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力》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纳力》心得体会.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接纳力心得体会总有一本书会带我们体验到“引人入胜”的境界,就像接纳力之于我。这本书大概是我两年前读过的,是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海文颖女士撰写的。贺乐凡老师在给这本书的序言中提到“激励孩子自我教育是家长的神圣职责”,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深刻认识到“培养自信自强的孩子是教师的光辉使命“o因此特别想把自己读完之后的几点感受分享给你。一、接纳意味着幸福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海文颖说“因为接纳,所以幸福”。我们生而为人,却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怎样做人,包括你我一一不要生气,因为这是真话。尤其是中国人,是最善于挑毛病的,作为教师更是把这一“特长”发挥的淋漓尽致一一当我们翻开学生的作业,最先看到的一定是
2、写错的字和做错的题;进入教室最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那些最调皮捣蛋的孩子和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场面而这与接纳力的观点正好相反。假如说我们能够怀着接纳的心态从作业中去发现孩子闪光的一面;愿意通过教室里孩子们的消极行为来发现他们的积极动机,就会看到每一个孩子的可爱之处。久而久之,自己也能在“苦大仇深”的挑错心态中跳出来,成为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师。不仅是老师,所有人都是需要修炼接纳力的。因为说到底接纳的目的是通过接纳别人使自己拥有更强的感知幸福的能力,并且把这种能力带给更多人,从而最终实现群体幸福力。幸福一一大概是我们终其一生的追求吧!因为无论是物质的享受还是精神的丰盈,最终带来的都不过是幸福的体验罢了。二、
3、接纳自己才能看清自己“接纳”这个词并不难理解,但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哪怕是对自己的认可和接纳。很多情况下别人的好评会更容易使我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大部分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就像我被邀请写这篇读后感。本来最初读完这本书只是觉得书很好,很值得一读。但是当被邀请写一写读后的感受时,忽然就会觉得读过这样的一本书是一件很荣幸的事,而能把自己读后的感受分享出来,心里立马就会生出一种神奇的使命感促使我再次更加认真地、虔诚地审视这本书,和读过这本以后的自己。由此可见即便是对自己的“接纳”也需要一些外部力量作为催化剂。只有我们真正的接纳了自己,才会有“我很好,你也很好,我们大家都很好。”的潜意识,在处理问题
4、时,才更容易选择得体的语言和方式,使别人如沐春风,也使自己拥有持续的幸福力;只有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使身边的人感受到由我们带来的幸福。三、给自己“拆台”才能共情孩子你有过歇斯底里的吼孩子、甚至气急败坏地打孩子的经历吗?简简单单的一道题目掰开揉碎地来回讲了几十遍,他依然一脸茫然,看着那无辜的表情,心中的怒火直冲天灵盖儿。怎么办?忍不住要吼两声、打两下来平息自己心中的怒火。书中海文颖女士提到了这样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之所以我们会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怒火中烧,更多是因为我们自己在此处有“台”,所以才会有“尘埃”落下来。而这时候我们只
5、有拆掉自己的“台”,才能真正的接纳孩子,才会使教育的结果最终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这个“台”可能是通过教育孩子使我们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一一当我们终于站在教育者的高度后,忍不住对儿时不当的教育方式的反抗;又或者是自以为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帮助孩子少走弯路也或者是其他原因,但是无论哪一种,请相信吧,你真的可以给自己“拆台”,而且那种“拆台”后的轻松感会传染给孩子,当孩子的神经松弛下来,教育这件事也会变得更简单。所以下一次我们可以先和自己对话,先拥抱自己。把自己的“台”拆掉以后再接纳孩子,通过客观地陈述事实,帮助孩子觉知自己的感受,释放掉学习时的畏难情绪,才是我们作为教育者该做的事。而学或者不学、学多
6、或者学少,其实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这样一想我们因为教育孩子而产生的焦虑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所以赶紧拆掉自己的“台”,让“尘埃”无处安身吧!四、示弱让关系更亲密你讨厌过自己的父母吗?你有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缺点都是童年时期父母不正当的教育方式造成的?近两年网络上一直很流行一个词语一一“原生家庭”,大概是指我们每个人出生后结婚前所生活的家。而且更多时候这个词语被提及都和原生家庭造成的伤害捆绑在一起。曾经每当我不被认可、失败颓丧时,也会把自己糟糕的一面归结为自己的原生家庭。读完了接纳力的最后一章,使我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或者说是对我们那一代的原生家庭有了新的认识一一小时候父母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是那
7、个时代造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匮乏使他们不得不让自己坚硬,因为内在空虚,所以只能靠外部的坚硬让自己立住。而这种“坚硬”很难在面对世界后再看向儿女时,轻松切换到“柔软”的模式。但是我们这一代父母是不一样的,我们成长在社会变革最快的三十年,我们的孩子处在信息爆炸和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再用他们的管教方式来对待这一代孩子,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也有人说我们是第一代觉醒的父母,所以当我在这本书中看到“脆弱式表达”这个词语时,联想到自己的成长和对儿女的教育,忽然理解了父母那一代的“坚硬”,也理解了现在孩子为什么不能再用“坚硬”的方式教育。理解了这一点就更懂得如何在面对家人时示弱,这种示弱的是拥抱过去的自己,也是接纳现在的别人。“脆弱式表达”虽然不能马上就学得会,但是刻意的练习几次,你就会爱上这样的“柔软”,因为它不仅可以使你和家人的关系更加亲密,还会给身边的人以向上的力量。从“示弱”开始,去修炼自己的“接纳力”吧,相信经过刻意练习我们可以和家人的关系更亲密、更和谐!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人的蜕变和一个团队的建设过程,也开始觉知自己的成长。深刻的接纳力是我们获取幸福的捷径,如果作为教师大家愿意读一读这本书,从书中找到一两点能够应用在教学中的沟通技巧,因此而获得工作中的幸福体验,那就是我今天分享这本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