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是一种追求“为范”更是一种责任 论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481245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高”是一种追求“为范”更是一种责任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高”是一种追求“为范”更是一种责任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高”是一种追求“为范”更是一种责任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高”是一种追求“为范”更是一种责任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高”是一种追求“为范”更是一种责任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学高”是一种追求“为范”更是一种责任 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学高”是一种追求“为范”更是一种责任 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高”是一种追求“为范”更是一种责任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高”是一种追求“为范”更是一种责任 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学高”是一种追求,“为范”更是一种责任摘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陶行知先生对一个为师为教者基本要求非常精练的概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为师者、为教者。“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为人、为师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模仿、教师影响学生、师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做教师如果自己身不正何以去教育影响学生,但是如何就为“学高”、如何成为“学高”,我们不可能有一个标准和统一的界定。本文想表达的观点是教师的道德示范要有,要净化、升华,但是教学示范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词:道德教学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陶行知先生对一个为师为教者基本要求非常精练的概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为师者、为教者。“学高为师

2、”,强调的是继承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这和荀子师说中提出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一脉相承的,说出了做教师最基本的专业责任。通俗地说就是要求教师如果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为学生准备一桶水。“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为人、为师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模仿、教师影响学生、师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做教师如果自己身不正何以去教育影响学生,但是如何就为“学高”、如何成为“学高”,我们不可能有一个标准和统一的界定,但是几乎所有的从教者都把“学高”作为一种追求而永无止息,但是对“身正为范”的理解,很多从教者对此认识仍然停留在道德和道德规范的层面上,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如何教学示范的意识不强,

3、教师本身应当有的教学示范没有坚持,本文想表达的观点是教师的道德示范要有,要净化、升华,但是教学示范是不可或缺的。张奠宙教授在努力诠释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念以及特色一文中谈到的很多观点对于我们中学数学教师和数学教育都是一个提醒,也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当把握和切实执行的问题。这其中既有方向问题、认识问题、观念问题也有教学方法的问题,如数学教学优良传统是否继承的问题,这是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能否有成效的问题,是方向问题;如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问题,这关系到数学课堂的生态问题,这既是认识问题又有方法的问题。张奠宙教授认为“传道、授业、解惑”并不单指教师的作用,而主要是指教师的责任,至于怎么做,不能只以

4、教师的主观武断来实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安排,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同时也是领导者和示范者”,并特别强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很重要。但是,现在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像课堂教学比赛等带有示范性质的数学教学,教师总是想让课堂变成学生“活动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其实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以活动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新课改课精神,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但是遗憾的是现在很多的课堂教学,教师的示范作用被一再的削弱,不少的课堂教学教师成了旁观者和看客,更为遗憾的是很多人认为这是最为“先进”的,是“无为而治”,像现在广为推广的导学案式的教学就很典型,其过程大致是: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学生上

5、讲台,讲过程、讲方法、讲结果,教师分析归纳。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学生暴露的问题教师都始料不及,一时都回不过神来,教师只能听学生说,很是被动,当然这其中也有教师功课没有做好的问题,其实更为麻烦的是在解决导学案中很多问题的时候学生是要花大量时间准备的,学生课余时间毕竟有限,还有均衡发展的问题,仅就课堂教学而言,在热热闹闹的背后学生中“弱势群体”怎么办?是否有“弱势群体”更弱势的可能,因为这一群体有可能赶不上热闹的节拍,当然思维活跃的学生确实会有很好的表现,但是活跃的背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就未必能得到优化,思维品质就未必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原因就是给教师的时间太少,教师的参与度不高,缺少教师适时的引

6、领和示范。笔者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导学案这种形式,更为重要的是不管采取什么教学形式都要恰如其分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为此本文就发挥教师示范作用,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不同的教学环节来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张奠宙教授在谈到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关系时明确指出: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所占的时间前者肯定比后者多,张教授给出的理由是,人不能事事都要获得直接经验,大多数时间获得的是间接经验,间接经验就是接受别人转告你的知识而并非亲历。这本来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一线教师也是认可的,但是现在很盛行的“建构主义”否定了这一切,“建构主义”认为“学生需要对每一个数学概念构造自己的理解,使得“

7、教”的作用不再是演讲、解释,或者企图去“传递”知识,而是为促进学生心智建构创设学习环境和条件”,张教授认为这样的教学不可能长久进行下去。“建构主义”还认为“反正怎么认识深刻就那么做,可以不计时间成本”,张教授认为“教学过程是在一定的时间里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需要讲究效率,探究性学习固然可以获得第一手的研究经历,但是需要时间,只能适当进行”。笔者非常同意张教授的上述观点,在中学阶段我们必须要接受“接受性学习”这种方式,这是中学阶段学科内容决定的。而这种“接受性学习”教师自然是主角,这一点我们很清楚。选择“接受性学习”的教学方式他也是有条件的,主要是针对“引言课”、新授课,习题课、讲评课、复习课不

8、大采用“接受性学习”方式,理由很简单,“引言课”、新授课学生基本没有知识基础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基础,像人教版的指数函数、函数与方程就属于新授课,主要是讲概念及其概念的应用,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统计、椭圆主要是研究方法学生很陌生,这就需要教师在概念的引入、讲解、内涵外延的挖掘上加以示范。而象习题课、讲评课、复习课学生基本有了知识和方法基础,教师应当在题意的理解、方法的选择,技巧的提醒以及书写的规范等主要环节上示范,如“把下列数从小到大排列”(“从小到大”没有看清楚)、不等式的合理放缩等,这些都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引领和示范,其实大多数老师不想充当领导者的角色,去占领学生的时间和思维空间,

9、因为大家也怕被别人说“很传统”,只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所要讲的概念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距离,新问题、新概念不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教师充当的角色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对新问题、新概念最终走向认同,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如果不充当示范和领导的角色,学生会很茫然,探究性学习也会无手段、无方向。二、教师要在关键处示范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是确实需要提倡的,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要发展彼此就需要合作,需要勇于探究的精神,就要有自主发展的意识、经历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必须是开放的:学生要有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时间,学生要有合作的机会,交流的平台,

10、学生要有问题去探究,并且要让学生尝到这一系列活动的成果,但是这些数学活动不会那么简单,更不会一帆风顺,这既有学生自身知识、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有学习时间的限制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要想两全其美就需要我们既要创造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条件,更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需要出现的地方出现,像2011年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第5期刊发的文卫星老师的课例累函数,想必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课例中老师用类比的方法将锐角的三角比迁移至任意角的三角比这就非常关键,教师问三角比的几何意义是什么?这样的设问就是在问题的关键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形”的角度加深对三角比的理解。给这些三角比起个什么名称呢?这样的设问就很需要,是让学生回忆起

11、过去学过的三角函数,以原点为圆心,单位长以及以r长为半径的圆上点的坐标以及用三角函数线表示三角比的讲解等等都是需要教师出手的地方,因此教师的示范要示范在关键处,示范要示范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三、教师的示范要有准备并要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想像教师如果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课堂会是什么样子?学生会有什么感受?你能说他不在示范吗?充其量你只能说他的课不够生动,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我们的课堂没有生气,教师的示范没有个性。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对教材、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很好地“理性重建”,并融入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所提出的问题并作富有个性化的、较为深刻的处理,没有给学生宽人口、低坡度,没

12、有很好的锻炼思维品质、思维量的预设,没有很好的估计学生学习困难,没有最大限度的创造减少学生学习困难的环境,一句话教师没有为示范作必要的准备。同样以文卫星老师的课例幕函数为例,文卫星老师的这篇课例对教材就作了很好的“重建”,在介绍三角比时始终围绕函数属性开展教学,但是教材没有这个要求,这对学生函数思想的树立是有帮助的,课例中三角函数线完全可以不讲,但是文老师考虑到从形的角度去介绍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可以为后面作三角函数图像提供支持,同时又可以为例2的解决提供另一种思考方法,这样的处理不仅仅使本节内容有整体感,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对认识数学问题的另一种效果。其次是教师的示范要有亲近感,“

13、亲其师信其道”,亲其师不仅需要教师要有幽默风趣的语言,智慧的比喻,恰当的情境,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有较深的文化品味。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需要教师的智慧,凡此种种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亲和,有了教师的亲和,教师的示范也就有了效果。结束语说到此,笔者以为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实际的课堂教学,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落实和基本能力培养的重视那还是教师思想意识问题、教育观念的问题,是教师的事无关学生,但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学生思维发展、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树立并且不失时机地将知识和能力纳入到数学文化之中,在数学文化中提炼数学的人文精神,这既是教师的事也是学生的事,教师可以“包办”,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如何选择不仅有教师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的理解,也有协调发展的问题,但是笔者始终认为教师的首要而又基本的责任是努力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并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也希望这样的想法能对中学数学教学有所影响。参考文献1张红宁锐:努力诠释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念以及特色,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3(1-2)2文卫星:嘉函数,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5)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