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视角下中国腐败犯罪的成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文化视角下中国腐败犯罪的成因.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法律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儒家文化视角下的中国腐败犯罪的成因学生姓名张小虎学号091110658指导老师杨春哲年级2009年春分校/学院洗水电大提交日期20交年5月10日内容摘要腐败犯罪的一个很重要的缘由.就是中国传统的懦家文化的影响.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对于人性本善的假定,导致监督理念的阙如:一是家国同构的理念,使法律的化,权力异化.腐败犯罪作为“中国特色”始终与中华民族相伴相随,王亚南先生静说,一部二十四史,实为一部贪污史。二十四史之后,情形依旧。尤其现今,腐败犯罪日益严峻。无怪乎,有的学者称“腐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商标,再过20年,假如腐败照旧大盘高企,牛市不衰,会成为从业者的一项权利”。为了
2、破解这个“史蒂芬斯”之迷,众多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是,诸多分析都有一严峻缺陷,即忽视r对被费孝通先生称为“乡土中国”的这个国度的关注,而一味的引用西方理论.要知道,腐败犯罪首先是一种社会现缴,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制度体系休戚相关。在没有探究这些之前,而去套用那些具有法治传统的西方国家的理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完全背离/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的原则。故本文将抛开西方的理论,只是从儒家文化这一角度来探讨腐败犯罪的缘由。共同构筑了“雄伟”的腐败之城,假如不以人性本善为假定,监督有效,那么不管如何用“情”,也谋不到利益,溢“情”者自然退却;假如没有人楮
3、文化,即使官员专权,那么也只限于小部分人群中,不至于泛滥成灾,遍及全国。由人情作为经线,专权作为纬线,编织成/官场文化之网俘获一批又一批曾经优秀的仃员曾有学者提出,中国贪官是中国文化的受杏者,虽有些偏颇,但也不无道理。纵观落马的贪官,大多是遵循这一路途,贫寒出身一T优异学子一一优秀青年一一鄙视腐败,抗拒人情一一人情俘虏一一大肆贪腐败一一最终落马。诚如鲁迅先生所言,“痛骂官吏的学生往往成为被学生痛骂的官吏。”儒家文化不消散,腐败犯罪在中国很难消退。关键词:腐败:犯罪:儒家文化一、概述从儒家文化提出分析1二、从儒家文化分析来分析1(一)对于人性本善的假定,导致监督理念的阙如2*3(二)家IS同构的
4、理念,以情为中心,狭使法律弱化,权力异化2三、结语参考文献4儒家文化视角下的中国腐败犯罪的成因腐败犯罪作为“中国特色”始终与中华民族相伴相随,王亚南先生曾说,一部二十四史,实为一部贪污史。二十四史之后,情形依旧。尤其现今,腐败犯罪日祜严峻。无怪乎,有的学者称“腐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商标,再过20年,假如腐败照I口大盘高企,牛市不衰,会成为从业者的一项权利”.为了破解这个“史蒂芬斯”之迷,众多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是,诸多分析都有一严峻缺陷,即忽视了对被费孝通先生称为“乡土中国”的这个国度的关注,而一味的引用西方理论.要知道,腐败犯罪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与一个
5、国家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制度体系休戚相关.在没有探究这些之前,而去套用那些具有法治传统的西方国家的理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完全背齿了详细问巡详细分析的原则。故本文将抛开西方的理论,只是从儒家文化这一角度来探讨腐败犯邪的缘由.儒家文化源远潦长,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其思想之深巡,内涵之丰富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对于它的发展历程并非本文所关注。本文所关注的是它那一套己被国人所内化的理论以及进而在此理论指导下的交往规则、行为方式、生活看法是怎样诱发腐败生成的?笔者拟从以卜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须要说明的是,由于儒家文化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本文为了论述清楚而将其分开,故确定会仃割裂之感而且在阐
6、述过程中也会存在不行避开的重合迹象,但这一无法弥补的缺陷只能遗一、对于人性本善的假定,导致监督理念的阙如“人性的认定是破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基本钥匙。1故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探讨都存在若对人性假定的现象。虽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科对人性的假定不尽相同,但大体上说,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以人性善为基础的,而西方则是以人性恶为依托,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争辩由来己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笔者以为,“至于人性本善或本恶的问题则完全无关紧要,因为两者都不对。人类面对的首先一超越一切道德之上一只有生存问题,为了这个目的一与其他物种样一任何手段都是允许的,”2这是社会科学的“公理”.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普遍相识到,
7、只有遵循某些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大家才能共同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生产、共同发展、共同华密,而伦理原则或道德规范都是利他的,那么如何使自私的人去实施利他的行为,以使人类有秩序的发展呢?关丁这个问巡,由于对人性的假定不同,从而得出了两种i!然不同的标准。“西方的意志自律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可以称之为感性自律”3,换句话说,西方主见法律规制,而我们中国则主见道德教化。卜.面就详细阐述一下如何从对人性假定的不同而导引出不同的自律标准,进而这个标准如何导致腐败的盛行。在儒家理论中最早提出性善论的是孔子,在孔了那里,其被人熟知的一句话是“性相近,习相远也”4,虽然这里的“性”是善还是恶,尚不明确。可是依据
8、他将“礼”的外在规范化为主体内在欲求的“仁”来看,孔子确定了作为个体感性存在的人具有内在的道德能动性.不然他为什么耍说,“我欲仁,斯仁至矣”?5明显,孔子是一特性善论者,之后,孟子又提出,人性本善,认为仁义礼智系源于心,人所共有。并认为人有四大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善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6孔孟之后,汉代是仲舒承维了孔孟,确定人性中有“善质”。宋明之后,儡教后人维承纲常名教,建构出更为缜密的性善理论。尽管程朱陆在本体论、方法论上有所歧见,但对于人性本善的观点则样认可。由于自信人性本善,即人类自身就有利他的基因,要使他们做出利他的行为来,只要加强自身内在的
9、修养就可以了,而不须耍外在的强制,即所谓“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而加强自身内在修养所需的工具就是四书五经。只要细致研读这些儒家经也,自然会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而衡量研读的成果也就是道德高尚的程度标准就是在科举考试的排名,以录用为底线,排名越高则代表内在修养越高,道德越高尚.假如这一逻辑链条就此终结,那么这与我国的腐败问题就会没有任何关联.可是,不幸的是,这里还有致命的一环即科举考试又是为选拔官员而设的,名次越高相对应授予的官职也就越高。这样,通过科举考试这媒介,把道德高尚的程度与官职的凹凸就紧密联系起来,而且两者呈正相关。既然吾是一道德高尚的人,自然就会做到大公无私,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10、,犯不若还费心费劲的来用法律、制度来监也可是,从我国“二十四史”作为一部“贪污史”的角色来看,这一逻辑推理是错误的.历史是最好的见证者,这一点我们无法否认。正如古德诺所说:“中国人的理论是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和善的,官员是从科举考试中选拔出来的,他们都熟读儒家伦理的经典,更被认为是道德品质极为出众的人,国家不须要用法律、监督机关来约束仃员们对权力的运用,与这种良好的愿望相反,中国始终是一个贪官污吏层出不穷的国家,几乎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7谈至此.或许很多人都会说,这只是古代中国的治国的理念,和现今有什么关系呢?本文不是在找寻现今腐败犯罪增生的缘由吗?是的,但是笔者前已论述,这种观念已经
11、变成基因世代相传,溶入我们的血液中,充满在我们的空气中。细致想一想,从一系列的反腐败的措施到贪仃的怦诲录,无不充斥若道第自律的影子。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印证。首先,建国后,党中心始终把官员的道德自律作为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毛主席贯重视思想道馅行为的导向作用,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注意思想教化,先后发动J整党的“Y反”“五反”、整风等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教化运动,批判贪图享受、官僚主义、追逐名利、铺张奢侈、贪污腐化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树立心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和廉沽奉公的作风。邓小平反笈强调要结合新的实际加强党风建设,复原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要充分发挥自身力气自我监督得江泽民指出
12、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都要坚固树立长期艰苦创业思想,都要自觉坚持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都要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决反对贪图享受、奢侈奢侈的不良作风。胡锦涛在6建立健全教化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B中强调要加强反腐倡廉教化,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从历代党中心的最高领导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他们仍认为每一个官员都是好的,只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腐败不攻自破。而从一些贪官的忏悔录中也可以看出,在这些官员的意识中,他们也认为只要加强了自身道德修养自己就不会族收,像胡长清说,“自己不学习,迷失了政治方向,忘了本,丢掉了艰苦
13、朴实的优良传统。”:王怀忠讲,“自己放松J世界观的改造,还是自己在变质,自己有邪。”:窑缓新称,“自己不讲政治原则,放弃思想改造,私心膨胀,贪欲不止。”其次,虽然目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监督体制,以期来监督官员,但监督机制无法真正发挥实效。建国后,为了惩治腐败,党中心及人大先后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g干部任用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等,同时建立了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特地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群众为基础的社会监督的监督体系。但结果如何呢?这些表面富丽堂室的法律、法规、监督机制只是花瓶而已,没有多大的好用价值。这一点可以从以卜.两个方面得到体
14、现。第一,大案要案急剧上升,表明监督机制的乏力。从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到成克杰案,从胡长清案到王怀忠案,再到陈乩宇案、郑筱英案,这些腐败案所涉及钱财数额之大、官员级别之裔,令人瞳R结舌。据有关资料显示,单就涉案的省部级官员,1998年1992年是5名,1993年1997年是7名,1998年2002年是22.名,2003年一2007年是32名,2009年仅一年就有17位副部级高官落马。中国官场历来上行卜.效,涉案的省部级官员增长速度尚且如此,那么局厅级、县处级的增长速度就自不待言了。其次,从贪官的“豪言壮语”中,体现监督机制的虚设。成克杰号称自己是“壮王”:慕绥新说,“我当了市长后,没人管,成了党
15、内个体户,假如有人常常管我,不至于走到今日。”:王怀忠在任阜阳地委书记时就把自觉视为权利至高无上的皇帝,他说,按阜阳的1300万人口计算,他就是世界上第58位总统,并称“阜阳是我王家的天下。”安徽省六安市原副市长姜伟认为权力过大而监督乏力是导致自己腐败的玳要缘由。他说,在任县委书记时,县委书记权力很大,而受到监督制约却很小,在县级,同级纪委是监督不了县委书记的,是看得见管不言,而上级纪委又离得远,是管得若看不见,县委书记处在监督真空中,权力运用得当与否,全凭个人的党性修养。从这上至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下至县委书记的“现身说法”,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在活生生的官场中,监督无立足之地。回过头来再看一卜.
16、西方人性本恶的发展凯迹,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的奥古斯丁、阿金那,再到近代的马基雅佛利、霍布斯、休谟、康德,还有黑格尔等等。这些西方的思想大牌几乎都确定人性本恶。而更重要的是具有普世性质的基督教教义,也是以人性本恶作为动身点绽开它的道诬说教的。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人性本恶这基督教的教义,比其他的教义说人性本善i超些,因此,应当依据这一教义的哲学上说明来把握它,人作为精神是一种自由的本质,他具有不受自然冲动所规定的地位,所以处于干脆的无教养的状态中的人,是处于其所不应处的状态中,而I1.必定从这种状态解放出来。原罪说就具有这种意义,否则基督教就不成其为自由的宗教了。8既然人性本恶,那么,怎么样才能使人具有独立于人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存在的“善”呢?依靠自身感悟是不行的,能够依靠的只有是外部的监督,从而发展出了法治。仅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