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a-4刖S1第一章总体要求3(一)指导思想3(二)基本原则3(三)主要目标4第二章主要任务5(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5(二)强化绿色技术创新8(三)推动能源低碳利用9(四)加快资源循环利用10(五)数字赋能行业降碳12(六)建设绿色制造体系13(七)扩大国际交流合作13第三章保障措施14(一)加大政策激励14(二)完善市场机制14(三)强化金融支持15(四)开展能力建设15(五)加强宣传培训16第四章组织实施16(一)加强组织领导16(二)强化责任落实16(三)严格评估考核17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
2、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碳排放的重点行业。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是国家碳达峰“1+N”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业整体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影响。“十三五”以来,福建省有色金属行业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行业规模稳步扩大,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从2015年的40.9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74.0万吨,累计增长80.8%。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电解铝产能从15万吨压减到7.5万吨,累计下降50%,电解铝产量从2015年的13.5万吨压减到2020年的7.1万吨,累计下降48.0%。能效水平持续提
3、升,电解铝能耗逐年下降、精铜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过去五年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为实现碳达峰打下较好基础。展望未来,我国铝冶炼、铜冶炼产能的高速增长趋势难以为继,同时锂电池正极材料、稀土新材料需求日益增大,有色金属行业正从高增长阶段进入产业结构深度调整阶段。福建省有色金属行业面临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下游精深加工、发展高端产品的重要任务。实现碳达峰一方面为福建省有色金属行业带来新挑战,另一方面也通过拉动新能源、储能、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为做大做强创造了新机遇。为切实做好碳达峰工作,推动全省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
4、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等精神编制本实施方案。方案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与组织实施4个部分,作为指导全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的行动纲领。第一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
5、察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围绕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总体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绿色技术创新,推动能源低碳利用,加快资源循环利用,数字赋能行业减碳,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为着力点,发挥区位优势,保障内外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积极构建有色金属产业新发展格局。(二)基本原则坚持双轮驱动。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完善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多措并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持技术创新。加强技术
6、研发投入,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应用,做大做强下游精深加工环节,开发高端产品,实施有色金属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坚持系统观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先立后破,推动绿色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坚持内外畅通。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原材料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构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有色金属产业新发展格局。(三)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品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铜冶炼、铝冶炼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重点品种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行业数字化转型取
7、得明显进展。“十五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用能结构大幅改善,行业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进一步提高,产品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有色金属产业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产品能效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再生有色金属利用量占比明显提高。确保2030年前实现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达峰。第二章主要任务(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冶炼产能规模。严格控制电解铝违规新增产能。防范铜冶炼产能无序扩张,着眼保障当地铜原料需求,鼓励利用境外粗铜原料,适度扩大铜冶炼产能。强化工业硅行业政策引导,促进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稳定鸨冶炼产能规模,防范产能过剩。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突破现有稀土资源约束,进一步扩大稀土产业规模
8、。积极发展锂钻锲等新能源材料产业,鼓励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逐步建立与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相适应的产能产量管理机制。(省工信厅、发改委,生态环境厅)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新建和改扩建冶炼项目严格落实项目备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等政策规定,需实施产能置换的必须按照相关政策执行,符合行业规范条件、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清洁运输、污染物区域削减措施等要求,满足规定的超低排放、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煤炭减量替代等要求。强化碳减排导向,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环保绩效差、能效水平低、工艺落后的产能依法依规加快退出。(省工信厅、发改委,生态环境厅)做
9、大做强下游精深加工。铜:围绕输配电、水暖卫浴、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等下游应用,巩固扩大传统铜加工产业规模,围绕5G通信配件、物联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和军工行业,加快发展高精铜板带、铜箔(电解和压延铜箔)、电磁线、超细微线等高附加值铜材。铝:发展家装建材、电工电气、轻量化车厢用和电子工业用高附加值铝型材、高精度铝板带箔材。工业硅:重点发展工业硅下游含氟高端化学品、高纯电子化学品、含氟新材料、白炭黑等新材料。鸽:发展高性能硬质合金、硬质合金刀片及整体工具、非标异形件、盾构齿、硬面材料、耐磨零件以及配套工具等鸨精密硬质合金深加工及应用制品。稀土:巩固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永磁电机产品竞争优势
10、,扩大稀土储能、储氢材料及其应用产业,加强稀土光电材料、催化材料、膜材料和高纯稀土及合金靶材新材料的培育和产业化。电池正极材料:壮大钻酸锂、三元材料、前驱体、镒酸锂、磷酸铁锂、高锲材料、NCA等全系列能源新材料产业规模,丰富新能源材料品种,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材料先进制造业中心。稀贵金属:大力发展贵金属首饰和投资品、电接触材料、贵金属化工材料、催化功能材料、抗菌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丰富稀贵金属深加工产品,延伸稀贵金属产业链。(省工信厅、发改委)强化市场竞争主体。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挥行业低碳引领作用,铜领域以紫金矿业、中铜东南铜业为核心,围绕上杭铜工业园和宁德铜产业基地建设,抓住新能
11、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契机,通过延链补链,构建上下游一体化产业生态,推进紫金铜矿智慧矿山建设、铜精矿混矿保税试点、铜渣综合利用与贵金属回收等项目,积极探索铜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模式。铝领域围绕南平铝业、中铝瑞闽等企业,积极发展轻量化车厢用和电子工业用高附加值铝型材、高精度铝板带箔材等产品,打造福州铝板带、南平高端铝材、三明将乐半固态铝合金压铸等铝加工产业集群。鸨、稀土和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以厦门鸨业为核心,围绕厦门硬质合金工业园和厦门电机产业园建设,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做专做精中小企业,提高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围绕下游精深加工,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加强上下游产业
12、生态建设,提升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水平。(省工信厅、发改委)推进产业协同耦合。鼓励原生与再生、冶炼与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减少中间产品物流运输、共用园区或电厂蒸汽等,建立有利于碳减排的协同发展模式,降低总体碳排放。支持有色金属、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行业间耦合发展,加强产业链跨地区协同布局,构建以有色金属初加工产业为基础、精深加工产业为主导的有色金属产业体系,推动形成有色金属原材料一初加工一精深加工制品一下游应用一回收再生的循环性发展模式。(盾工信厅、发改委,生态环境厅)专栏1低碳零碳有色金属园区示范工程提高园区能源利用效率和非化石能源使用占比。按照“一园一策”原则,开展低碳
13、零碳有色金属产业园区示范建设,提高园区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建设智能微电网,开展虚拟电厂等电力需求侧管理,改善生产工艺,改进设备使用,加快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化改造,降低园区工业碳排放水平,建设低碳零碳园区。全面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发展铜、铝、铐、稀土深加工产品和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加快发展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再生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遴选一批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带动全省有色金属工业园区优化产业链和生产组织模式,通过建立企业间、产业间相互衔接、相互耦合、相互共生的低碳产业链,加强能源、土地、水等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废水循环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实现园区低碳循环发展。推
14、进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强化清洁生产改造等措施,严格污染物排放治理,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三废”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建设1-2家低碳零碳有色金属园区。(二)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加强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研发铜火法冶炼中低温余热利用、铝冶炼电解槽余热回收利用、离子型稀土矿绿色高效浸萃一体化、环保无氟电镀液等共性关键技术。加强废旧有色金属净化技术研发,加强铝合金熔体中氢、钠、钾、锂、钙等轻金属及非金属的杂质净化技术研发,不断提升废铝、废铜预处理、熔炼和精炼过程中除杂技术水平。开展铝灰无害化处理技术研发攻关。围绕金属颗粒物、气态汞、硫氧化物及氟化物等重点大气污染物突破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
15、治理全流程关键技术,形成创新技术集成示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联合开展低碳技术创新和国际技术合作交流。推广绿色低碳技术。重点推广铝电解能源管理、铜铳连续吹炼、全石墨阴极、电解铝整流系统等节能低碳技术。加快采矿智能化、电气化、绿色化技术的研发推广,加快研究地下开采有色金属矿实现大规模高效益低成本“自然崩落法”采矿。(省科技厅、发改委、工信厅、生态环境厅)(三)推动能源低碳利用大幅提升清洁能源使用占比。利用电解铝、工业硅等有色金属生产用电量大、负荷稳定等特点,支持企业参与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微电网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园区开展新能源电力专线供电,提高消纳能力。鼓励和引导有色金属企业通过绿
16、色电力交易、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等方式积极消纳可再生能源。推进有色金属行业燃煤窑炉以电代煤,提升用能电气化水平。利用企业厂房及周边环境,建设分布式风、光电站,配合储能技术,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优化能源结构,在企业和园区内逐步引进电动、氢能运输车辆,推行物料低碳运输。支持企业参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储能系统开发建设。2030年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30%以上。(省发改委、工信厅、生态环境厅)加快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对能效低于行业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加快节能降碳、提质增效改造,未能按期完成改造升级活动项目坚决予以淘汰退出。鼓励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开展节能降碳示范性改造,开展重点设备能效提升工程,提升重点设备能效水平。发布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引导企业对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