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释放政策信号:信托非标业务真的要消亡了?.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504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释放政策信号:信托非标业务真的要消亡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释放政策信号:信托非标业务真的要消亡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释放政策信号:信托非标业务真的要消亡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释放政策信号:信托非标业务真的要消亡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释放政策信号:信托非标业务真的要消亡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释放政策信号:信托非标业务真的要消亡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释放政策信号:信托非标业务真的要消亡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释放政策信号:信托非标业务真的要消亡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释放政策信号:信托非标业务真的要消亡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释放政策信号:信托非标业务真的要消亡了?.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释放政策信号:信托非标业务真的要消亡了?今天,信托行业关注的一个消息是监管部门近日召开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被很多业内人士解读为释放出来对于信托行业当前业务开展的不利信号。我认识的一个信托公司的部门负责人,之前就一直对于信托业务的前景感到悲观,觉得平台与地产的融资业务已是明日黄花,但是转型又找不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在今天,他在微信里转我一个关于信托公司业务分类座谈会政策解读的文章,并且加上了一句“非标熄火了的点评。实际情况其实并不如此。对于信托业务的重新分类,早在上半年就有征求意见稿出来。征求稿确定了未来信托业务的分类标准,分为三种类型:1、资产管理类信托;2、资产服务类信托3、

2、公益/慈善信托。其中,资产管理类信托又细分为固定收益类资产管理信托、权益类资产管理信托、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管理信托与混合类资产管理信托。这种划分是根据信托投资的标的不同而进行的。资产管理类信托的划分,依照多部门联合颁布的“资管新规”来进行,与银行理财、证券资管等保持一致。信托作为最为灵活的特殊目的载体,除了可以用于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用途,监管部门将这些其他目的而设立的信托计划划分为资产服务信托与公益/慈善信托。从政策精神来看,这两类信托不受资管新规的约束,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不看作是一种金融工具。资产服务信托具体分为行政管理受托服务信托、资产证券化受托服务信托、风险处置受托

3、服务信托、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信托。当前信托公司开展的比较活跃的家族信托与保险金信托,属于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信托。而在此前,信托业务的分类有多个标准维度,相互交叉。根据信托计划的信托人是一个还是多个分为集合类信托与单一类信托;根据信托计划的财产类型不同,分为资金信托与财产权信托;根据信托计划的目的分为融资类信托与投资类信托、事务类信托与其他类信托。而在实践当中,业内人士通常根据信托公司在信托计划当中发挥的职能与承担的责任不同,将信托计划分为主动管理类信托和通道类信托。此次座谈会上,监管人士透露,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将正式出台,监管为信托公司原有存量业务设置了5年的过渡整改期。此外,业

4、务分类改革将通过差别化监管方式允许高评级信托公司开展创新业务,同时限制低评级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信托业务。与这一政策相匹配的是监管在研究推行信托公司分类监管。根据信托公司监管评级、资源禀赋、受托管理及风险抵御能力等的不同,对信托公司在业务范围、展业地域等方面进行差别化监管。信托公司被人为分出三六九等,这也是比较中国特色的地方了。同时,与会人士透露,未来融资类信托业务将保留一定比例,不会完全消亡。而在此前,由于新的信托分类标准中,没有融资类信托的这一项,有很多业内人士产生了“融资类信托将要退出历史舞台,非标业务将要消亡”的结论。从信托分类的新标准出台及此次座谈会透露的信息来看,信托公司的非标业务并未

5、受到完全限制,只不过换了一个名称而已。信托公司开展的非标业务,按照原先的分类,属于资金类信托。按照现在的分类则是属于资产管理类信托,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固定收益类资产管理类信托。作为类比,我们可以看到银行理财的投资范围当中同样包括非标准化产品。银行理财不能够直接发放贷款,开展非标准化产品投资,大多数投资还是选择信托作为通道。这一点,预计未来新的分类标准出台之后,也不会有大的改变。这两年,监管的政策导向是在推动非标转标。信托公司开展的非标业务,被视作是影子银行的一部分,而影子银行又被认为是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从信托业协会披露的行业数据来看。这几年信托行业整体的融资类信托规模在快速下降。截至2022

6、的6月末,融资类信托的规模为3.16万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减少9668亿元,同比下降23.4%,下降幅度不可谓不大。在推进非标转标的同时,监管层还在压降通道业务,其逻辑也是治理影子银行。通道业务是影子银行体系开展业务的必需品。作者一直以来的观点,信托公司非标业务的萎缩或者说是消亡,与其说是政策限制引起的,更不如说是信托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信托公司的非标业务,是以信托之名行银行信贷之实。而在中国已经有了强大的银行体系的情况下,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想要与商业银行开展竞争,难度极大,只能在细分的利基市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对于监管层而言,信托公司干的都是商业银行能够干的活,有了商业银行的存在,那

7、么信托公司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边际贡献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这也是理解这几年,监管推动非标转标的一种逻辑。而在此前,信托公司主要开展的非标业务就是为地方融资平台提供融资的政信业务和为房地产企业提供项目融资的地产业务。这两类业务的特点都是相对比较容易进行风险控制。政信业务依赖于对政府相关主体的信仰,地产业务依靠房地产这类比较容易处置变现的抵押品进行风险控制。这两类业务本身也是商业银行非常青睐的业务。信托公司之所以能够从商业银行的手中抢夺部分业务,原因有很多。与中国该时期特有的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对于商业银行的监管限制等有关。这种特殊的条件未来将不会再存在。这也使得信托公司必须要业务转型,从平台与地产向金融

8、高科技方向转型。而体现金融的技术含量的就是风险控制。然而,惯性如此强大,包括信托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都知道需要打造风险管理能力,提高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才有发展空间。但是没有几家机构真正下定决定进行转型。当然,除了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中国的信用环境比较恶劣,导致风险管理极具难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金融机构只在营销上与客户关系维护方面发力,不敢在硬核技术上发狠,这一点与中国实体领域的科技产业发展有点类似。这两年,很多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慈善信托等创新业务。这些创新业务即使能够取得一些进展,由于没有风险掌握风险管理的核心能力,也无法为信托公司提供护城河。这类业务有两种结局,要么是收入规模难起来,投入产出不划算,信托公司搞这些创新图个热闹,求得一个心理安慰。要么业务有前景,但是很快就引来多家信托公司参与竞争,内卷出现。从国外的经验来讲,美国CDO面向无评级或信用评级为垃圾级的中小企业发放大量贷款,为实体经济做出巨大贡献。这是CDO即使经历次贷危机,仍然受到政府重视,保持良好发展的态势。这个案例,可以为国内的信托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一个借鉴或经验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网络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