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城市书房功能提升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城市书房功能提升的调研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市城市书房功能提升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市布局建设了一批标准化、规范化城市书房,有效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阵地,但在精准服务、市场化运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区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市委政研室围绕提升城市书房功能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对策建议。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市自2017年起实施城市书房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投用城市书房205座,其中城市区141座、县城64座、总数居全国前列,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藏书107万余册,阅览座席9000余个,持证读者29.7万人,形成了城市区15分钟阅读文化圈,但在运营服务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2、(一)提供阅读服务不精准。一是图书更新不及时。新书供应少,满足不了读者需求,尽管每年市财政拨付120万元图书更新费用,但分摊到200多个书房后,数量十分有限;图书流转慢,城市书房与市图书馆间图书流转较少,仅靠读者自然流转,市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利用不充分。济南市整合市内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打破了不同行政体制下图书流通的壁垒,实现了图书资源的通借通还。二是差异化精准供给不足。对读者需求仅依靠馆情分析仪排行榜数据和意见簿,难以精准掌握读者需求;图书资源配置不精准,没有因地制宜结合书房周边人群特点,针对性地提供图书。上海市探索图书馆+书店模式,读者可在新华书店内,将选中的书籍经书店工作人
3、员当场制作成图书馆馆藏书籍借阅,实现了你看书、我买单。三是开放时间不够灵活。虽然我市城市书房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12小时,但存在开放时间与读者阅读时间错位的现象,有效服务时间少。四是服务形式单一。以传统的借阅模式为主,读者只能在城市书房开放时间借书还书,且每人每次最多可借5本。杭州市通过城市大脑APP、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或支付宝搜索一键借阅,即可在线完成借书、还书、续借等服务;东莞市实施我+书房家庭图书馆项目,参与者最多可借100册图书,并可通过手机平台转借给亲朋好友。(二)开展交流互动不充分。我市城市书房功能单一,存在阅读推广、学习交流等活动开展质量不高的问题,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是阅读
4、推广水平有待提升。在推广手段上,有的仅以临时悬挂横幅、张贴海报等形式宣传,覆盖面小,群众知晓率低;在推广内容上,多以发布阅读倡议、传播阅读理念为主,深层次的图书推介、主题讲座等活动开展少。温州市城市书房邀请专业讲师举办国学专题讲座,开展诵读听悟系列活动,深度推广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其他文化活动开展少。活动局限于文化沙龙、亲子手工、书画展览等方面,与读者沟通互动不足,对读者吸引力不够强,参与体验不够好。三是活动系统性连贯性不强。没有建立有效的文化活动策划、推进工作机制,临时性安排多、随意性大,没有很好的工作规划和系统安排,存在流于形式、急于完成任务的情况。温州市坚持多年发布全民阅读情况调查报告,连
5、续举办7届全民阅读节,广泛开展朗读温州、亲子阅读推广计划等系列活动,打造了读书联盟等一批创新性阅读品牌。(三)与社区公共服务结合不紧密。城市书房与社区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程度低、提供嵌入式服务少,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一是资源整合不充分。城市书房与所在社区的文化合作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图书室等平台载体和社区志愿者、舞蹈协会、书法协会等文化工作队伍之间沟通交流少、各自为战,尚未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合力。深圳市城市书房依托志愿者、社区义工等,通过线上点单对接社区居民需求,开展涵盖经典赏析、艺术普及等主题的读者之家”进社区活动,以零距离服务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二是服务衔接不紧密。与社区养老、托幼
6、等公共服务有效结合不足,老人和孩子缺乏休闲场所与城市书房利用不充分问题并存。淄博市城市书房平时开设四点半课堂,假期开设阅读、美术、音乐等公益课堂,解决了孩子们放学时段和假期无人看管的问题,在外来务工人员多的社区,延长营业时间至晚上9点,解决了晚上无人照看孩子的难题。(四)市场化运营不到位。虽然在城市书房建设上与企业、商场、学校、社区等以直接投资或免费提供场地的方式开展了合作共建,但在后期运营管理方面市场化手段不多,减轻政府投入压力的成效还不明显。一些县区在城市书房尝试植入商业业态,但主要是投放充电宝、自助售卖机等服务,运营模式单一,尚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温州市城市书房先后推出城市书
7、房+书店、城市书房+文化礼堂、城市书房+酒店、城市书房+咖啡店等建设运营模式,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城市书房占比达89.8%,并通过将图书物流服务整体外包、成立图书馆发展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等方式,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二、对策建议(一)精准对接读者,满足多样化需求。促进图书资源更新,整合全市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高校图书馆等图书资源,打破图书资源流通壁垒。提供差异化精准图书供给,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做法,建立需求与资源精准对接机制,方便快捷满足群众阅读需求;立足城市书房所在区域特点,突出专题性图书资源配置,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阅读服务。优化开放时间,将“无人值守和有人管理等方式结合起来,加强错时开放、延时开放
8、,增加有效服务时间。创新借阅模式,搭建查询、借阅、归还一体化的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应用等线上服务平台,使图书馆的离馆服务成为现实。(二)创新活动载体,加强交流互动。提高策划水平,不断丰富文化交流活动形式与内容。提升阅读推广水平,依托城市书房组织开展系统、连贯的主题读书日、经典诵读等阅读活动,持续打造书香洛阳品牌。广泛开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性文化交流活动,增加大师课、公益音乐会、艺术沙龙、手工艺作坊等活动内容,使城市书房在特定时段变身为展览厅、报告厅、多功能活动室,拓展文化交流载体平台功能。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城市书房工作人员培训,建立完善以服务效能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激励机制,促进能
9、力素质提升;建立人才资源库和阅读推广人队伍,提升策划、组织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三)实施嵌入式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有效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和平台,创新文化服务形式,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积极推进城市书房嵌入社区文化服务,与社区养老、托幼、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鼓励城市书房深入对接社区居民需求,联合社区文化服务力量,打造特色服务品牌,特别是针对一老一小人群,在放学时段和节假日,开展非遗传承、亲子阅读、手工制作、公益课堂、健康养生讲座等活动,让城市书房成为有内涵、有温度的文化服务阵地。(四)强化市场化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推动城市书房平衡收支、实现健康发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确保城市书房的公益性和正确导向,保障基本投入足额稳定。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书房运行管理的支持政策,探索成立发展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拓宽资金来源;鼓励引进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公司参与城市书房运营,丰富商业业态;加强与读书会、教育培训机构、文化社团等社会组织的合作,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城市书房运营,降低政府后期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