伤事故所致伤亡有逐年上升之势;职业危害因素已潜在威胁着工人身体健康,引发一些职业病、职业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8、,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二)医疗资源不足,结构不够合理我市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较为薄弱,每千人床位数、每千人执业医师数、每千人注册护士数,与全省的平均水平和卫生强省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医疗资源配置也不够合理,现有的人力资源、先进设备相对集中在城区医疗机构;针对外出就医较多病种的专科建设,缺乏优秀学科带头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偏低,医防协同能力不强;居民对康养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康养、护理等专科有待加强。(三)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我市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仍未有效形成,省级重点专科建设滞后,缺乏权威的学科带头人;医院的一、二级学
9、科分科发展不完善,二级专科力量薄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未能完全发挥,社会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四)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同时,老龄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健等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康复、护理、疗养等薄弱环节问题将更加凸显。四、医疗机构设置的目标任务和原则(一)目标任务以居民的实际医疗服务需求为依据,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总体规模和单体规模,规划引导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逐步构建市级医院为龙头,专科医院
10、为协同,基层医疗机构为骨干,村卫生站为基础,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新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 .完善三级医疗网络。建立完善由市级医院、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组成的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功能到位的三级医疗网络,协调发挥整体效能。2 .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市级医院重点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并参与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与业务协同,基层医疗机构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就医需求。扩大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服务供给。3 .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坚持医防协同、平急结合,建立
11、以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为骨干,发热门诊、发热诊室为哨点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持续强化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应对能力。4 .深化医养结合。推动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和老年康复科,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镇卫生院建设社区(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5 .鼓励社会办医。拓展社会办医空间,社会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不作规划限制。鼓励社会力量在康复、护理等短缺专科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医学检验室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康复医疗中心等独立设置医疗机构,加
12、强社会办医的规范化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同质化水平。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备案制管理。(二)设置原则1 .坚持需求导向原则。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为导向,围绕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优化卫生资源要素配置,以公立医院建设为重点,临床专科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实现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2 .区域统筹规划原则。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通过统筹医疗资源总量、结构、布局,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疗资源整体效能,
13、增强重大疫情应对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合理配置区域综合和专科医疗资源,促进康复、护理、医养结合、居家医疗等接续性医疗服务快速发展。3 .科学布局原则。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和任务,根据人口数量、分布、年龄结构以及交通条件、诊疗需求等,实行中心控制、周边发展,合理配置各区域医疗机构数量,鼓励新增医疗机构在中心城区周边居民集中居住区设置,推动各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同质化发展。4协同创新原则。合理规划发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加强医防融合、平急结合、医养结合,推动区域医疗资源融合共享。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或加入医疗联合体。大力发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将互联网医院纳入医
14、疗机构设置规划,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5 .中西医并重原则。遵循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保障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中医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五、医疗机构设置(一)医疗机构1 .综合医院(1)三级医院:罗定市人民医院为三级综合医院,规划期内搬迁到环市西路运作,加强学科和人才梯队规划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床位数控制在1500张内。(2)二级医院:罗定市红十字会医院(加挂罗定市罗城医院牌子)、罗定市第六人民医院为二级医院,罗镜镇中心卫生院(加挂罗定市第二人民医院牌子)在承担镇卫生院
15、的功能同时,规划为二级综合医院。罗定市红十字会医院(加挂罗定市罗城医院牌子)以医康养为特色,着力发展康复医学;罗定市第六人民医院走强专科小综合”的发展路径,提高皮肤等专科领域诊疗服务和能力;城区公立二级综合医院床位总数原则上不超过500张。(3)一级医院:严格控制一级综合医院数量,原则上不新规划设置公立一级医院。2 .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罗定市中医院为三级中医医院,坚持医院的中医特色,强化中医专科建设,床位数控制在800张以内。黎少镇中心卫生院(加挂罗定市第二中医院牌子)在承担镇卫生院的功能同时,规划为二级中医医院。原则上不规划新设置公立的中医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医院。3 .妇幼保健机构罗定市
16、妇幼保健院为三级妇幼保健院,建立辖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及生殖保健服务体系,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抢救体系、产前筛查和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网络,床位原则上不超过500张。4 .专科医院(1)精神病医院:云浮市(罗定)第三人民医院为二级精神病医院,实行市、县共建模式,床位数控制在Iloo张以内。(2)其他专科医院:保留罗定市第五人民医院为二级骨科医院,实行平战结合,加强应急及传染病专科以及职业病防治等科室的建设,床位数控制在200张以内。规划期限内不再新设置公立的专科医院,我市未设置有的口腔等专科医院原则上由民营举办。5 .急救中心罗定市急救医疗中心依托罗定市人民医院设立和管理,负责全市日常医疗急救、应急指挥调度和急救业务培训工作。6 .公共卫生机构(1)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