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涯发展与规划三年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涯发展与规划三年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XX中学生涯发展与规划三年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2019)5号)XX省教育厅关于印发XX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的通知(X教基(202X)29号)XX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的指导意见(闽教基(2020)32号)和XX省教
2、育厅关于印发CXX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XX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X教基202X)33号)等文件精神,立足XXXX中学实际,借鉴省内外新高考和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适应时代的需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和高考改革,努力创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课程改革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培养和造就具有终身发展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二、学校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组织机构建构生涯规划教育组织结构,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的合力,形成机构专业化,人员专业化的工作机制,确保生涯规划教育有序、高效开展。组长:林进东副组长:蔡永泉、林晓芬、赵华
3、、陈晓霞。组员:宋大勇、林隆芬、吴玉霞、郭晓蕾、唐晓熙、叶淑滨、陈钟鸣、范爱玉、高敏、杨兴辉、黄颖、刘惠鸣、黄心峥、龚晖、吴垣、林婷婷三、学校生涯规划实施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一)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模式学校教育是高中生接受生涯教育、理解生涯发展最主要的方式,著名生涯理论学者舒伯认为“生涯发展课程是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最适宜方式”,所以我校将生涯发展纳入学校课程,不仅将生涯作为一个教学科目,而且将生涯发展的概念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中去。生涯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学校,还需要家庭的参与,学生的成长的痕迹渗透了父母抚育和教导的烙印,父母影响着子女职业发展,所以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家庭与学校相互配
4、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校开发家长课程,通过家长学校培训的方式,让家长具备生涯相关知识,使家长成为指导学生生涯规划的教学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共同体,通过邀请各行各业优秀校友、知名专家、成功人士、教育部门,助力学校生涯规划的课程,学生提早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体验生涯教育不仅仅存在与校园象牙塔内,更重要的是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体验式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认识自我,分析资源,进行生涯探索。(二)课程目标1.探索(知己)生涯教育第一大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自我觉察。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而言,了解自己的需求、能力、不足,并且能坦然面对“自己”非常重要,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
5、特的个体,没有最好的规划,只有做最适合自己的规划。以生涯规划校本课程为主要载体,通过标准化心理测验与探索性的活动,试探自己人格特征、兴趣、能力、价值观,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良好的自我概念,思考评估未来发展的方向。2 .生涯探索(知彼)生涯教育的第二大目标是让学生进行生涯探索。即外部环境资源的探索,包括:升学资料探索(新高考动态、专业设置、院校信息等)、职业资料探索(行业信息、职业角色、职业发展新趋势)、家庭资源探索(家族生涯、家庭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社会环境资源探索(社会新动态、未来发展动态)。通过生涯规划校本课程、职业实践体验活动课程,在了解外界资源与资讯的基础上,体验职业,对工作、对世界
6、有更深刻的认识。3 .生涯决策(解己)高中生生涯教育第三个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进行生涯决策。充分了解自己,做到知己;探索外部环境资源,做到知彼;最后关键的是做到解己。对于2018级XX高中学生来说,是为了让学生可以通过“知己知彼”的方式,进行选课、选考,制定适合自己的升学目标。4 .自我管理(解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是对于人的管理,规划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学生能够准确认识自己的特点,有自我规划和自主行动的意识和动机,培养自己的能力,提升个人素养;能够独立自主地行动,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能够制定并实施自我发展规划,
7、并根据环境要求作出适当调整。(三)阶段性课程目标根据每学年学生发展任务及课程要求的不同,分学年开展不同主题的生涯教育课程。1.高一:适应高中、认知自我、生涯初探、指导选班2 .高二:目标调整、动机激发与维持3 .高三:高考心理调适、志愿填报指导(四)六大课程1 .生涯规划教育校本课程(1)生涯规划通识教育邀请校外专家、优秀校友、家长以讲座的形式为学生、家长、教师,开展生涯规划通识教育课程,让学生、家长、教师了解新高考、掌握生涯规划基本知识。(2)生涯规划校本选修课心理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特点与需求的不同,开设不同主题的生涯规划选修课,如高中生生涯规划、成长与成才、自信心训练、时间管理等课程。学生可
8、以根据自己需求、兴趣进行选课。2 .职业实践体验课程(直接体验、间接体验)(1)家长作为课程资源,邀请家长到校与师生进行座谈,让师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工作的基本特质与条件。(2)利用寒暑假等社会实践时间,让学生走进职业,感受职业,体验职业,让学生对于职业有更直观的认知。(3)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实践体验活动,如生涯规划演讲、模拟选课报志愿、生涯规划书评选,将活动作为载体,让学生对生涯有更全面的认识。3 .多元智能发展活动课程利用运动会、校园科艺节,发掘开发学生多元智能,能够更全面评估学生素养,让学生建立对学习和自我的信心。4 .成长发展课程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测验、性格测验、
9、职业兴趣测验,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跟踪学生,收集成长的记录,建立成长档案,记载重要收获,形成高中三年的成长轨迹。5 .家长学校课程利用家长会,开展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普及化教育,同时招募志愿者家长生涯导师,在周末沙龙开展师资培训,让家长具备生涯相关知识,使家长成为指导学生生涯规划的导师。6 .生涯规划师专业化课程定期聘请专家到校对学校教师生涯教育普及培训,实现全员胜任生涯规划教育。开设精品化课程,选拔优秀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生涯规划教育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我校生涯教育骨干队伍。四、阶段性实施方案7 见附件1五、学生评价1.每学期完成职业体验手册,并备有完整的资料。8 .学生学分认
10、定9 .优秀学生作品展示五、预期重要成果1.职业体验手册(生涯档案)2 .导师规划手册3 .生涯规划校本课程4 .生涯规划课程评价体系附:2021级高一生涯规划活动安排教育主体内容具体内容实施方式学校教育生涯规划教育校本课程(1)生涯规划通识教育:邀请校外专家、校内生涯规划骨干教师以讲座的形式为学生、家长、教师,开展生涯规划通识教育课程,让学生、家长、教师了解新高考、掌握生涯规划基本知识。2021年10月21日家长会2022年5月12日家长会2021年10月30日、11月2日学生选科指导(2)生涯规划校本选修课:学校心理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特点与需求的不同,开设不同主题的生涯规划选修课如高中生生涯
11、规划、成长与成才、时间管理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兴趣进行选课。生涯规划校本选修课林婷婷老师开设生涯规划课,荣获XX市2018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3)主题班会:班主任运用团队辅导的原理,根据学生生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阶段性问题,开展辅导活动,解决班级学生生涯规划过程的共性问题。2022年3月26日朱云生主任开设市级生涯规划主题班会高中生职业体验和经验交流多元智能发展活动课程利用学校运动会、校园科艺节等趣味活动,将学科知识融入活动中,发掘开发学生多元智能,探索生涯能力,让学生建立对学习和自我信心。23届科艺节47届运动会成长发展课程研发成长记录册一一天行健,指导学生如何度过高中三年
12、,正确认识自己,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跟踪学生,收集成长的记录,建立成长档案,记载重要收获,形成高中三年的成长轨迹。学生可以根据记录的成长轨迹,进行分析与反思,从而做出自己的生成长记录册涯决策。生涯规划师专业化课程定期聘请专家到校对学校教师生开设涯教育培训,实现全员胜任生涯规划教育;选拔优秀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生涯规划教育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建立我校生涯教育骨干教师队伍。生涯规划导师制度,定期开展生涯规划培训家庭教育家长会、家长课程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不能单纯依靠学校,还需要家庭的参与,学生的成长的印迹渗透了父母抚育和教导的烙印,父母影响着子女职业发展,所以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
13、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校开发家长课程,通过家长学校培训的方式,向家长提供系统和科学的家庭教育专业知识,让家长具备生涯相关知识,使家长成为指导学生生涯规划的得力的帮手。邀请团省委12355专家进校开展落地家长课程,共12次,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合作。社会实践教育职业讲座活动将家长、优秀校友、共建单位作为课程资源,邀请到校与师生进行座谈,让师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工作的基本特质与条件。2022年1月25日、2022年3月5日开展“家校共联,走进职业”-XXXX中学学生家长生涯讲座优秀校友进校园“工作影子的任务”、“亲身职业体验”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体验职业,在真实情境中探索生涯,使学生对于职业有更直观的认知,提升学生生涯决策能力。寒暑假社会职业体验活动职业实践体验活动如模拟选课报志愿、生涯规划书评选,将活动作为载体,让学生对生涯有更全面的认识。一学期开展2次模拟选科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