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莴苣菌核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防治莴苣菌核病.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怎样防治葛苣菌核病?(1)症状、发生规律。主要危害结球黄苣的茎基部或茎用黄苣的基部。在黄苣整个生育期均发病,苗期发病,通常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即可造成幼苗成片腐烂倒伏。但发病盛期多出现在生长后期,植株近地面茎基部,或接触土壤中衰老叶片边缘、叶柄先受害,病斑初为褐色水渍状,发展后成软腐状,并在被害部位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体,后期产生菌核。菌核初期为白色,后逐渐变为鼠粪状黑色颗粒状物。病株叶片凋萎,生长不良,呈青枯状萎蕉,发病严重的植株常整株腐烂瘫倒。留种植株发病后期,剥开茎部,内壁可见有许多黑色菌核。通常菌核病引起的腐烂没有恶臭,有别于细菌性软腐,但若两病混发时,也会伴恶臭味。菌核病的主要鉴别特征
2、是发病部位软腐,并产生棉絮状菌丝体和鼠粪状菌核。菌核在土壤中越冬,通过气流、雨水或农具传播,从植株的衰老部位侵入。植株生长中后期发生较多,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524C;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C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最易感病生育期在根茎膨大期到采收期。发病潜育期510天。长江中下游地区黄苣菌核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早春多雨或入梅早、雨量多的年份发病重,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前茬作物菌核病严重、残留菌核量多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2)防治方法。轮作换茬,土壤消毒。高畦双行种植,培育6-8片真叶的适龄壮苗带土移植,盖膜防草。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收获后清除病残,翻耕菜地,深埋菌核,消灭菌源。药剂防治。合理喷洒杀菌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腺可湿性粉剂IoOO1500倍液,或50%腐霉利,或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O1500倍液等轮换使用,每710天施用1次,连用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