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50393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政府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省建设的意见(豫政2020)41号),提升气象保障信阳高质量发展水平,市政府决定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建设目标到2025年,基本实现保障有力、技术先进、更加开放、人民满意的气象现代化,气象强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整体实力迈入全省第一方阵,气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成效显著。气象精密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无缝隙智能化的精准气象预报预警重点区域全覆盖,暴雨等预报准确率比“十三五”时期提高

2、5%;高质量智慧型的精细气象服务重点领域全覆盖,预警信息发布至村、户、人;多渠道、多功能立体化人工增雨(雪)作业影响面积全覆盖;应用型开放式科技创新对气象现代化贡献率明显提升,气象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到2035年,全面建成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气象保障示范市,基本建成气象强市。二、主要任务(-)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1 .加强城市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开展新型智慧城市气象服务。围绕信阳“海绵城市”建设,建设城市内涝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市县两级完成城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开展暴雨等气象灾害影响预评估。加强极端强降水机理研究,建设淮河上游暴雨外场科学试验基地。加强重大规划和重点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

3、工作。2021年底前,全市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完成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评估工作。2022年底前完成城市通风廊道识别和规划设计。提升重大活动、重大工程气象保障水平。(市政务大数据局、市城市管理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气象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 .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完成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区划工作。完成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推进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高标准建设信阳市气象科普馆,开展气象科技特色学校创建,将气象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市应急局、市气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科技局、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

4、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完善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等交通气象风险预警业务体系。建设鸡公山等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建设淮滨淮河航运气象服务中心。加强浙河生态水系治理、出山店水库、光山袁湾水库等国家、省市重大水利工程气象保障工作。切实做好新建房屋建筑防雷装置验收和既有房屋建筑、中小学校、城镇燃气防雷安全定期检测。将防雷安全纳入政府安全生产考核目标。实施大别山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推进山洪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健全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市气象局、市应急局、市自

5、然资源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水文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二)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1 .强化绿色发展气象保障。完善信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围绕大别山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布设森林、河流、湿地、农田、城市等生态监测系统。开展生态质量气象评估工作。开展天然氧吧全域创建,探索开通“天然氧吧”专列,推进气候宜居城市、康养之都、避暑旅游目的地、特色气候小镇等建设。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评价工作。开展以城市通风、热岛缓解和人居气候环境改善为目标的城市生态气候评估。在大别山生态保护区及重要水库汇水区开展常态化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科

6、学试验。创建生态环境气象保障服务示范市,建设大别山气候资源保护开发示范基地,提升绿色产业气象保障能力。(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林业茶业局、市气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开展大气边界层预报服务,研究开发臭氧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警系统。巩固基于气象条件的科学精准治污成果,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工作,推进第三方大气污染防治效益评估工作。推进信阳市生态环境气象中心建设,完善人员、维持经费等运行保障机制,提升重污染天气、森林火险预报预警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能力,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市生态环境局、市气象局、市应急局、市林

7、业茶业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1.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统筹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发布、应急处置和风险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农村趋利避害水平。健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将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纳入乡镇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村创建,开展气象保障乡村振兴示范行动。落实乡村振兴气象专项服务,推动完成新县乡村振兴气象保障省级示范点建设。(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应急局、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8、2,强化粮食生产气象保障。实施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提升工程。建设优质水稻、弱筋小麦气象服务区域分中心,推动卫星气象生态遥感监测应用,支持信阳农业气象试验示范基地和农业生态环境遥感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建设。完成淮滨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健全全市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发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开展个性化、直通式农业生产全过程服务。拓展农业天气指数保险覆盖面,建设“气象+保险”数字农业服务试点基地,开展农业巨灾保险气象服务。(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气象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做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品牌。开展茶叶、油茶、弱筋小麦、再生稻、半夏、紫云英等特色农

9、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打造“气候好产品”等系列国家气候标志品牌。完善河南省茶叶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开展省级油茶气象服务中心创建。提升信阳市茶叶气象台服务能力,完善茶园小气候梯度观测网,融入云赏信阳毛尖APP,开展茶叶智慧气象建设。加大信阳市茶叶气象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运行维护与项目投入保障机制。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建设,打造高标准农业气象保障先行区。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气象服务提升行动。加强气象为农服务教育培训。搭建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实现直通式气象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茶业局、市气象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银保监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

10、责)(四)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1 .优化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47号),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完善人员队伍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制度,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军地协同的联动机制。统筹各类专业队伍集约发展,加强基层专业化作业队伍建设,健全聘用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配强骨干力量。加大经费投入,按规定落实津贴补贴政策,保障合理待遇,保持基层专业作业队伍稳定高效。(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应急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 .提升人工影响天

11、气现代化水平。结合农业生产、生态文明建设、大气污染防治和重大应急保障等需求,优化探测装备及作业布局,推进地面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和列装。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提质行动,开展作业点监控和可视化指挥平台建设。全面完成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工程信阳市的建设内容,推广物联网技术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的应用,推进智能精准的市县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建设。(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民用航空管理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安全监管。完善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加强作业装备、弹药购销、运输、存储、使用等安全管理,探索作业弹药专业化存储机制,落

12、实作业人员备案和培训制度。落实作业人员意外伤害险和公众责任险等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强化作业点安全等级评定,制定市县人工影响天气安全责任清单。制定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市气象局、市应急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茶业局、市财政局、市民用航空管理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五)提升现代气象业务能力1 .发展综合、智能、协同观测业务。优化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推进站网升级改造。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气象保障工程。在鸡公山、黄毛尖山等地布设大别山山脉断面梯度观测系统;建设无人机巡航机载遥感探测系统;完成信阳天气雷达迭代升级,建设固始、新县和息县

13、X波段雷达,支持淮滨风廓线雷达和市中心城区智能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等。升级气象应急观测装备。完善农业、生态、交通、能源、旅游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强化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完成光山国家气象观测站的迁建。(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 .实施精准化气象防灾减灾工程。加快信阳市新一代天气雷达信息处理中心建设。强化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建设智能网格预报本地化检验评估系统。提高气象预报精准化水平和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水平,预警时间提前45分钟以上。优化淮河生态经济带气象联防机制,提高淮河流域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市气象局、

14、市应急局、市水利局、市水文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 .建立健全市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加强新闻媒体、应急广播、通信运营企业与气象信息发布平台有机联动,健全重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传播“绿色通道”。提升智慧气象服务水平,探索开展基于新基建的智慧气象服务工作。发展气象信息服务产业。(市气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应急局、市水利局、市水文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政务大数据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4 .强化气象支撑能力建设。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升级气象通信网络,强化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重点支

15、持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生态气象、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等项目研发工作。支持气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将气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党校培训体系,将气象高层次人才建设纳入人才工程。实施县级气象台站提质行动,推进固始国家气象站新址和光山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建设,加快潢川县气象综合业务楼改造,完善新县、息县、罗山、商城、淮滨、平桥等县级气象台站园区文化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固始建设国家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市气象局、市政务大数据局、市科技局、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保障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

16、发挥上级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优势,完善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突出解决气象发展规划、资金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等关键问题,确保任务落实。有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细化政策措施。(市直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强化政策支持。将发展气象现代化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逐步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力度,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清单,落实防雷减灾工作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推动气象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及时落实精准化气象防灾减灾工程、信阳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信阳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国家、省级重点工程项目配套资金。(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强化法治保障。做好气象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应用,夯实气象行业服务与监管工作。推进气象领域联合执法,将气象行政执法事项逐步纳入综合执法范围。(市气象局、市司法局、市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企业文化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