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四五”血站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全文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十四五”血站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全文及解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十四五血站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血站服务体系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是实现健康四川战略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健康四川建设决策部署,优化我省采供血服务资源配置,构建优质高效的血站服务体系,提升血液安全供应水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全国血站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四川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等,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现状。“十三五”期间,我省各
2、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发展作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障医疗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无偿献血工作格局,全省血站采供血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血液保障能力、献血服务能力以及血液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全省无偿献血量达654万单位,献血人次达391万人次,较“十二五”时期分别增长27.8%和27.7%。2020年全省血液采集285.7吨,千人口献血率10.4%o,较2015年分别增长29.1%,30.0机严守血液安全底线,实现血液安全事件零发生,全省19个市(州)荣获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新
3、冠肺炎疫情期间,我省血液保障工作经验受到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高度肯定,转发全国推广。1 .献血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组织编写四川省无偿献血服务标准操作手册,举办“四川省血站献血服务标兵培训班”,打造国内首支具有航空服务标准的省级“无偿献血服务标兵”队伍。搭建全国首个血站“省级医学在线教育”平台,面向全省血站开展业务、管理培训等。顺利完成献血者及其亲属医院用血直免工作,实现省内异地用血退费“一站式”服务。试点开展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免费游览政府投资风景旅游区、为献血者购买保险、积分落户等无偿献血激励工作。2 .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提前实现全省核酸检测全覆盖,基本阻断艾滋病
4、等重点传染病经血传播。积极推进“血液援藏”,通过代检西藏血液核酸检测标本、接收进修人员、派遣专家驻点等方式,提升当地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全省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省内不合格献血者联网屏蔽。开展血站与浆站信息互联互通试点,实现献血者、献浆者信息数据共享和实时交叉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迅速启动“血站血液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平台”研发,在全国率先开展血液新冠病毒核酸筛查,检测献血者标本L6万份。3 .血液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都、泸州、广元、乐山等地相继启动血站新建、改建工程。全省183个县(市、区)实现献血点位全覆盖,推进献血屋新建、改建工程,提升献血便捷性和舒适性。血
5、站建立了团结协作、信息共享、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全省血液联动保障统筹调剂机制。“十三五”期间累计开展省内血液调剂8.9万单位、川渝之间血液调剂0.7万单位,向北京、上海、长沙等外省(市)调剂18.4万单位,有效缓解了当地季节性、结构性、偏型性血液紧张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动参与援鄂血液调配,共支援湖北各类血液近4.6万单位。(二)薄弱环节与短板。一是血液供需紧平衡矛盾仍然存在,特别是季节性、结构性、偏型性用血紧张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由于缺少血液产品制备等关键设备,导致血液品种不够完善,临床用血多样性未能得到充分满足。二是部分血站编制不足,血站医生和检测等关键岗位人员待遇低、风险高,高素质
6、人才引进困难。三是血站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部分血站建设年限较久,业务用房面积不足,流程设计不符合发展需要,且硬件配置相对落后,部分设备超龄服役,部分地区工作经费保障不到位。四是个别市(州)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仅考虑本地区临床用血需求,缺乏全省血液采供“一盘棋”认识,限制了血液采集能力的充分释放。五是血液保障信息化水平不高,血站与医疗机构之间协作机制仍需完善,医疗机构血液库存、用血计划等信息未能及时准确反馈到血站,影响了特殊节点血液统筹保障。截至2022年5月,全省县级输血质控中心共116个,目前未能实现全覆盖,区域性血液安全监测有待强化。(三)形势与挑战。“健康四川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2
7、5年形成全民健康制度体系,健康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西部领先,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血站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是随着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疾病诊疗手段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临床用血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二是“十四五”时期我省老龄化进程加速,面临献血人群年龄结构老化和老年人群用血需求增加的双重压力,需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动员力度,提高临床用血科学化、合理化水平。三是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各类新发、再发传染病风险叠加,血液安全面临挑战,需全面提升血液安全早期监测预警、检验检测、应急处置能力。在
8、机遇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分析以及检验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血液供应保障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血液安全水平提供技术支撑,血液事业发展将迎来新机遇和新变革。二、总体要求强化以政府主导为保障、以质量安全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均衡,全面建设优质高效的血站服务体系,血液供应实现安全高效、公平可及,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和健康四川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以政府主导为保障。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无偿献血组织动员方面的主导责任,切实把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强化部门协作、完善无偿献血保障
9、政策、加强血站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政府重要职责,保障投入、完善制度、强化监管、营造环境。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以质量安全为根本。把血液质量安全作为血液工作生命线,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理念,坚持无偿献血制度,开展血液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持续提升血站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巩固临床用血核酸检测全覆盖,强化临床合理用血,提高区域血液联动保障能力。以高质量发展为动力。新发展理念贯穿我省无偿献血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抓好关键环节、抓住短板弱项、优化系统设计、增强区域联动、加强血站建设、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全省血液供应保障高质量发展。以队伍建设为基础。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血液管理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队伍,加强采供血
10、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岗前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提升业务水平、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夯实事关血液事业长远发展的人力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强化信息化建设在推进血站服务体系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以统计科学、数据科学、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血液事业发展。建立完善涵盖各级血站和用血医疗机构的血液管理信息化平台,推进信息技术在无偿献血服务中应用,提升献血服务个性化、精细化程度。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血站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级血站规模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无偿献血采集量进一步增加,建立血液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完善血液联动保障机制,血液供应保障公平性和可及性持续提升,血液质量安全水平稳居全国前列
11、,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医疗卫生发展相匹配、与临床用血需求相协调,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血站服务体系。表1四川省血站服务体系要素关键规划指标关键规划指标2020年指标值2025年指标值性质无偿献血血液采集量143万单位173万单位预期性固定献血者比例39.8%42.0%预期性人均红细胞用量3.2毫升4.1毫升预期性临床成分输血率100%稳定在现有水平预期性临床用血核酸检测覆盖率100%稳定在现有水平约束性血站实验室室间质评参加率100%100%约束性献血者满意度-85%预期性四、主要任务(一)明确各级血站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成都市血液中心承担好四川省血液管理中心职
12、责任务,以及在成都市范围内的无偿献血者招募、血液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医疗用血业务指导和全省血站质量控制与评价、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等职责。其他市(州)中心血站承担规定范围内无偿献血者招募、血液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医疗用血业务指导和血液储存的质量控制等职责。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难以覆盖的县可根据需要,依托县办综合医院规划设置1个中心血库。各血站要结合功能定位,切实履职尽责,推动辖区无偿献血高质量发展。(二)优化完善血站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9)21号),加大对血站新建扩建的支持力度,增配采血车、送血车等关键设备,逐步推进血站标准化建设,
13、确保血站服务体系与当地医疗卫生发展趋势相适应。加大县级区域中心血库建设,保障县域临床用血需求。统筹规划采供血服务网络布局,推动将献血屋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在各县(市、区)人流量大的地段至少设立一个固定采血点,并根据采血量动态调整采血点数量和位置,对献血车停放提供便利。在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加大储血点建设。统筹建设集中化检测实验室,支持偏远地区、规模较小的血站委托邻近血站开展血液标本集中化检测工作,提高检测质量,降低检测成本。根据保障血液安全需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结合实际工作,为区域血液安全中心配置、更新实验室检测、应急和信息化设施设备。加大“三州”地区、偏远地区血站建设。“三州”地区、偏远地区可
14、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统一规划,优化血站资源配置,探索血站资源整合,可试点将部分采供血服务区域人口数量少、分布散,采血量偏小(年采血量W3吨)、所处地理位置偏远的血站进行服务和资源整合,委托邻近规模较大的血站托管或依托辖区内市(州)级综合医院统一管理,降低血液成本,提升血站运行效率,实现区域内采供血资源高效利用。(三)强化血液质量安全管理重点结合国家发布的血液安全指标(见表2),建立统一完善的全省血液安全管理体系,落实血站质量控制等职责。各级血站应及时向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血液安全情况。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血液安全监管。继续加大血液核酸检测投入力度,巩固临床用血核酸检测全覆盖成果。组织开展覆
15、盖所有血站的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表2血液安全主要监测指标监测指标计算方式血液检验不合格报废率检验不合格报废单位数/总制备单位数*100%血液非检验不合格报废率非检验不合格报废单位数/总制备单位数*100%抗-HIV确证阳性率抗-HIV确证阳性人数/总检测人数*100%核酸检测不合格率核酸检测不合格人数/总检测人数*100%室间质评错误率室间质评结果错误数/室间质评结果总数*100%做好血液安全监测和预警工作,建立全省血液安全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结合我省工作实际,选择部分血站和用血医疗机构作为监测哨点,重点监测经血传播疾病的流行率、血液残余风险、献血不良反应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监测内容见
16、表3)。建立监测报告工作制度,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血液安全风险。表3献血不良反应和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内容监测类别监测内容献血不良反应血管迷走神经反应(VVR)即发型/迟发型枸檬酸盐反应溶血反应空气栓塞过敏反应血肿迟发型出血神经损伤/刺激血栓形成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播病毒感染输血传播细菌感染输血传播寄生虫感染输血传播其他病原体感染过敏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后紫瘢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呼吸困难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输血相关性低血压铁超负荷肺血管微栓塞空气栓塞大量输血相关并发症按照国家区域血液安全中心设置规划,加强政策、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