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山石窟大佛洞 第九窟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响堂山石窟大佛洞 第九窟介绍.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响堂山石窟大佛洞第九窟介绍一、北响堂山石窟及第九窟大佛洞介绍响堂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两处。两山相距约15公里,均属太行山支脉,南响堂山原名凌山,北响堂山原名鼓山。东魏、北齐时期,皇家贵族分别在山上建凿了南北两座寺院,初名为渣山石窟寺和鼓山石窟寺。明代以后统称为响堂寺,近代则习称为响堂山石窟。响堂山石窟现存大小石窟三十余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佛像5000余尊,其中北响堂山石窟(鼓山石窟)现有编号窟龛22座,南响堂山石窟G釜山石窟)现有编号窟龛9座(处)。东魏、北齐定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并于晋阳(今山西太原)为其陪都,以高欢、高澄、高洋父子三人为主的皇室贵族
2、经常往来于二都之间,而响堂山是其必经之路。据现存于北响堂常乐寺的金正隆四年(1159年)鼓山常乐寺重修三世佛殿记碑记载:“文宣(高洋)常自邺都至晋阳,往来山下于此山腹,见数百圣僧行道,遂开三石室,刻诸尊像,因建此寺”。三石室即指今北响堂山石窟的大佛洞(新编第9窟)、释迦洞(新编第4窟)、刻经洞(新编第3窟),可见响堂山石窟是由东魏、北齐皇室营建的一座皇家寺庙。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美丽,石质优良,将佛教奉为国教的北齐皇帝高洋便选择此处凿窟建寺,营造官苑,作为他来往于两都之间的避暑、游玩和礼佛之地。北响堂石窟位于和村村东的鼓山天宫峰西坡,共有洞窟9座,从左到右为大业洞、刻经洞、二佛洞、释迦洞、嘉靖洞
3、、无名洞、大佛洞和两个无名洞。第九窟(大佛洞)是响堂山石窟规模最大,开凿时间最早,装饰最为华丽的石窟。从资治通鉴的记载可以知道,(在“东魏武定五年已有石窟佛寺可供塞之”),石窟的凿刻时间在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大佛洞窟内进深13.3米,宽13米,高11.4米。正面龛本尊是释迦牟尼坐像,通座高5米,造型匀称,庄重敦厚,为响堂石窟中最大的造像。其背浮雕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其间,雕刻精巧,装饰华丽,为北齐高超艺术的代表。二、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中心柱四周的畏兽大佛洞内中心柱为三面佛龛,在佛龛间转角处共有4只神兽。左右两壁左右各11只,共26只。一进入大佛洞,正面龛内释迦牟尼坐像的左右,分别有两
4、尊神兽(平面图中编号23、24),神兽并非与释迦牟尼坐像一样处于同一朝向,而是处于正龛和左右两龛间的转角位置。平面图中编号26的相对比较完整,但面部特征依然有破损。从仅存的这一尊雕刻比较立体的神兽上,神兽的那种气势依然让笔者感到震撼。中心柱右面右边转角处的神兽的左侧,手臂粗壮结实有力的肌肉,和爪子上三根刚劲有力的爪趾,能感受到那倒勾的爪子锋利无比。中心柱右面右边转角处的神兽的左侧,脚上仅两根脚趾。三根爪趾、两根脚趾,这与同时期北齐墓葬壁画中描绘的神兽是一模一样的。三、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左壁上的神兽第九窟(大佛洞)中心柱的左右两壁上也开凿了佛像和神兽,佛像和头部和神兽大部分被盗凿,现在洞内见到的
5、佛像头部都不是原来的,而佛像下面的神兽大部分被盗凿和破坏。四、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右壁上的神兽开凿于北魏时期的河南巩义石窟寺,其中第一和第三石窟中的同类神兽在外表造型上每个都不一样,这与北齐响堂山石窟中的同类神兽造型一致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不同时代的演变?还是宗教文化上的转变?这些目前都不可而知。虽然巩义石窟寺雕刻的神兽没有响堂山的那么精美生动,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两个石窟的神兽属于同类。五、现存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的北响堂山石窟神兽芝加哥大学联合多家博物馆通过七年时间,借助最新的科技手段,用数字技术将屡经被盗的响堂山石窟复原完成。并在美国华盛顿著名的塞克勒美术馆展出,得以重现原貌。图中的这个摆放方
6、式写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内神兽原来的位置一样,都是处于佛像与佛像之间的间隔处。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内的神兽主要流失到美国的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其中最著名的是弗瑞尔美术馆收藏的几件神兽,据统计弗瑞尔美术馆前后共计购买了三次共六件神兽,应该是北响堂山石窟神兽收藏最多的一家博物馆。弗瑞尔美术馆隶属于史密森尼博物院,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弗瑞尔美术馆(TheFreerGalleryofArt)和赛克勒博物馆(TheArthurM.SacklerGallery)合称为“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位于国家大草坪中段的南边,独立大道以北(1050IndependenceAvenue)。这座艺术博物馆的
7、珍藏绝大多数是实业家弗瑞尔和医学家赛克勒捐赠的。两个馆的地下展厅有通道相连。下面这篇文章是从网上找到的,有关流失海外北齐响堂山神兽的一篇文章,我原文原图复制过来了。这五尊收藏于弗瑞尔美术馆的神兽,其中有四只可以肯定来自北响堂山第九窟(大佛洞)。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石窟始凿于北齐文宣帝高洋(550559在位)时,嗣后隋、唐乃至宋、明,都曾有小规模的增凿,但主要窟像均为北齐时雕造,代表了当时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响堂山石窟在1912洗劫,精美雕像被凿盗一空,不少雕刻精品散失在日本和欧美各国,现存者是1922年补入的近代作品。响堂山北齐石窟塔形窟中以北响堂第7窟(习称北洞)规模最大
8、,窟方形,每边各长约12米,窟高11.6米,雕刻也最为精美。可惜前廊已残毁,覆钵顶也仅留遗痕,但窟内雕刻较完整,在龛顶以上,还开有一排小龛,内雕佛像。左右两壁及后壁过洞两侧,排列着塔状小龛,龛柱多角形,有仰覆莲束腰,与窟外龛柱形制相仿,其下以跪状怪兽承仰莲为础。怪兽造型夸张,毛羽翘昂,肌肉凸出,钩爪有力,是威猛和力量的象征。这种兽面猿牙人身、肩生羽翼、三爪二趾、上身袒露、下身着犊鼻裤,有长尾,但双腿后侧还附有羽翎状尾两条,经常呈现的是飞奔疾走或游戏坐的姿态。传说畏兽是可以避凶邪的猛兽,其形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较为常见,常出现在墓志、墓室壁画、石棺床以及石窟中担当守护者。北京故宫博物院雕塑馆(慈宁宫展厅)里也展出过一件类似神兽,下面明确的标注了它出处一一河北邯郸北响堂石窟第九窟(大佛洞)内。从造型和尺寸上来看,这件应该就是出自于北响堂山石窟大佛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