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放射科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诊放射科管理制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门诊放射科管理制度第1章放射诊疗管理制度一、在DR室入口处和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在机房门口设置工作指示灯。二、在DR室入口处显眼位置设置孕妇和儿童对辐射危害敏感,请远离辐射的温馨提示标语。三、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持证上岗,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佩带个人剂量牌,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四、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对机器的使用、保管、清洁、维护负责,机房内保持清洁,不堆放杂物,无关人员不得擅自动用机器。操作机器时应该小心仔细,尤其注意电源电压,不得超过标识的标准电压。五、工作人员对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事先告知辐射对健康的影响。DR室必须配备
2、完备的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每次检查按要求配戴。六、接诊病人时要仔细认真,要求作到三查七对:查申请单:核对姓名、病历号、X线号、摄片部位和位置。查患者:核对检查部位和脏器。查摄影条件:核对摄影参数(如kV、mAs等)。七、嘱患者除去影响照射部位成像质量的体外衣(异)物,对非受检部位应加强防护,穿带好防护衣帽。调准射线中心线、照射野,以提高影像质量,尽量减少受检者的X线照射,检查室内应减少陪人或尽量缩短陪伴时间。八、检查完毕要整理好申请单,严格核对,发现不符要立刻纠正。告知患者取结果时间和地点,并及时正确地传送影像。九、定期进行X线机的密度检测维修。将梯度板放在平台上,选择适当千伏与毫安秒值进行曝
3、光,曝光结束后,显示的影像为一系列密度呈梯度分布的图像,通过实用密度仪进行检测,并与标准值相对比,判断此台X线机的密度是否合格。X线机必须定期进行密度检测,以确保所呈现的图像密度准确,更有助于临床诊断。十、每年对放射线设备进行机器性能检测,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进行监测(依当地规定)。第2章DR投照技术操作规范一、头卢页正侧位1 .卢页骨正位IP板竖放1012中心线:对准枕外隆凸下方3cm,与IP板垂直。2 .卢页骨侧位IP板竖放810中心线:对准外耳孔前上方各2cm处,与IP板垂直。二、鼻骨侧位IP板横放8x10中心线:对准鼻根下方2cm处,与IP板垂直。三、眼眶正侧位(正位)IP板横放10x1
4、2中心线:对准两侧眼眶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IP板。(侧位)IP板竖放8x10中心线:对准外耳孔前上方各2cm处,与IP板垂直。四、卡瓦氏位(卡氏位)IP板横放810o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4度角,对准枕外隆凸上方3cm处,穿过蝶鞍,经口腔射入IP板中心。(瓦氏位)IP板横放8x10。中心线:经鼻中棘与IP板垂直。五、颈椎正侧位(正位)IP板竖放810o中心线:对准甲状软骨上方3cm处垂直射入IP板中心。(侧位)IP板竖放810o中心线:对准第4颈椎,与IP板垂直。六、颈椎双斜位七、胸椎正侧位(正位)IP板竖放14l4o中心线: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联线中点,与IP板垂直。(侧位)IP板竖放1414o中心
5、线:对准第6或第7胸椎,与IP板垂直。八、腰椎正侧位(正位)IP板竖放14x14。中心线:对准脐孔上方3cm处,通过第3腰椎,与IP板垂直。(侧位印板竖放1414o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棘突前方约5cm处,通过第3腰椎体,向足侧倾斜5度。九、骨盆平片(正位)IP板竖放1414o中心线:经两侧骼前上棘连线中心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垂直射入胶片。十、单肩关节正位片IP板横放1012o中线线:对准喙突,垂直射入。十一、胸部正位片IP板竖放14X14或14X17。中心线:对准第4胸椎或第6胸椎高度,与IP板垂直。十二、胸部侧位(侧位)IP板竖放14X14或1417o中心线:对准第5胸椎平面的侧胸壁中点与
6、IP板垂直十三、心脏三位片(正位)IP板竖放14x14或14x17。中心线:对准第4胸椎或第6胸椎高度,与IP板垂直。(右前斜位)IP板竖放14x14或1417o中心线:水平方向,平第6或7胸椎高度经斜位胸廓水平线中点向前约5cm处射入IP板(左前斜位)IP板竖放1414或1417o中心线:水平方向,平第6或7胸椎高度经斜位胸廓水平线中点向前约5cm处射入IP板。十四、立位腹平片IP板竖放1417o中心线:对准胸骨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与IP板垂直。十五、肘关节正侧位(正位)IP板横放10l2o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中点,与IP板垂直。(侧位)IP板横放1012o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中点,与IP
7、板垂直。十六、尺横骨正侧位(正位)IP板横放10l2o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与IP板垂直。(侧位)IP板横放1012o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与IP板垂直。十七、腕关节正侧位(正位)IP板横放810o中心线:对准腕关节中点,与IP板垂直。(侧位)IP板横放8IOo中心线:对准腕关节中点,与IP板垂直。十八、膝关节正侧位(正位)IP板横放14x14。中心线:对准馥骨下缘,与IP板垂直。(侧位)IP板横放1414o中心线:对准馥骨下缘,与IP板垂直。第3章普通X线检查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多部位参考)一、胸部X线报告胸廓:对称、畸形、骨骼情况。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
8、态、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等情况。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宽及有无肿块发现等。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况。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况。二、心脏平片X线诊断报告摄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胸廓:纵隔与肋骨形态有无异常。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况,食道左房压迹变化情况。三、泌尿系统X线诊断报告1.平片:(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与大小。(2)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3)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影像
9、情况。(4)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异常。(5)肠道内容情况及其他腹部异常阴影。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2)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3)两肾功能显影情况:正常、延迟、不显影。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45-60或更长时间摄片观察。(4)两侧肾盏、肾盂轮廓显示情况。(5)膀胱充盈情况。(6)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况。(7)腰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3 .逆行肾盂造影(RCP)(D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注明导管位置。(2)使用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3)两侧肾盏、肾盂、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况。(4)腰舐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4 .膀胱造影(1)造影剂名称、浓度、
10、剂量。(2)膀胱充盈的轮廓、形态、大小;病理性改变应说明病变范围大小,边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3)若观察膀胱壁者应测量其厚度,边缘与周围情况。(4)男性应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胱突出压迫情况。(5)有无其它异常发现。四、头颅、五官X线诊断报告1 .头颅平片X线诊断报告(1)头卢页大小与形态。(2)白页骨内外板与板障厚度与密度情况。(4)脑回压迹有无增多、增深。(5)颅板血管压迹有无异常。(6)蝶鞍大小、形态。骨质有无异常。(7)颅内有无生理或病理性钙化,其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如何。(8)头卢页软组织情况。2.副鼻窦X线诊断报告(D各组窦腔发育情况。(2)各窦腔大小、形态、密度有无异常,有否液平。
11、(3)鼻腔与眼眶情况。(4)如鼻腔出现占位性病变应重点描述清理变化情况。3.乳突X线诊断报告(1)乳突类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气房大小及密度。(2)鼓窦入口与鼓窦区有无扩大或骨质破坏。(3)鼓室、天盖、乙状窦骨质情况。(4)内外耳道情况。(5)周围组织骨质结构情况。4.眼眶X线诊断报告(1)眶窝大小与形态。(2)眶壁骨质结构。(3)眶内软组织密度有何异常改变。(4)眶裂、视神经孔形态、大小及骨壁清况。(5)周围副鼻窦与颅内情况。5.下颌骨X线诊断报告(1)下颔骨骨质有无异常情况,如有病变应按基本病理变化重点描述。(2)牙槽有无病变情况。(3)软组织情况。五、骨与关节系统X线诊断报告1.
12、骨与关节夕柩X线诊断报告(1)骨折或关节脱位部位与名称。(2)骨折断端移位情况,对位对线情况。(4)骨折断端或脱位关节有无骨质破坏,或其它骨质改变。2 .关节病变X线诊断报告(1)关节病变发生部位:干骨后端、骨干或关节。(2)骨与关节骨质结构有无异常:如有病变应按基本病理变化重点描述。(3)关节间隙与软组织情况。3 .四肢长骨病变X线诊断报告(1)病变发生部位及累及范围。(2)四肢长骨病变基本病理变化情况应重点描述。(3)软组织变化情况。(4)如果是肿瘤病变应描述肿瘤生长方式(膨胀性、压迫性或浸润性破坏)与病变与正常骨组织分界线情况。4 .脊柱病变X线诊断报告(1)脊柱曲度变化情况。(2)病椎
13、的部位,数目与基本病理变化情况应重点描述。(4)软组织特别是椎旁软组织改变情况。六、急腹症平片X线诊断报告1.立位片:胃肠腔有无扩张、积气、积液或液平面以及隔下有无游离气体。2.卧位片:(1)膈肌位置,肝脏、脾脏、肾脏的轮廓,位置、形态及大小。(2)腰大肌与腹膜内外脂肪层影。(3)何段肠道积气扩张、肠壁厚度、肠道分布与位置如何?有无肿块或高密度结石影。(4)脊柱、盆腔、骨骼有无异常。七、消化道造影X线诊断报告1 .食道造影诊断报告(1)胸部常规透视情况、胃泡大小、食道内有无食物滞留。(2)食道钢剂通过各段充盈情况,有无受阻缺损或狭窄。(3)食道壁柔软度、扩张度、粘膜情况。(4)经过贲门钢流情况
14、,有无受阻,局部有无肿块,有无受压、移位情况。(5)胃底部钢剂充盈情况,膈胃间距离如何。2.上胃肠造影诊断报告(1)腹部常规透视情况。(2)食道有无异常。(3)胃部:类型、位置、张力、蠕动、粘膜等情况。(4)胃壁柔软度、移动度、排空程度。(5)胃双重对比相,胃小区显示情况有无异常。;(6)十二指肠各部形态,功能变化。(7)如为全胃肠道造影应观察各组小肠粘膜位置,走行方向有无异常。并要连续观察直达回盲部显示为止。3.结肠造影诊断报告(1)腹部常规透视情况。(3)结肠各段充盈显示情况,有无受阻,位置,结肠袋形、外形、移动度、肠壁柔软性、排钢后结肠收缩功能、粘膜皱壁情况。(4)气钢双重相:粘膜情况,有无充盈缺损或息肉样改变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