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3年粮油生产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23年粮油生产工作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2023年粮油生产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粮油生产决策部署,提高粮油单产水平,提高粮油产能和供给能力。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主要目标粮食播种面积4157万亩,粮食目标产量(参考性指标)1095万吨,力争单产提升2%;大豆播种面积355万亩,其中,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20万亩;油料播种面积907万亩,其中油菜播种面积837万亩,花生、紫苏等其他油料作物70万亩;油茶种植面积392.3万亩,年产油茶籽16.74万吨。二、重点工作及举措(一)推进粮食单产提升工程1 .持续开展党政领办示范。市(州)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农业农村部门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分
2、管领导领办示范面积不少于IoOo亩,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乡镇班子成员领办示范田面积一般不少于500亩,全省领办示范田500万亩以上,示范点单产高于前三年平均水平10%以上,12月分作物对全省党政领办示范点单产提升水平进行排名通报。2 .持续开展技术包片指导。继续推进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引导粮油专家和农技人员“揭榜挂帅”,从事粮油生产的高级职称、中级职称、中级以下职称人员分别示范指导不低于100O亩、500亩、300亩,辐射带动不低于IoOOo亩、5000亩、3000亩,实现粮油生产技术指导全覆盖。充分发挥省级粮油专家团队农技推广支撑作用,分区域、分作物制定粮油作物生产技术指导
3、计划,将指导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具体措施、具体月份、具体区域。3 .大力推动重点项目实施。在播州、织金、长顺等79个县实施耕地轮作项目260万亩。依托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开展粮油作物高产示范创建,全力打造一批“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高产示范区。大力推广“玉+”间套作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推广“玉米+大豆”“玉米+马铃薯”“玉米+花生”等“粮+粮油”模式;“玉米+魔芋”“玉米+中药材”“玉米+牛腿南瓜”等“粮+经”模式。在桐梓、石阡、大方等70个县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20万亩,重点推广“3+2”“4+2”模式。其中耕作条件较好、适宜机械耕作、品种选择较广区域可以
4、推广“4+2”模式。在适宜地区探索马铃薯、油菜与大豆玉米轮套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稳粮扩豆。(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农科院、贵州大学、省气象局、中国银保监会贵州监管局,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4 .强化防灾减灾。每周发布农业气象简报1期,分作物、分区域、分时段细化灾害应对措施,发布技术方案。开展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苗情长势遥感监测攻关,及时准确掌握苗情长势,精准指导施肥、病虫害防控、中耕除草等农技措施。3月底前与省财政厅、保险公司开展会商,积极推动粮油作物保险提高覆盖面,开发完全成本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新险种,最大程度降低农户损失。积极协调保险机构,从简从快从优开展
5、灾后赔付。在遵义、铜仁、黔东南等粮食作物示范区建立省级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60个以上,推广生物防治、药剂拌种等绿色防控技术面积1500万亩以上。力争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2%以上、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2%以上。(二)推进油料产能提升工程5 .强化在田油菜灾害防御。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查苗情、查堵情、查虫情,在黔南、铜仁、遵义、黔东南等部分干旱持续区域,广辟水源,增加蓄水及时灌水抗旱。采取叶面喷施黄腐酸、苯肽胺酸、水溶性钾等抗旱保水剂,结合喷施碧护、碧益等生长调节剂,增强油菜植株抗旱能力。在毕节、安顺、六盘水、黔西南等可能发生急剧降温的地区,通过行间覆盖秸秆、增施
6、有机肥等方式,指导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在黔东南、黔南等降水较多可能面临旱涝急转区域,抢晴清沟理墙,确保雨止田干、沟无积水,促进根系生长。6 .加强油菜田间管理。蕾苔期、初花期针对长势较差、后期易早衰的油菜,及时补施苔肥(氮肥、复合肥等)促壮。开展油菜生产“一促四防”,增施硼肥、磷酸二氢钾、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防花而不实、防早衰、防菌核病、防高温逼熟,增加角果数和千粒重。花期和结荚期重点开展病虫害防治,做好奸虫、菌核病、霜霉病等病虫害监测,采取无人机、大型植保机等方式开展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成熟期及时指导农户科学采收油菜籽。提前摸清本地区收获、脱粒、烘干设备情况,做好适用机具准备
7、,采取机械化分段或联合收获前喷施催熟剂等方式,降低收获损失率。7 .加强产销衔接。及时发布菜籽油产销信息,引导油菜加工企业与遵义、铜仁、黔南等主产区直接对接,保障油菜籽销售顺利。8 .适度发展花生、紫苏等油料。在铜仁、黔东南等传统种植区域,重点推广花生耕、种、收机械化、标准化、轻简化生产。开展花生单粒精播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黔花5号、黔花红1号等品种,因地制宜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搭配养分。适度发展紫苏等特色油料。9 .扩大油茶、山桐子种植。重点在黔东南、黔南等地利用低效人工商品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等非耕地国土资源,扩大山桐子、油茶种植面积。重点在铜仁、黔东南、毕节等地采取带状更新、块状更新和
8、疏伐、嫁接、劣株换种等方式对木本油料低效林进行改造。2023年,新增油茶种植面积23.2万亩、改培37.6万亩;新增山桐子种植面积20万亩;改造核桃面积30万亩。(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气象局、省农科院、贵州大学,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三)推进种子种苗提升工程10 .推广优质良种。玉米在东部海拔1500米以下区域主推亩产580公斤以上,抗穗腐病和纹枯病的新中玉801、和玉808等系列品种;在西部海拔1900米以下区域主推亩产590公斤以上,抗灰斑病、丝黑穗病和穗腐病的金都玉808、惠农单15等系列品种;在西部海拔1900米以上区域主
9、推亩产600公斤以上,抗丝黑穗病、灰斑病和穗腐病的西抗18、贵卓玉号等系列品种;马铃薯冬作区主推亩产1400公斤以上,抗疮痂病的费乌瑞它、中薯3号等系列品种;春作区主推亩产1700公以上,抗晚疫病的威芋5号、黔芋8号等系列品种。高粱在遵义、毕节等主产区主推亩产340公斤以上,抗紫斑病、矮化、宜机化的红缨子、红珍珠品种。水稻在海拔I100米以下区域主推亩产580公斤以上,抗稻瘟病的宜香优2115、渝香203等系列品种,在海拔IlOo米以上区域主推亩产540公斤以上,抗稻瘟病的香早优2017、泰优390等系列品种;在惠水、平坝、湄潭、榕江等34个县开展水稻集约化育苗示范,推广水稻钵盘育秧、毯状育秧
10、和无纺布钵苗育秧技术,实现集约化育苗40亿株以上,示范面积40万亩以oIL强化基地建设。稳步扩大岑巩制种基地面积,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基地产能,完成水稻制种3.8万亩。强化长顺制种基地田间管理,提升苗势,加强隔离,开沟排渍,确保1.85万亩油菜制种收储。完成仁怀高粱制种面积L5万亩以上,年产种375万公斤以上。推进威宁马铃薯种薯基地建设,建成原种扩繁基地4000亩、一级种薯扩繁基地1.6万亩。12 .推进品种更新。各市(州)于2月底前发布本区域主推品种310个,开展展示示范、看禾选种;10月底前完成品种筛选和展示评价,筛选优于现有主推品种的新品种2个以上;12月底前发布下一年度主推品种,完成20
11、%的主推品种更新。13 .开展良种攻关。省级牵头实施联合攻关,省水稻研究所与岑巩兆丰公司开展水稻高繁制种与新组合选育;贵州大学与金黔农业公司开展高产、抗病、宜机玉米新品种选育;遵义市农科院与茅台红缨子公司开展酒用高粱矮化新品种选育;安顺市农科院开展耐荫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选育。相关研究于9月底完成年度选育任务,11月开展南繁。省油菜研究所与禾睦福公司开展高密角油菜新品种选育,5月底完成年度选育任务,6月开展夏繁。12月底选育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12个以上,进入区域试验或品种登记试验。(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科院、贵州大学、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四)推
12、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工程14 .扶持种粮家庭农场。积极探索种粮补贴等政策向种粮家庭农场倾斜,力争今年种粮家庭农场达7300家。将符合条件的粮油规模经营户全部纳入名录系统管理。逐步扩大使用“随手记”记账软件家庭农场数量,力争全省累计达600个以上。继续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创建,新增粮油类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40个。15 .培育农民合作社。指导粮油类农民合作社完善章程制度、规范财务管理、保障成员利益,从事粮油类合作社新增100家以上,力争达2400家。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鼓励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拓展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聚焦粮油生产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70万亩以上,其中服务小农户比例不低于
13、60%o16 .壮大粮油企业。扶持高峰十里香米业、茅贡米业、长顺八妹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35家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粮油企业,培育贵阳、遵义等地的恒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9家粮油企业做大做强,上规入统。(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供销社、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邮政集团贵州省分公司、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五)推进粮油生产机械化社会化服务提升工程17 .加快提升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在开阳、都匀等46个县打造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46个,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全省示范推广50万亩。在播州、黔西等36个县建设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
14、点36个,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在福泉、石阡等10个县建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示范点10个,推广播种施肥一体机、收获机等农机。水稻、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67%、49%,同比分别增长3%、5%o18 .加快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省级组织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项目20个,市、县加大支持力度,原则上每个涉农乡镇成立1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服务全覆盖。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服务模式,通过购买服务和实施作业补贴等方式,引导农机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作业,全年农机作业面积达4200万亩次以上。鼓励引导各级农机服务组织应用推广“智能农机云”信息平台。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
15、组织达到750家以上,同比增长17%。19 .加快山地农机研发引进。支持詹阳重工等省内企业扩大产能,今年下线投产水稻钵苗移栽机等农机300台以上。探索推进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机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3月上旬在浙江永康举办贵州山地农机招商推介活动,3月底前向浙江省提供我省山地适用农机具需求清单,联合研发引进轻简型油菜移栽机、小型粮油作物批式循环干燥机等农机设备。落实粤黔山地农机合作协议,加快推进剑河、思南等8个县水稻生产“智慧农场”建设。20 .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和跨区作业运输车辆免费通行等政策,鼓励市、县加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力度,对粮油生产急需农机具实行累加
16、补贴。开展农机作业购油享受每升3%优惠、免费送油下乡等活动。全省新增补贴农机具5万台(套)以上,同比增长42%。(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科院、贵州大学,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21 .加快2022年项目收尾工作。县级加快2022年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验收进度,2月底前完成县级初验,4月底前市(州)完成竣工验收,5月底前上图入库。省级将按30%的比例抽查竣工验收项目。县级对竣工项目组织开展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划分耕地质量等级、测算粮食产能。22 .聚焦年度任务扎实组织实施。做好国土空间、水网建设等规划衔接,聚焦永久基本农田,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重点实施宜机化改造、灌排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提升等工程。3月底前县级完成项目规划设计,组织县直相关部门、乡镇、村、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农民代表对项目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