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大气环境影响气象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武市大气环境影响气象评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邵武市大气环境影响气象评价1评价区气象资料(1)地面风场风场概况根据多年(1983年-2003年)气象统计数据统计,AA市地面风速较小,年平均风速12ms,年静风频率为52%。各月介于50-63%之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除静风外,次多风向9-3月为NW风,频率在671%之间,4-8月为ESE-E风,频率为5-6%。风速日变化为日大夜小,一般以14时前后风速最大。风频玫瑰见图5.27,累年风频、风速、污染系数见表5.27,不同风速分档频率见表5.2-2;其它气候要素统计资料(1983年-2003年)见表5.2-3。风频日变化风频随时间变化冬夏略有不同,冬季以偏西风(SW-NW)为最多,各时段均有
2、出现,并以22-08时为最多,偏东风主要出现在1079时,静风出现在20-08时之间。夏季西偏南风主要出在10-21时,东偏南风夜间至翌日上午出现较多,静风主要出现在23时后至次日清晨。表5.27AA市累年风频、风速、污染系数风向单位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风频%0.80.30.41.25.76.11.70.51.42.03.14.54.03.27.01.2风速m/s1.21.11.11.11.41.51.20.90.70.81.01.51.51.21.51.4污染系数0.50.20.20.52.71.90.90.30.81.01.51.91.9
3、1.21.50.5表5.2-2不同风速分档频率风速m/s静风5.0频率%11.319.442.721.04.90.4表5.2-3其它气候要素统计资料(1983年-2003年)气候要素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平均气温(t)7.18.612.617.92224.927.727.124.219.413.88.7极端最高(C)27.930.532.835.136.337.340.439.538.435.531.728.3极端最低(O-7.9-9A.31.46.513.519.115.91.10.9-4.2-8.5平均气压(hPa)999.5997.6994.2990.398
4、6.5983.1982982.6987.6993.99981000.1平均相对湿度808284838385808181808080平均降水量(mm)69.7119.6206.7254.6290.6346.3154.813880.36658.247.3平均蒸发呈(mm)49.94969.199.5123.4131.7193.3182.4147.1112.173.754.7平均日照时数(h)99.276.27998.5121.4129.8219.4213.3169.8153.1128.5123.1大风日数(d0.10.10.40.40.30.10.60.50.20.10.10.2风速日变化风速日变
5、化总体为08时后逐渐增大,到15时达到最大,尔后逐渐减小,到20至次日07时风速较小。风速日变化见图5.2-2oOO1234S6789101112UH151617)81920212223M网图5.2-2风速日变化图各高度层平均风速日变化项目上空从地面(20Om)海拔1200m高度内,夏季比冬季约高Ioom200m。边界层下层:从地面400m。平均风速日变规律与地面风速日变基本一致,呈双峰双谷型。白天风速大于夜间,0608时和2022时为风速最小时,从该高度层的风频分布可知,该层的风向、风速变化具有明显的“河道风”特征。边界层中层:400800mo该层风速变化小,风速日较差V3ms,是上下层动量
6、交换与风速演变的过渡层。边界层上层:800-1200rno该层风速主要受大气系统及大地形影响,使该层风速日变规律随季节及天气系统的强弱而异。日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冬季从地面1200m,风速随高度按对数增加,高度上升100m,风速增加09ms,70Om为大风速层。70Om以上由于地形开阔,风速变化缓慢。夏季由于热力对流和湍流混合作用,风速随高度增加缓慢,从地面100m,高度上升100m,内速增加0.45ms,大风层在1000m以上。从地面1000m以内,冬季风速大于夏季风速。冬季特征层高度风随时间变化见图5.2-3,日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见图5.2-4O图5.2-3冬季特征层高度风随时间变化图图5.
7、2-4日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图风向频率随高度变化风向频率从地面1200m,可分为三个特征层:近地层:从地面30Om为典型“河道风”,主导风向是偏西风和偏东风,风向与河道走向平行。冬夏两季频率分布基本相同,冬季偏西风较强,夏季偏东风与偏西风相当。中层:气流逐渐脱离河道影响,受周围丘陵山地及天气系统支配,使主风频逐渐由二个风向转为一个风向,冬季以偏北风频为主,夏季以偏南风频为主,各占主风频的50%以上。上层:该层高度冬季约为70Om以上,夏季为IIoOm以上,基本受大天气系统与山地支配,主导风向为偏北风与偏南风,这两个主导风向与武夷山脉走向(北北东)基本平行。(3)温度场特征地面温度场日变化不论冬夏
8、,该地区地面气温曲线呈一峰一谷型,1216h为日气温最高时段,0408h为气温最低时段。各高度气温随时间变化从地面1200m高度内,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中午前后最大,这时大气层多处于不稳定状态。夜间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小于白天,大气层多处于稳定状态,近地层往往有逆温出现。该地区上空不论冬夏,逆温出现几率均较高,几乎每个时段都有出现,但逆温出现的高度、强度、层次不一,并有明显的日变化。低层逆温约从18时开始形成(夏季20时后),随时间推移逐渐加强,后半夜到清晨最强,08时(夏季10时)后逐渐减弱,消失。冬季逆温虽然出现几率不低,但强度弱,厚度薄(约50m)并多层次。(4)降水根据多年(1983年-2
9、003年)气象统计数据统计,AA市年降水量1805.4mm,季节分布:春夏两季(3-9月)占80.3%,秋冬两季(10-2月)占19.7%。降水高度集中于梅雨季节(5-6月)和春雨季节(3-4月)。AA年降水日数175.4d,其中:小雨(10mm)日数119.8d,中雨(10-24.9mm)34.3d,大雨(25-49.9mm)16.2d,暴雨日数(25Omm)5.1d。雨日的月分布:3-6月介于19-21天之间,1-2月、7-9月介于1276天之间,10T2月为970d。AA的降水强度6月最大,为18.3mm;5月次之,为14.8mm;4月、7月再次,为11.373.3mm;12月最小,为4
10、.5-4.9mm;其他月份介于6.59.8mm之间。(5)湿度年平均相对温度82%,2-6月为83-85%,9月为82%,其他月份为80-81%。最小相对湿度以7-8月相对为大,在24-30%之间,11-3月为小,介于674%之间,其他月份居中,为15-20%。(6)云、雾、日照年平均总云量7.4,2-6月为8.1-8.4,其他月份介于6.3-7.1之间,年平均低云量为5.4,1-6月介于5.5-6.9之间。771月在4.0-5.0之间。年平均雾日117.8d,与低云量的分布趋势相反,772月雾日较多(11-13d),而1-6月较少(7-9d)o雾的日变化规律是夜间多见,凌晨最浓,日出后不久即
11、消散,这里的雾多为辐射雾。年日照时数为1687.4h,日照百分率为38%,季节分布为夏季多,春季少,秋冬季居中。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后,以电能为主要能源,不使用煤、油等燃料,且破碎工序在喂料口进行了水喷淋,故不产生粉尘。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原材料装卸粉尘、熔融废气和废滤网焚烧炉尾气。(1)原材料装卸粉尘本项目所用的原材料来自烟地生产过程中的废弃农用膜,含水率较高,在卸货过程中无组织排放产生的粉尘量极少,可以忽略不计。(2)熔融废气和废滤网焚烧炉尾气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的环节为线圈加热熔融塑料膜排放的熔融废气和废滤网焚烧炉尾气,主要成分为非甲烷总烧。废滤网经专用焚烧炉焚烧后回用于生产,尾气依托
12、造粒车间的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由于要使废PE塑料处于熔融状态,根据本项目产品特性,需加温到110200C左右,在此过程中,通常塑料聚合物单体或添加剂、防老剂、稳定剂等有少量挥发,从挤压机孔隙间逸出,进入车间。非甲烷总煌参考空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手册(美国国家环保局)中推荐的废气排放系数,其非甲烷总燃排放系数取035kgt0建设单位拟采用“水浴+等离子净化处理设施”处理工艺进行尾气处理,净化效率达90%以上。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所推荐采用的估算模式SCREEN3,估算模式SCREEN3是一个单源高斯烟羽模式,嵌入了多种预设的气象组合条件,包
13、括一些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所以经估算模式计算出的某一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最大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是保守的计算结果。D评价因子根据项目工程分析结果,结合各污染物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限值,确定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为:非甲烷总燃(NMHC)o2)评价范围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为三级,评价范围以项目厂区为中心,2.5km为半径的范围内。3)大气污染物预测根据工程分析的内容,项目大气污染物正常排放的源强参数见表5.2-4;项目大气收集后若没有经过处理设备处理,直接通过排气筒排放。则大气污染物非正常排放的源强参数和正常排放时一致。表5.2-4本项目废气污染源源强一览表污染源性质污染物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内
14、径m废气量m3/h烟气出口温度匕评价因子源强t/a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造粒排气筒点源NMHC150.32000200.175(0.365mgm3)1.75(3.65mgm3)4)预测模型选择及影响分析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08),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SCREEN3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为分析依据。非甲烷总煌影响情况,具体估算结果见表5.2-5。表5.2-5非甲烷总燃排放情况估算结果单位:mgm3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造粒废气正常排放造粒废气非正常排放下风向预测浓度Ci1(mgm3)浓度占标率PiI(%)下风向预测浓度Ci1(mgm3)浓度占标率Pi1(%)100001000.0004920.020.00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