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长期(2023-2027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中长期(2023-2027年)发展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XX小学中长期(2023-2027年)发展规划教育是奠基未来、开创未来的伟大事业。为了推动我校健康、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划。第一部分学校发展基础情况分析一、学校概况我校位于XXXX,创建于2002年,公办全日制完全小学。占地38亩,学校建有两幢教学楼和一座综合楼。配备科学实验室等教齐全的各类功能室,教育教学设施达到省标准化学校验收标准。二、学校优势与不足(一)优势(三)1.环境硬件优势。有了一定的环境硬件基础,学校建立了以志行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环境,拥有较完备的教学设施,在教育
2、局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操场、创客中心、图书馆、餐厅,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环境。2 .教师团队优势。虽然三年以下的年轻教师占比70%,但通过校本教研,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了新的提升。89名教师中,潍坊市教学能手6名、高新区教学能手15名、高新区学科领军人才2名;研究生学历4名,教育硕士4名,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87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级职称6人,一级职称18人。教师思想比较单纯,部分教师多年淡泊名利、踏实工作,凝聚成了“正、实、勤、和、责、新”的六字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石。3 .课程教学优势。有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丰富的内容,助力师生的发展和成长。学校强力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
3、造,初步构建了志行合一的“231”志行课程体系,对“科技启蒙教育”课程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借助科学总动员,进一步开展家校合育的研究。同时组建课程研发群,让教师成为新课程研发者、参与者、指导者,助力教师成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志学、善思、合作、笃行”为课堂文化引领,倾力打造了“志行课堂”模式,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为下一个规划期的课程教学建设奠定了基础。4 .常规管理优势。近年来,我校强化了组织制度建设,一是加强了“四会一核心一章程”建设,依法自主办学水平为断提高;二是搞好组织建设,健全学校决策、执行、监督机构;优化学校部门职能,实行扁平化管理,确保学生中心地位,提高了运行效率;三是强化制度建
4、设,规范了学校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二)劣势(W)1.干部教育视野比较窄,工作缺乏主动性,不能成为学校发展引领者。5 .年轻教师占比70%,成长空间较大。6 .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功能室严重不足,已不能满足基本教育教学的需要。7 .教师数量缺口较大,配备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学生急剧增长的需求。8 .大部分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偏差,家庭教育缺失较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生源基础较弱。(三)机会(0)1.课程资源丰富。学校地处高新区腹地,潍坊市经济文化中心,潍坊市科技馆、光电园、软件园、博物馆、各大企业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还有毗邻的潍坊学院、未来实验学校,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设施资源
5、。2,社区不断扩大。学校周边小区入住率高,生源会越来越好,家长素质也会相对有所提升。3.区域教育发展。高新区正在打造国家教育名区,这对推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同时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四)威胁(T)1.周边环境: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与周边新建学校硬件(校园环境、设施设备)的鲜明对比、办学平台(历史沉淀、高端支持)的明显差异,对我校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威胁。2.自身发展:虽然学校近几年在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等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因历史原因、位置原因导致社会对学校的关注度、认可度低,最终导致资源少、投入低。第二部分学校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
6、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教育方针、教育规划纲要和“三个面向”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立足学校实际,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导,紧抓提升发展的机遇,确定以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打造未来的学习空间,构建适应未来发展的品质学校为重点。二、办学思想:志行教育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纲领,以“志高行远”校训为引领,在师生中实施“志行”教育,锻造志远精神。“志”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志高一一面向未来,仰望星空,树远大理想;“行”要力行,知行合一,做践行者。行远一一立足当下,脚踏实地,向目标迈进。三、三风一训:办学理念:立鸿鹄志,做前行者办学思想:
7、志行教育校训:志高行远校风:志明志笃、行思行远教风:用心干事业、用情做教育学风:乐于学习、善于合作、勇于探究、敢于创新四、办学目标:坚持“尊重规律、面向未来、脚踏实地、志存高远”的文化主张,经过努力,把学校建成“管理规范、特色明显、质量突出、社会赞誉、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师生精神家园。(一)总体目标:建立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开放办学、思想引领的学校运行机制;打造崇尚科学、敬业爱生、主动发展、勇于担当的教师团队;构建快乐健体、实践驱动、诱思探究、德行并举的学生发展模式;建设理念超前、设施先进、环境高雅、师生和睦的学生成长环境。(二)办学目标:通过文化立校,把学校建设成为学校风气正,研究气氛浓,
8、教学质量高,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国际化、信息化、特色化学校。(三)育人目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通过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三大课程体系建设,落实扬长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初步具有“志向如鸿、知识四海、身心俱健、能力若金”的志远学子,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法治精神、生态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四)目标分解:1. 2023-2024学年,我们不断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探索路径,强化队伍建设,是软硬工程建设年。2. 2024-2025学年,我们完善课程体系,课程特色彰显;深
9、化课堂改革,提升教学水平,是学校质量提升年。3.20252027两个学年,我们丰实文化内涵,师生心中扎根;筑造学校品牌,争创市内一流,是教育品质塑造年。第三部分改革路径与措施一、改革路径:学校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课堂改革为主渠道,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团队建设、凝练先进文化、优化家庭教育为保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办学目标。二、工作措施(一)规范学校管理1.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学校组织机构,优化学校管理制度,建立民主、高效、规范、有序的学校运行机制,力争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形成一套完整、有效、适合本校特点的运行机制。2.推进措施第一,理顺内部指挥关系,打造“协
10、同式”管理矩阵。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统一步调,逐步完善和改进“协同式”管理矩阵。为确保将学校所有的资源、权利流向一线教师,面向学生,学校设置了六大协同管理中心,通过教师发展中心、学生成长中心、艺体活动中心为一线级部提供管理服务,通过课程开发中心为一线级部提供各种课程、资源等产品,人力资源中心、安全保障中心则提供人、财、物等保障服务,确保学校的一线价值中心就在级部。级部直接对以校长为首的管理高层负责,对下直接调度和指挥一线教师。通过“协同式”管理矩阵,提升组织团队的向心力、战斗力,逐步优化健康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第二,健全学校管理机构,优化学校管理机制。建立校长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
11、(或办学理事会,下设行政办公会)作为学校决策与执行机构,建立教职工大会和闭会期间的教育工会作为学校教职工权益的代表机构,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并建立党支部领导下的群众监督委员会(包括家长委员会)作为民主监督机构。教职工大会和“工会”代表教师诉求,“家长委员会”反映家长心声,“少年参政院“发出学生呼吁。由此,基本建立起学校管理的民主决策和制衡机制。第三,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增强师生规则意识。采取民主的程序、原则、方法和步骤,重新审视、修订和健全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岗位设置、岗位聘任、岗位考核评价及绩效工资改革。(二)改善办学条件L工作目标:提升学校的绿化水平和学校环境文化品位;搞好校园校舍维
12、修和建设;更新配齐教育教学配套设施,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2.工作措施第一,合理布局,提升绿化水平。按照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一核两轴,双厅十廊;三园多景,一路花香”的要求,改造绿化布局,优化绿地结构,丰富植物种类,改善植物配置,引进多种优良适生的乔、灌木及花卉植物,形成多层次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完整的绿化系统。第二、加快步伐,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一是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建成wife无线校园网、创客教室。探索以学乐云平台的教师备课、授课的网络教研形式,构建以“微课+作业+拓展资源”的学业知识和创客教育数字资源,优化“云校”平台构建互联网环境下新家校共育关系。二是建成高端数
13、字化课程、教学、管理、服务平台。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开放课程为标志的“学习革命”的兴起,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模式正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个性化的变革,我们将深入探索信息时代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整体生成的学习文化与教育创新智慧,建设网络课程、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第三,整合资源,更新配齐教育教学设施。力争区、市两级财政支持,挖掘社区资源,努力改善学校环境和办学条件。更换配齐学生课桌凳,更换学生用计算机;配好阶梯教室多媒体设施;争取建立地下停车场,封闭科幻长廊,教学楼走廊吊顶。(三)引领团队发展1.工作目标我们将目标定位为引领教师团队成长,打造一支有高度、有气度、有温度、有
14、风度的“四度”教师队伍。我们将以“课程项目群”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特色化发展、管理精细化发展,从而落实志远志远精神:勤、新、实,使学校发展向高、向新、向未来迈进。2.推进措施第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第二,学校成立课程研发中心,作为创新研究的导航站;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点燃教师专业成长的引擎。建立“选量评质”教师成长评价体系,成为教师自主发展、管理的加速器。第三,以项目研究为引领,组建“志远课程群”,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自主组建课程团队,让课程从创意变为现实,让创新思维成为习惯。第四,优化校本培训制
15、度,改变校本培训模式。聚焦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对作业设计,志行课堂探究、大单元主题设计等主题,开展问题式、众筹式培训,借助有问题、有互动、有思辨、有争论的充满活力的场景,引导教师从理论关注到问题关注,从单打独斗到合作研修,从他组织状态到自组织状态。(四)突出课程建设1.课程目标:通过对小学六年课程体系的构架重组,探索小学学段教育教学新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人格和习惯养成教育、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自我学习力。培养一批有思想、有品位、守诚信,会合作的儿童少年。2.课程理念:让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3.推进措施第一,进一步丰富XXXX小学课程
16、实施纲要,构建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为框架的志行课程体系。基础性课程下设“志学”课程,包含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自主开发课程;拓展性课程下设“志笃”、“志美”课程,分为了成长动力课程、生活体验课程、身体健美课程、艺术审美课程和心灵之美课程这五大课程;研究性课程下设“志新”课程,分为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内容包含了科幻视频、科普活动、科学总动员、科学DIY.多彩创意类、科学实验类等。第二,继续推进并深化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与实施。将国家课程的内化、整合、补充和延伸,作为基础性必修课程建设的重点。基本思路就是吸纳多版本教材中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因素,以选择、改编、补充、添加、拓展等方式,对多版本进行统合、补充,实现课程和教材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