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幻灯片..ppt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628770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幻灯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幻灯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幻灯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幻灯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幻灯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幻灯片..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幻灯片..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幻灯片..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幻灯片..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幻灯片..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幻灯片..ppt(3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概概 述述1部部 位位目目 的的护护 理理234 脑室穿刺是指在头颅额部钻孔或锥孔,将硅胶引流管置于脑室额角,脑脊液或血液经引流管流出,以缓解颅内压增高的应急性手术。脑室穿刺脑室穿刺概概 述述1 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部部 位位2标记额部距眉间标记额部距眉间7-9cm旁开中线旁开中线2.5cm的的A点为点为脑室外引流穿刺点,脑室外引流穿刺点,旁开中线旁开中线3.5-4.5cm的的B-C点之间点之间为基底节区血肿腔穿刺点。为基底节区血肿腔穿刺点。标记基底节血肿在颞部的标记基底节血肿在颞部的体表投影,体表投影,O点为中心点标点为中心点标记自穿刺点至血肿前后壁记自穿刺点至血肿前后壁及中心的

2、范围线,用以术及中心的范围线,用以术中判断穿刺方向。由于基中判断穿刺方向。由于基底节区血肿中心和脑室额底节区血肿中心和脑室额角多在同一冠状面上,因角多在同一冠状面上,因此实际穿刺过程中指向此实际穿刺过程中指向双侧外耳道的假想连线双侧外耳道的假想连线即可。即可。标线消毒铺单后状态标线消毒铺单后状态 以以4mm电钻钻颅过程电钻钻颅过程置入引流管后可见暗置入引流管后可见暗红色液态血肿抽出红色液态血肿抽出估计血肿量的估计血肿量的1/3,即,即15ml液态血肿被抽出液态血肿被抽出 患者引流过程中患者引流过程中(拔管前,可见引(拔管前,可见引流液明显清晰)流液明显清晰)拔管后可见额部发际拔管后可见额部发际

3、内内3个缝合一针的创口个缝合一针的创口 1.常用于脑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颅内压的监护。2.脑室持续引流可有效地缓解颅内高压,改善病情。目目 的的3护护 理理4(1)常规术前备皮:包括备皮、药物过敏试验等。(2)心理准备: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了解,对手术有恐惧感,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疾病的性质及危害性,手术的必要性,使患者对手术有一定的信任和安全感。同时要向患者家属说明手术的危险及预后,使之主动配合我们的治疗。术前准备及护理术前准备及护理(3)协助医师进行操作,患者仰卧,固定患者头部,躁动患者约束上下肢。(4)穿刺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头痛、呕吐情况及神志、瞳孔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手术抢

4、救。术前准备及护理术前准备及护理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c c脑室引流高度脑室引流高度b b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a a观察引流物性状观察引流物性状d d拔管护理拔管护理f f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保持引流管的通畅e e(1)休息:患者绝对卧床,床头抬高1530,便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及减轻脑水肿。(2)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及病情变化,每小时测量并记录一次,注意肢体活动情况,如发现颅内压继续增高,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或适当将引流袋高度降低,若患者病情有异常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术后护理术后护理 (3)引流管的位置:严格保持引流袋

5、无菌,引流袋悬挂于床头,高于脑室1015 cm处或遵医嘱,切不可随意移动引流袋的高度,位置过高影响脑脊液引流,使颅内压增高,过低使脑脊液流失,导致颅内压低。(4)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其要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放低。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过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应避免牵拉引

6、流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且通知医生。(6)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浑浊,呈毛玻璃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现。(7)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注意

7、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8)脑室持续引流中的故障处理 a 防止引流管曲折,护士应随时检查并保持引流管位置正确,尤其在翻身或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后均应仔细检查,如发现曲折应及时纠正。b 防止引流管阻塞,若引流管被血凝块或沉淀物阻塞,应用双手顺行捏挤至引流管通畅。c 防止引流管脱出是脑室引流成功的关键,对于清醒者应向其解释与指导取得主动合作,对于意识障碍者可用布制约束带在其胸部或四肢适当加以约束。引流管穿出头皮堵塞处要用缝线固定12针且松紧适宜,过紧会影响引流,过松则易脱出。局部覆盖的敷料也应用胶布牢靠固定,勿将引流管固定在床头,以免头部转动时引流管拔出。一旦引流管脱出切

8、不可将其插回脑室内,应立即用无菌敷料覆盖创口并协助医生处理。若为连接管接头处脱开,应及时关闭引流管上端,在无菌操作下迅速更换一套脑室引流装置。(9)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此时脑水肿期已过,颅内压开始逐渐降低。拔管前一天应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有否颅内压再升高的表现。若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袋或开放夹闭的引流管,并告知医师。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引起感染。拔管后,切口处若有脑脊液漏出,也应告知医师妥为处理,以免引起颅内感染。(一)颅内感染 很少发生,可因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穿刺器械及引

9、流装置消毒不严、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感染,持续引流时间过长等引起。预防措施预防措施(1)保持病室清洁,定时消毒,最好将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2)进行各种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要求,整个引流系统应保持密闭和无菌,不可任意拆卸或在引流袋上穿刺,引流袋每天更换一次。(3)预防脑脊液倒流,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紧引流管,引流袋应悬挂于床头,不可过高或过低,引流不畅时,及时查清原因并通知医生。(4)引流管周围敷料应保持干燥无菌,如敷料被湿透,应查明原因及时更换。(5)引流期间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引流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57天,如引流超期应更换穿刺部位(6)严密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神经系统变化,观察脑脊液的颜色和

10、量,注意脑脊液有无浑浊、沉淀,及时送检。如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等颅内感染征象时,及时通知医师,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患者高热时,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寒战时予以保温(预防烫伤)。此时患者消耗大,应给予高营养、高热量(3 kcal/d)、易消化饮食,抽搐时应用抗癫痫药物。(二)脑疝 发生原因 因引流袋位置过低或变化体位时,接头脱落,使脑脊液流出过多、过快,颅内压力突然降低,引起脑脊液动力浮上的巨大变化,使脑干上移而发生小脑疝;也可因引流不畅,高颅压得不到纠正,而发生枕骨大孔疝。预防措施预防措施(1)调节引流袋的高度,使颅内压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第1天应保持颅内压不

11、低于原高压水平的30%50%,以后逐渐降至100150 mm H2O,一般引流袋波动柱上口距脑室水平的高度应在20 cm左右。(2)更换引流袋和调节引流袋高度时,应避免大幅度升降。(3)保持引流管通畅,勿使引流管受压、曲折,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可按下列方法:有无自流现象;脉搏性波动随着脉搏的跳动,液面可上下波动2 mm左右,呼吸性波动每34 s一次;将引流袋放低,看是否有脑脊液流出,再将引流袋提高,液面将恢复原位;捏一下引流管,将波动柱内的脑脊液引出后,看波动柱内的液面是否恢复原位,如引流管不畅,而外接管正常,可能是颅内部分阻塞或脱出脑室,立即通知医师。(三)颅内出血发生原因 穿刺不力,穿刺针

12、固定不牢,在颅内活动引起脑组织脉络丛血管损伤而导致脑室内出血,或因颅内压降得过低,脑组织塌陷,使桥静脉撕裂,造成硬膜下血肿。预防及护理措施预防及护理措施(1)引流管位置要妥善固定,预防脱落,对儿童及躁动患者应加强头部及引流系统的固定和保护,防止坠床;变换体位时,头部和引流管的方向保持一致,以免引起脑组织和血管损伤而出血。(2)做好颅内压监护,预防低颅压,观察脑脊液的颜色和量,若出现大量鲜红色脑脊液,可能为脑室出血,应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用止血药;同时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防止有大量出血形成血肿,引起脑疝,必要时立即复查CT并做好清除血肿的准备。(四)气颅 气颅原因:治疗脑室内出血有时需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当双侧引流装置压力不平衡时,空气可由引流管进入脑室,形成气颅。引流护理中应加强对两侧引流管液面情况的观察,最好采用两侧引流管交替开放的办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