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674026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3.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恶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恶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恶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恶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恶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恶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恶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恶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恶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恶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恶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9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恶性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第一节:扑动与颤动一、心房扑动二、心房颤动三、心室扑动四、心室颤动一、心房扑动n形成机理:房内大折返环激动n特点:短阵发性 自动转为房颤,或恢复窦性心房扑动1n心电图特点:各导联P波消失,等电位线消失代之以F波F波呈波浪形或锯齿状,形态大小一致FF间隔规整F波的频率一般为250 350次/分心房扑动2n心电图特点:F:R比例多为2:1,故心室率一般在140160次/分QRS波群时间、形态一般正常 可呈室内差异性传导,特别是在房室传导 比例为2:1与4:1交替出现时,出现于长周 期的心搏易呈室内差异性传导*心房扑动*心房扑动*心房扑动*二、心房颤动n形成机理:房内多个小折

2、返激动所致n房颤时,心房失去协调收缩 易形成附壁血栓心房颤动1n心电图特点:各导联P波消失,而代之以f 波f 波大小不一,形态不同、间隔不整 频率450-600次/分 RR间期绝对不整 当心室率缓慢而绝对规则,为房颤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率多增快,但通常160次/分心房颤动2n心电图特点:长期的房颤,f波可纤细不易辨认 QRS多为室上性的 偶可增宽,见于室内差异性传导*心房颤动*心房颤动*临床表现n症状:心悸,眩晕,气短,胸部不适。n体征:心动过速:心房率达400600bpm,心室率达80180bpm;绝过心率不齐,心音强弱不等,短绌脉。分类(3P分类法)n1 阵发性房颤:可自动转复为窦律

3、;房颤发生27天,常27天,多需电复律或药物复律。n3 永久性房颤:不可能转复为窦律的慢性房颤。鉴别诊断 n1 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早鉴别:前者提示洋地黄不足;后者提示洋地黄过量或有心肌病变。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其畸形QRS波的特点是(1)有长间歇短配对规律。(2)无固定配对间期,其后无代偿间期。(3)多在心室率快的情况下出现,心率慢时消失。n2 心房颤动一旦出现慢而规整的心室率,应考虑合并有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n主要并发血管栓塞:最常见为脑卒中,其次为下肢卒中、脑栓塞等。n心房颤动的危害有:n1 影响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心室率过快,房室搏动不协调,心室律不规则,使射血分数(EF)降

4、低,在较重的器质心脏病的患者,易致心功能不全。长期快速的心室率的持续性AF可导致心肌病变,甚至造成心肌损害,称心动过速性心肌病。n2 心房颤动易致血栓并发症: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力丧失,心房内血液淤滞,容易形成房内血栓,常出现栓塞并发症。治疗n对房颤患者的治疗有3个主要目标:控制心室率、维持窦性心律和预防血栓栓塞形成。n一、心房颤动的治疗对策n1 主要原则:消除易患因素,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预防复发,控制心室率,预防栓塞并发症。n2 3P房颤的治疗对策n(1)阵发性房颤:发作期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心室率和转复窦性心律;非发作期的治疗目标是预防或减少房颤发作。n(2)持续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

5、室率加抗凝治疗。n(3)永久性房颤: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心室率,预防栓塞并发症。n3 心房颤动的治疗手段n(1)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药。n(2)电学治疗:电除颤、起搏器、射频消融术,同步电复律。n(3)手术治疗:外科迷宫术。药物治疗n阵发性房颤的药物治疗可以分两类:第一类是抗心律失常治疗,第二大类是抗凝治疗,两者缺一不可。急诊处理是降低患者的心室率,而不是立即恢复窦性心律。减慢心室率:n1 洋地黄类:首选西地兰0.20.4mg稀释后静注,根据心室率可再追加剂量;或口服地高辛01250.25mg,1次/d。使心室率控制在休息时6070次/分钟,轻体力活动时8090次/分钟。心室率用洋地黄不

6、能满意控制且无明显心衰者,可加用或改用受体阻滞剂或维拉帕米控制心率。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者禁用洋地黄者可用普罗帕酮、胺碘酮。药物复律n1维拉帕米:5mg稀释后静注,能控制心室率,但转复心律作用小。有心衰者禁用。n2 受体阻滞剂:口服治疗。心得安每次10mg,23次/天;倍他乐克每次2550mg,12次/天。n3 胺碘酮:510mg/kg(每次150300mg)静脉推注。如无效则每间隔1020分钟加注75150mg,直至转为窦性心律,总量达450mg。与心律平比较,胺碘酮转复心律较慢,但较安全。n4 心律平(普罗帕酮):首剂70mg(每次12mg/kg)静注,注药时间为35分钟,高龄及严重的器质性

7、心脏病患者时间可延长至10分钟左右。如在注射过程中心律转为窦性则立即停药,无效者可于15分钟后重复给药,每次35mg,总量不超过350mg。反复发作者用心律平12mg/kg.min维持,但总量不超过560mg/24小时。抗凝治疗n阿斯匹林n华法林同步电复律n适用于突然发生的、有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合并心绞痛、心衰的患者以及预激综合征的房颤,成功率高。首次50J,无效时加至100200J。非适应症:洋地黄中毒、心室率小于90次/分钟、合并2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病窦、慢性房颤。三、心室扑动n形成机理:心室肌产生环形激动n条件:心肌明显受损,缺氧或代谢失常异位激动落在易颤期*心室扑动*四、心室颤动n

8、患者的心脏丧失了整体的收缩、舒张功能,而呈不规则的颤动,因此不能泵血。*心室颤动*心室颤动nQRST波群消失n代之以快速而不均匀的,波幅大小不一的 颤动波n速率在250-500次/分n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室颤的临床表现n室颤的临床表现与心搏骤停相似。先兆表现突然胸痛、呼吸困难、发绀、昏迷等。发病后表现1 神志突然丧失,患者当即就地摔倒,对各种剌激无反应。2 呼吸呈叹气样并在数秒钟内停止。3 口唇、面部、皮肤青灰或苍白。4大动脉搏动消失。5 心音消失。6 血压消失。7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8 短暂的四肢抽搐和尿失禁。其中1、2两条是判断心搏骤停的主要指征,心搏骤停的主要指征,其余的是次要指征

9、。其余的是次要指征。心电图表现n心搏骤停的常见心电图有3种:n室颤:占75%。n心室停顿:也称心脏静止,占20%。n无脉电活动:也称电-机械分离、室性自搏心律,占5%。n心电图表现为正常的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及频率完全不规则的粗大或细小颤动波,频率为150-500次/分钟。振幅小于0.5V为细颤,大小0.5V为粗颤。室颤的临床意义n室颤是临床上最危险的心律失常,是心脏停搏的常见类型之一。由于室颤时心脏丧失了整体的收缩-舒张功能,因而失去了泵血,使患者处于临床死亡状态,必须在4分钟内得到正确抢救,否则基本上无生还希望。室颤的分类n原发性室颤:约占80%。n继发性室颤:约占20%。原发

10、性室颤n发生前无心力衰竭、休克等循环障碍的情况,患者仅由于局部心肌缺血导致的可逆性心电活动的紊乱,预后较好。继发性室颤继发性室颤n继发于各种类型疾病的终未期尤其是心脏病的患者,预后较差。室颤的原因n急性冠脉综合征导致的心脏局部供血障碍:血栓形成和冠脉痉挛。n缺氧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交感神经兴奋、无氧代谢赞成乳酸等堆积及心肌细胞代谢异常等。n再灌注产生的超氧自由基大量增加,细胞膜离子泵活性改变和局部电生量紊乱。n缺血心肌组织与非缺血心肌组织之间的代谢差异。n心肌的基础状态:既往有慢性心肌缺血、心肌损伤,低血钾,长Q-T等,在心肌缺血的触发下更易发生室颤。室颤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n室颤的原因

11、:心电不稳定。引起心电不稳定的病因如下(1)急性冠脉综合征导致的心脏局部供血障碍;血栓形成和冠脉痉挛;(2)缺氧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如交感神经兴奋、无氧代谢造成乳酸等大量代谢产物增加及心肌细胞代谢异常;(3)再灌注产生的超氧自由基大量增加,细胞膜离子泵活性改变和局部电生理紊乱;(4)缺血心肌组织和非缺血心肌组织之间的明显的代谢差异;(5)心肌的基础状态:以往有慢性心肌损伤、心肌肥厚低血钾等。电击除颤电击除颤n心室颤动VF:是心搏骤停初期的最常见类型,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之一,一旦发生,说明患者已处于临床死亡状态。n室颤类型:室颤是院外猝死的最常见原因。n原发性室颤:发生室颤前患者无心力衰竭

12、、低血压、休克等称之。预后较好。n继发性室颤:多为严重疾病患者的临终前表现,预后较差。n电击除颤:亦称心脏电复律,全称为直电击除颤:亦称心脏电复律,全称为直流电非同步电击复律。它是治疗室颤唯流电非同步电击复律。它是治疗室颤唯一有效手段。一有效手段。n院外抢救以室颤为主的心搏骤停的各种院外抢救以室颤为主的心搏骤停的各种措施中电击除颤是第一位的,只有无电措施中电击除颤是第一位的,只有无电除颤设备时才能行除颤设备时才能行ABC法复苏。法复苏。1 电除颤原理n电击除颤的原理是利用除颤器释放的直流电流使大部分心肌在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心肌的异常兴奋灶及折返环,除极后,整个心肌处于心电静止状态,此时自律性最

13、高的窦房结首先发放出冲动重新控制心脏整体搏动,从而达到治疗室颤的目的。2 电除颤种类n同步复律:用于房颤、室上速、室速等,它的放电方式由R波触发放电。即除颤器的放电由患者心室除极时产生的R波控制,R波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将促使除颤器放电。可避开心脏的易损期。n非同步复律:只适用于室颤,它的放电时间是任意的。3 电除颤时间n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规定及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规定:室颤从发生到除颤时间限定在3分钟以内,其他措施(胸外按压、气管插管等)都必须为此让路。4 除颤方法n显示和记录室颤波形:n选择电击能量:单相波除颤和双相波除颤。n放电:n除颤电击能量选择n除颤

14、器类型 单相波MDS 双相波BTEn首次除颤 200J 150Jn第二次除颤 200J 150Jn第三次除颤 300360J 200Jn第四次以上 360J 200Jn5 除颤注意事项(1)除颤电极左右位置要正确(2)如为细颤,应先用肾上腺素1mg静注,使之变为粗颤后再除颤。(3)无脉电活动和心脏静止无脉电活动和心脏静止时电击无用有害,应常规心肺复苏。(4)洋地黄中毒和严重低血钾导致的室颤电击效果较差,且易导致心脏电活动消失且易导致心脏电活动消失。除颤成功的标志:n电击后5秒钟心电显示心搏停止或非室颤无电活动均视为电击成功。成功除颤后一般心脏停止的时间应为5秒钟。除颤成功后常用胺碘酮维持治疗。

15、第二节:常见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n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n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按其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2、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4、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5、心房自律性心动过速。n在室上速患者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室上速的90以上。临床表现 n发作特点:突然发作,突然停止。n发作时患者突感心悸、心前区不适、焦虑不安、咽喉部堵塞,心动过速发作突然开始与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发作时间较长或心率过快者,可有头晕或晕厥、原有器质性心脏病可诱发心绞痛和心力衰竭。听诊时,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度恒定

16、,心律绝对规则。颈动脉搏动与心率一致。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机理:折返激动为主自律性增强占少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nQRS波群:时限、形态正常;绝对整齐n心室率:160250次/分 看不清明显的心房活动时,统称之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n主要类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早搏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检查:n1、心率150250次/分钟。节律规则;n2、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如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束之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可宽大畸形;n3、逆行性P波(2、3、avF导联倒置),常埋于QRS波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P波与QRS波群保持恒定关系;n4、通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过速发作。n诊断及鉴别诊断 n根据突然发作与突然终止的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心电图表现即可做出确诊。治疗:急性发作期的治疗n急性发作期根据病人原有的心脏病、既往发作的情况以及对心动过速的耐受程度做出适当治疗:n一、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nA、颈动脉窦按摩让患者取仰卧位,先按摩右侧,每次510秒,不可双侧同时按摩。n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内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