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廷信《折桂令 忆别》散曲特点.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653250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廷信《折桂令 忆别》散曲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刘廷信《折桂令 忆别》散曲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刘廷信《折桂令 忆别》散曲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廷信《折桂令 忆别》散曲特点.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刘廷信折桂令忆别散曲特点折桂令忆别是刘廷信的一首散曲,题目为“忆别”。一、散曲特点1 .主题鲜明突出:这首曲子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描绘离别的痛苦和不舍。通过直接而深情的语言,作者成功地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苦涩。2 .刻画细致而章法灵活:这首曲子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如“别后虑更远,愁更添”这句,生动地描绘了离别后忧虑和悲伤的情绪。同时,这首曲子的章法也十分灵活,先以“月明风送”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再以“水远山遥”点出离别的距离之远,使整首曲子的情感得以层层推进。3 .表达感情深挚热烈:在折桂令忆别中,作者表达的感情深挚而热烈。如“纵有寒花寄远思,难禁那泪滴红纱”这句,将离别的痛

2、苦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4 .曲词活泼新鲜:刘廷信的散曲风格独特,语言活泼而富有新意。在这首曲子中,他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意象,如“泪滴红纱”、“寒花寄远思”等,使整个曲子显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二、曲子分析第一段:离别之痛“想天涯思君无限的凄凉,魂也迷途梦也颠狂”,曲子的开头就以直白的语言描绘出主人公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助。他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强烈的思念,那种痛苦和混乱,仿佛让人陷入了无尽的迷途。这一段通过直接的心理描绘,展现了离别的残酷和深度。第二段:别后忧虑“别后虑更远,愁更添”,在第一段的情感高潮之后,作者通过冷静的陈述,表达了离别后的忧虑和愁绪。他明确地描绘了离别后情感的增长和思绪

3、的深远,这种表述既体现了离别的痛苦,也展现了主人公对未来的忧虑。第三段:寒花寄思“纵有寒花寄远思,难禁那泪滴红纱”,这一段是全曲的高潮。作者以寒花比喻自己的思念,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深挂念。然而,即使有寒花寄去思念,也无法抑制自己泪流满面,这种强烈的情感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痛苦。第四段:重逢无望“空遗下这殷勤,银灯秋夜”,最后一段,作者描绘了离别后空虚寂寞的心情,以及对于重逢的无望。他通过描绘银灯秋夜的场景,展现了主人公对于无法重逢的无奈和失落。三、对比其他散曲特点与元代其他散曲相比,刘廷信的这首折桂令忆别具有更加深沉的情感和更细腻的心理描绘。他的散曲往往直抒胸臆,不做过多的修辞和装饰,这使得他的作品显得更加真实和深切。同时,他在描绘人物心理和情感时,也往往能抓住关键,用简洁的语言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此外,这首曲子的结构也较为独特。它没有过多的铺垫和转折,而是直接进入主题,通过层层推进的方式,将情感逐渐推向高潮。这种结构使得整个曲子显得紧凑而有力。总的来说,刘廷信的折桂令忆别以其真挚的情感、细腻的心理描绘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现了散曲的魅力和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古代文学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