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632378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课题:3古诗两首教学望洞庭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品读诗句,体会意境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谈活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师生共同介绍洞庭湖。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

2、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句3、观察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景象?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师: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4、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教师范读课文二、精读会意读通课文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

3、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Ong、潭tdn、螺IU6、磨m6读懂课文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1)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J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2)教学“潭面无风镜未磨”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指导朗读:谁能美美地

4、把这两句诗读好?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3)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读好课文指导朗读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4)指导朗读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5)写话秋天的一个夜晚,假如你来到洞庭湖边,你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

5、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四、作业:1、用钢笔描红。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学反思:望洞庭这首诗歌。诗歌短小,却感情深刻。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反复引导学生朗读。在让学生听完老师的泛读之后,我就引导学生自由地读诗歌,读的过程中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接着指名几位学生朗读,然后再齐声朗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不是硬生生地要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是将画面和

6、朗读结合在一起,边看图边说说画面的景色,感受景色之后再通过朗读加深诗句的理解。在教学“潭面无风镜未磨”时,我引导学生先看图,然后语言启发,这湖面怎么样?(很平静),这平静的湖面就好像一一镜子,让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感受湖面像镜子。但是我顺势引导,这里的”未磨“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预习,知道指的是没有磨过的镜子。我顺势启发学生设疑。”为什么不直接说湖面像镜子,而要说湖面像未磨的镜子呢?于是我展示未磨的镜子,让学生从视觉角度感受镜子的暗淡,然后再出示湖面的画面,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两者的相似性,原来,没有太阳照耀下的湖面也是暗淡的,所以把湖面比作未磨的镜子。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

7、文,背诵诗文。2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 .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重点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准备:插图课前:提示地名、江名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1、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一杜甫月夜忆舍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一王安石泊船瓜洲2、同学们,其实李白生性喜爱明月,留下了许多与月有关的诗篇。(生

8、介绍:诗仙,为后人留下近100O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幼年李白古朗月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3、过渡语:诗人爱月,尤爱峨眉山月,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峨眉山月歌。读题。二、学习峨眉山月歌一)读通课文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2、师范度读,要求:正确、节奏3、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二)了解背景1、初次释题2、为何写“峨眉山月”盛唐时代,很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经历。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奔前程。李白二十五岁,他离开蜀地,开始了长期

9、的漫游生活。峨眉山,四川名山;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蜀地(今四川:李白的故乡)时的作品。三)读懂课文1、交流自学情况。(1)、诗句中你读懂了哪些?秋一一诗人远游是哪个时令?秋师点拨:我们在记叙描写时一般会先介绍时间、地点等;因诗歌压韵需要倒置句末。(秋、流、州)影一一指月影。半轮一一(看插图理解)半圆。上弦月或下弦月。思思念。(2)、不理解的地方?(3)、指导性交流重点:流一一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注意:只有顺流而行,才会有此感觉一一月影随波、月影随六船一一妙哉、乐事)夜发连夜出发。向一一(看插图理解)驶向。君一一对对方的尊称。“劝君更进一杯酒”、“君看一叶舟”。作者的友人。下一一

10、顺江而下。一、二句:教师言简意赅地提问:“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会想些三、四句从字面上看没有写月亮,你能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吗?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可设计填空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更不复可见,诗人触景生情,暗生思月怀乡之情,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四)品味诗境1、引导想象诗的意境。(1)想象诗人行船于平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2)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那么,诗人感到?(惆怅迷惘)再次

11、品题:峨眉山月歌。升华主题“暗生思月怀乡之情”、“思君/不见/下渝洲。”难怪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五)读好课文1、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看图有感情地朗读。峨眉/山月/半轮秋,(秋:暗衬月色之美),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读:惆怅)2、小组、男女生赛读3、练习背诵。三、延伸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晚年时,一位四川和尚要去长安,李白作了一首送行诗:“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末又说:“一振高

12、名满京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意思是劝蜀僧晏到长安以后,不要贪恋虚荣,还是早返故乡为好。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四、作业1、默写峨眉山月歌。溪3、完成补充习题第二题2、3;3、搜集写月的诗句秋月流向三峡(思念情)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学生自己用话描绘诗歌”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我在今后教学更需要注意的是,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炼,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太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