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影《沂蒙六姐妹》观后感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电影《沂蒙六姐妹》观后感2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育电影沂蒙六姐妹观后感6月5日晚,县委党校为我们十九期科干班学员安排了红色影视教学沂蒙六姐妹,结合近几天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性教育等课程学习,感悟良多。影片背景聚焦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孟良岗战役,但却没有完全战场的描述,而是从后方和侧面反映战争残酷和沂蒙人民无私无畏奋勇支前的场景,亲身感受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我华东野战军奋勇杀敌,夺取战争胜利的英雄事迹和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那种精神是大壮投身革命的义无反顾,是月芬为爱守候的浪漫美好,是春英家一门三忠烈的无私慷慨,这些场面在我心中久久回荡。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国革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
2、下开展的,在孟良岗战役中,千千万万将士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献身,这次战役共牺牲了2680战士,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3岁。正如市委党校孔华老师在伟大的建党精神一课中诠释的那样,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追求,铸就了老一辈革命家无比坚定的政治品格,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精神力量。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原动力,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续前行的力量源泉。学习老区人民团结一致、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电影里烟庄的妇孺老幼可以在2天内不眠不休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草料、赶制出两百双布鞋。他们把
3、粮食甚至自己的口粮全都给解放军吃;丈夫牺牲了又把儿子送上前线;男人们都上战场了女人们就上阵支前。陈毅元帅曾深情地慨叹,“我至死都不能忘记沂蒙山,是沂蒙山的小米养育了人民的子弟兵,是沂蒙山的小推车推出了革命的胜利。”沂蒙老区人民与党和国家共命运、同血脉,正是在这样的人民坚定的拥护和支持下,最终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学习沂蒙妇女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据统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妇女共做军鞋315万双,军衣122万件,碾米碾面11716万斤,动员参军38万人,救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这一串串数字后面是无数勇敢坚毅的沂蒙红嫂的无私奉献,是春英知道自己丈夫牺牲了,却
4、忍者巨大的悲痛说了句:“不要告诉我的婆婆和月芬“;是月芬坚持献血,大声喊出那句:“你眼睛瞎了吗,我们沂蒙山的男人都在前线呐!“;是秀儿在河边扔下棒槌,坚定的呼喊:“我们女人也要去前线”;是兰花毫不犹豫地带领姐妹们跳下冰冷的河水,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浮桥,让战士们踩着木板及时奔赴战场沂蒙六姐妹是无数勇敢中国妇女的代表,她们坚强的品格、无私的精神、坚韧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这次影视教学内容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党同群众血肉联系、水乳交融的重要性,明白了农民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领悟到了只有真心为人民,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微火虽微,永恒绵长;精
5、神不灭,生生不息。身处和平年代心中不能没有狼烟,伟大的精神需要代代传承,伟大的思想需要发扬光大,正如县人武部部长南小勇授课时告诫的:新时期,人民战争的思想永不过时!教育电影沂蒙六姐妹观后感“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当悠扬的沂蒙山小调响起,观影的我们心情却并不轻松,因为我们对那段历史就像对沂蒙山小调一样熟悉,不能忘记也不敢忘记。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历程,是一部奋斗史,是一部牺牲史,更是一部英雄史。好男儿为国捐躯,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但他们不是孤立的,他们的后方还有一群看似柔弱却又无比坚强的女性在拥护着他们,支持着他们,思念着他们,沂蒙六姐妹讲的就是这些女性的故事,她们,也是我们不能忘却的英雄。6月5
6、日晚,县委党校第十九期科干班安排的集中观看红色教育片沂蒙六姐妹,这部片子没有太多的战争场面,摊煎饼、借粮食、做军鞋、架人桥把最后一口粮食留给战士,把最后一个儿子送上战场,眼在流泪,心在滴血,但不能阻挡他们拥军的脚步,这些沂蒙山区的普通女性,在不平凡的年代里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毅和勇敢,看到了团结和牺牲,看到了悲伤和痛苦,更看到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正是这样的信仰,才使我们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正是这样的精神,才使我们的国家崭新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中国正如她们所愿,安宁祥和,国泰民安她们所期盼的,我们正在享受,她们所向往的,我们正在经历。时代变了,但初心不变。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我们不能也不会忘记这些英雄。时代变了,信仰不变,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我们更要坚定信念,坚守理想,爱国爱家,发挥特长,用实际行动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为建设现代化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