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2019年10月,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印发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10项深化改革的重点举措,改革联动的良好态势逐步形成,标志性改革成果开始一批批出现。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2021年1月12日,团中央办公厅、全国学联秘书处联合印发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联学生会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学联学生会工作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组织实施。在当前学生会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找准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以问题为导向创新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培养路径,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一、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高校学生干
2、部主要包括党团组织学生干部、各级学联和学生会干部、学生社团干部,是高校思政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力量,是践行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带头人,是师生间的桥梁纽带。(一)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优秀学生的“代言人”。高校学生干部在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方面都要争当表率。一要讲政治。时刻用党的先进理论知识武装大脑,实事求是,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二要讲学习。努力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广泛涉猎管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三要讲奉献。学生干部不是学生之官,应是学生之友,服务奉献的意识要强,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无形之中成为同学们心中钦佩和效仿的榜样。(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普
3、通学生的“知心人”。拥有双重身份的学生干部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桥梁纽带,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深入到普通的学生群体中主动交流、用心沟通,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充分了解其所思所想、所急所需,为学院学生工作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二是作为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学生干部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能正确解读宣传相关政策,及时代表学校正面发声,共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推动各项教育管理工作贯彻落实。(三)发挥凝聚创新作用,做团学工作的“拓荒人”。学生干部是党的后备有生力量,是学生工作和基层团组织工作的闪亮标杆,具有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的特质。一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强大的内心和持久
4、的活力,牢牢抓住带领学生、服务学生、帮助学生这条工作线,感染更多的学生群体积极投入学校的各项建设和发展中来,让同学们能够团结协作、爱校爱班、明确责任与使命,敢于担当作为。二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保持开拓进取、探索真知的创新态度,拥有敢为人先、勇往直前的意志毅力,在学校制度创新、活动革新、文化建设等方面,团结带领广大学生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创新实践成果。二、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培养存在的问题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到校风学风和教育管理工作。目前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培养工作,与团中央、全国学联提出的学生会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与要求等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选拔制度有待细化,选
5、拔体系有待优化。学生干部的选拔,是队伍建设发展的起点,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目前,各高校设立了较多的学生组织,其服务对象、工作内容和要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上,选拔标准有待细化,考核内容缺乏量化,选拔体系有待制度化、规范化,导致问题频发,集中体现在学生管理者“独裁”、民主不充分不适度、选拔标准不合理、经验主义色彩较浓、学生干部低年级化、“近亲扎堆”现象严重、人岗匹配度较低等方面,直接影响其培养质量和相关工作的开展效能。(二)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培养模式有待创新。学生干部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队伍建设的关键性步骤。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一般由校团委、院团总支负责,还未形成党政领导
6、、专职辅导员与专任教师齐抓共管、全员培养的局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用不重养现象。现阶段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较为陈旧单一,并未针对各层级的学生干部,形成定期培训与日常培训、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综合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的系统培训模式,培训内容与形式仅仅停留在专题讲座、分享交流、主题教育等层面,理论多于实践;培训时间仅仅局限于岗前培训或新入职培训。学生干部分配到各部门岗位后,较少接受系统性、针对性强的业务能力培训,更多的是协助老师完成各项常规工作,不利于其政治素养提升、综合能力培养与创新意识发展。在当下高标准、严要求、多变化的学生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干部的成长速度和能力素养难以满足发展要求。(三)监督
7、机制有待完善,激励机制有待健全。高校在加强学生干部培养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学生干部各方面发展的监督与激励。学生干部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学生组织的集体形象,因此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言行举止会受到相关制度的约束和学校师生们的共同监督,各方面的表现也会纳入干部考核,与评奖评优直接挂钩。目前大部分高校虽建立了学生干部监督激励机制,但在监督内容方面,往往侧重于对工作进程监督,对政治思想、生活作风和学习等方面的监督较少;在监督方式方面,更多的是组织监督和指导老师监督,自我监督和普通学生监督的较少;在激励形式方面,过多使用奖励、表扬等正强化激励,忽视了处罚、批评等负强化激励的鞭策作用,造成奖惩不均衡;在
8、激励内容方面,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激励不平衡,部分学生干部过多地关注利益,没有深刻地领悟到物质激励背后隐含的精神激励;在激励标准方面,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公平的原则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激励的力量已然缩小。三、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培养路径创新在当前学生会深化改革背景下,为了有效应对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培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与挑战,亟须用创新发展的眼光积极探索学生干部选拔培养路径。(一)健全选拔制度,把好选拔弹性关。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坚持“原则要求”与“灵活性”相统一,建立一套科学动态的学生干部选拔制度,做到标准“细化”、过程“亮化”、问责“硬化”,把好学生干部选拔“弹性”关,让真正优秀的干部脱颖而出。一是细
9、化选拔标准。首先,从思想政治、身体、心理、专业文化、工作能力等素质设置考核标准,对于操作性强的弹性范围制定规范翔实的“内容考察清单”;其次,从干部的岗位发展需求出发,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笔试试题,用以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该岗位的基本条件,采取面对面交谈或观察等方式巧妙设计特定的面试情境,深入考察学生干部综合素质。最后,从任职经历、男女比例、年级分布、专业差异等因素出发,构建合理的干部梯队结构,使学生干部更具代表性。二是亮化选拔过程。坚持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组织学生代表进行会议研讨,将民主评议工作落到实处,通过采取“学生大众评审团”“竞选现场直播间”等多种形式,做好师生参与决策和监督的保障工作,进
10、一步提高同学满意度与认可度。三是强化工作问责制度。实行相关标准的“一票否决”制度,努力消除功利庸俗、官僚气重的干部现象,制定条理清晰、内容详细的“责任清单”,严格贯彻落实。(二)创新培养模式,把好培养质量关。一是高校领导和主管部门要充分重视学生干部培养,将其素质的提升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高度结合,统筹规划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以培养学生干部为着力点,协调推进各部门整合资源形成培养合力。二是扬弃传统干部培养模式,不用一个模子造人,注重培养对象和工作岗位的差异性,坚持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相结合,注重培养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同时,还应注重理论水平、个性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大力培养多样化的优秀学生干
11、部,如实干型、精英型、特长型、创新型、研究型等。三是改进学生干部培养方式,建立专门的培养团队,明确学生干部培养“导师制。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坚持校内培训与校外学习相结合,大胆探索适宜本校本院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干部积极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学用结合。四是抓住“关键少数。加强优秀学生干部典型的挖掘、培养与宣传,增强学生干部的获得感与归属感,切实发挥榜样引领和辐射效应,提升干部队伍整体质量,提高大局贡献度。(三)完善管理机制,把好长远发展关。一是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强调多渠道、全方位监督,通过自我监督、组织监督、导师监督与普通学生监督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政治思想、生活作风、工作表现和学习表
12、现等各方面的监督,建立线上线下意见建议征集平台,完善学生代表大会提案制度,坚决防范治理功利庸俗化和“小官僚主义”等问题,切实聚焦主责主业,把师生的满意信任度作为检验工作是否达标的主要标尺。二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可操作性较强、实用性能高的考核体系结构,遵循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强化日常考核与项目考核,合理设计考核指标,对每一名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综合考核评定,肯定成绩、查摆问题、促进发展。三是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将激励机制贯彻学生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始终,充分考虑干部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拓宽激励途径,积极探索分层激励机制、共同愿景激励机制、荣誉激励机制、批评激励机制等的交叉融合运用。四、结语在时代发展和学生会深化改革形势下,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和科学性。选拔、培养一支有本领、有担当、肯奉献、能作为的学生干部队伍,需要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长期摸索、努力付出和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