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附件1四J11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2022年11月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1(一)发展基础1(二)面临的形势2二、总体要求4(一)总体思路4(二)基本原则5(三)发展目标5三、重点任务7(-)推动优化升级,形成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7(二)整合行业资源,构建互助协作的生态体系8(三)加大引培力度,夯实成链发展的支撑体系9(四)拓宽利用渠道,构建绿色循环的应用体系10四、重点工程11(一)能力提升工程11(二)技术创新工程13(三)产业培育工程14(四)人才培养工程15(五)数字赋能工程16五、保障措施17(一)加强组织领导17(二)探索地方立
2、法18(三)强化政策支撑18(四)完善标准规范19(五)引导资本投入19(六)改革治理模式19(七)加强宣传培训20四川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发展嬲(2022-2025年)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体现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实现报废机动车高效规范回收、绿色精细拆解和高值循环利用,特编制四川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一)发展基础近年来,全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全省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15.3万辆(
3、在全国排名第9、占全国总量的5.1%),其中客车9.7万辆、货车3.3万辆、摩托车1.9万辆,较2016年分别增长86.6%.79.6%.94.1%和90.0%,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3.3%.12.4%.14.2%和13.7%。截至2021年末,全省共有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以下简称回收拆解企业)48家,资产总额11.6亿元、场地面积92.2万平方米、分支机构132个,较上年末分别增长20.0%,13.8%.15.2%和下降2.2%;全省进入国家废钢铁加工再利用、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废塑料综合利用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4类规范企业分别有11家、5家、1家、1家,产品列入全国零部件再制
4、造产品目录的企业2家。全省涵盖回收、拆解、回用、再制造到再生利用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链基本成型。(二)面临的形势从国际看,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产业发达国家形成了完善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利用体系,拥有成熟的回收拆解利用技术,依托其完备的生产者责任延伸、环境保护、回收利用补贴或收费等制度机制,引导和推动报废汽车有序高效回收拆解、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其资源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以立法形式强化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再制造产业实现集群化发展,零部件再制造利用率达到45%、个别零部件达到80%,再制造零部件在汽车维修件市场占比超过50%(保险理赔市场再制造零部件占比70%),80%
5、的消费者接受在汽车维修过程中使用再制造零部件;大型汽车生产厂商牵头组建研究机构开展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技术和再制造技术研究,并与回收拆解企业紧密合作,主动向其提供或公布拆解技术资料。从国内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全面实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汽车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我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预计2025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5.1亿辆1,其中汽车4.1亿辆2,回收率将达到3.5%,年机动车回收拆解量将达到1785万辆,其中汽车1500万辆3。回收拆解经济规模将接近Iooo亿元九回收拆解与再利
6、用全产业链经济规模将超过2350亿元5。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成熟和使用环境的持续改善,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的替代进程持续加快,燃油汽车将进入加速报废淘汰期,同时新能源汽车报废量也将逐步提升。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715号)及其实施细则的施行,取消了回收拆解企业数量限制,激发了回收拆解市场的充分竞争,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试点推行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从试点向规模化迈进,有利于提升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水平,推动报废汽车拆解产物高值化利用。从全省看,我省是汽车消费大省。2021年,全省汽车销售量、汽车保有量分别为129.2万辆和1382万辆,在全国占比分别为
7、5.0%和4.6%;全省限上企业(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常年保持在10%左右,并在纳入限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统计的16大类商品中位居榜首。庞大的汽车保有和销售数量,为全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空间。预计2025年,全省机动车保有量、汽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2623万辆6和1866万辆7,较2021年分别增长29.1%和35.0%;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量、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量将有望分别达到92万辆左右(按回收率3.5%测算)和80万辆左右8,均较2021年增长5倍。同时,2021年末我省汽车保有量为165辆/千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214辆/
8、千人)的77.1%,汽车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大,产业发展后劲十足。当前,全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仍存在回收拆解存续企业升级改造步伐较慢,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市场和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市场秩序失范,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和绿色精细拆解才刚起步,资源利用挖掘不够,对再制造产品认知缺失,非法回收拆解亟待清理等问题。无论从顺应全球绿色发展趋势着眼,还是从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促进全省消费扩容提质和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着手,均应着力发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和再利用产业。二、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
9、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部署,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把握保护环境、循环利用和集约高效基本原则,坚持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无害化和高值化发展方向,着力构建全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体系,打造中西部领先、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基地,在促进全省汽车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局。(二)基本原则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增强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驱动。坚
10、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支持各类主体加大创新投入,创新生产经营模式。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绿色发展。坚守保护环境底线、资源循环利用主线。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产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引导和促进产业规范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消除产业发展环境负效应。协调联动。科学引导产业布局,强化区域合作、部门协作、层级联动和行业互动,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推动产业聚集集约发展。(三)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到2025年,覆盖城乡、线上线下结合、便利高效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网络有效形成;以回收拆解为中心,回用、再制造、再生利用等为支撑的报废机动车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齐全
11、完备;衔接融合、竞争有序、绿色高效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体系全面建成。规模目标。到2025年,力争全省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达到92万辆左右、其中汽车80万辆左右,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90%左右;回收拆解经济规模突破50亿元,回收拆解与再利用全产业链经济规模突破125亿元;到2025年,通过产业发展拉动全省新车和二手车消费接近960亿元9,实现减碳180万吨,0o培育目标。到2025年,力争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回收拆解龙头企业1家,年主营业务收入5-10亿元的回收拆解骨干企业2家,年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的回收拆解优势企业5家。规模以上回用件流通企业2家以上,符合规范条件的新能源
12、汽车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企业3家以上、产品列入全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目录的再制造企业3家以上,实施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企业2家以上。推动建设若干中西部领先、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基地(园区)。三、重点任务(一)推动优化升级,形成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L依法认定资质,优化行业发展生态。全面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优化回收拆解企业资质认定申请、审核、现场验收评审、公示等程序,落实限时办结制度。依托“天府通办”为回收拆解资质申请企业提供办事指南查询、网上申请、进度查询等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专家技术支撑作用,切实保障资质认定申请方便、高效,过程公平、公正和结果
13、公开、透明。依法清退未重新通过资质认定和不再具备资质认定条件的回收拆解企业,形成有进有出、良性循环的回收拆解市场生态。2 .引导产业布局,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围绕回收拆解和资源综合利用,引导发展废钢、废塑料、废有色金属、废橡胶、废玻璃等资源回收利用等基础产业,重点发展回用件流通使用、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等增值产业,鼓励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等潜力产业,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结构。3 .形成产业基地,实现集约集聚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行业参与、科技支撑、市场运作、有效监管的运行机制,探索建设报废机动车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园区涵盖回收拆解、回用件集散、零部件再制造
14、和其他拆解产物回收利用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并在回收体系网络化、产业链条完整化、资源利用规模化、技术装备领先化、基础设施共享化、环保处理集中化和运营管理规范化上形成示范效应。建立与云贵陕渝等相邻省市的产业合作关系,构建报废机动车资源集聚“西南盆地”、回用件流通“西南枢纽”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西南高地”,实现产业集约集群发展。(二)整合行业资源,构建互助协作的生态体系L遵循全生命周期理念,发挥汽车生产企业作用。结合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契机,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牵头建立报废汽车逆向回收利用体系,扩大再生材料、再制造件和回用件使用,实现报废汽车拆解产物高值化利用;与研究机构等合
15、作,开展绿色拆解、高附加值利用、再制造等技术研发;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建立新型商业运营模式,打造汽车产业绿色供应链。2 .坚持多措并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落实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采取“以旧换新”、实施报废补贴、科学划定限行区域、强化路检路查、定期排放检验和引导报废汽车合法回收拆解等方式,加快淘汰老旧车辆。优化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资源要素配置。逐步建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地方标准体系。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车辆到期报废提示、回收注销情况跟踪、流入非法回收拆解渠道告知和处理的闭环管理机制,规范回收拆解市场,促进汽车产品
16、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引导相关企业用好资源综合利用相关税收优惠政策。3 .打造生态系统,实现产业共生共赢。引导拆解设备制造企业研发、制造和推广多功能、易操作、低能耗和适用性强的拆解设备,提升报废机动车拆解效率和质量。鼓励回收拆解企业采取自建、租赁、合作等方式,建设覆盖城乡、便利高效、线上线下融合的回收利用服务体系,提升报废机动车回收服务质量,以市场化手段挤压非法回收拆解生存空间。对回收拆解企业分支机构、服务网点实施数字化动态分级管理,严格回收一一拆解一再利用一注销闭环管理。依照相关标准规范做好回用件检验、鉴定和分类管理,支持和鼓励建立回用件和再制造件流通市场,做好相关危险废物回收、利用、处置工作。构建汽车生产、零部件再制造、回收拆解、维修保养、资源再生等企业参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