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尽快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尽快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施意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快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及省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相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总抓手,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促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
2、改革,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大力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发展,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新型旅游发展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的向往。(二)发展目标。围绕“项王故里、中国酒都、水韵名城”的全域旅游发展定位,整合全区资源,优化旅游发展空间,构建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创新和丰富旅游供给,加快旅游载体建设,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和公共服务,优化旅游市场环境,不断提升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创新营销战略,坚持形象推介和旅游产品营销并重,不断提升旅游的影响力;坚持政府统筹,引导社会参与,
3、完善发展机制,实现全民共建共享,把建设成为设施完善、产品丰富、环境优良、美誉度高的旅游目的地。到2023年3月,达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基本条件。二、工作任务(一)坚持规划先行,促进多规融合1 .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结合我区的资源特点和发展定位,编制完成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和要素配置,推进全域景观化、产业旅游化。制定旅游产品开发、公共服务、营销推广等专项实施方案,形成全域旅游发展的特色路径。加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提升多规融合实效,确保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落地实施。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导向优化、提升城市整体景观,将具有独特吸
4、引力的西楚文化和两河文化资源、产业、元素转化为旅游产品和城市吸引物。充分发挥全域旅游催化剂作用,把历史文化挖掘提升、创意文化创新引领、服务文化培优做强贯穿于全域旅游发展全过程。完善旅游业各要素,激活各行业各部门对全域旅游发展的支撑作用,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二)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满意指数2 .提升旅游景区品质。突出具有市场引领和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品牌,积极争创国家、省级旅游品牌;打造旅游休闲功能完善、旅游休闲业态丰富的特色文旅休闲街区;推进建设一批省级、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省级工业旅游区;打造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田园艺术景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家庭农场等农文旅新业态。到2022年底前,将
5、蔡集镇牛角村、耿车镇大众村创成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完成簧学街特色街区改造和酒街项目建设,打造特色文旅休闲街区;完成耿车镇农文旅资源整合,提品白鹿湖公园项目,争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推进古黄河国家农业公园建设,打造农旅融合样板。3 .提升旅游住宿品牌。丰富全区住宿设施的类型与层次,在主城区引进或改造四星级及以上酒店。在印象黄河景区、牛角乡村旅游度假区、酒街等建设民宿。优化文化旅游饭店的室内空间及区域布局,引导旅游饭店科学定位目标市场。加大招商力度,推进高端连锁酒店品牌入驻,实现行业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到2022年底前,完成3个四星级及以上酒店招引或改造。根据文化主题特色,争创1家金鼎级和
6、3家银鼎级文化旅游饭店品牌。(三)加强配套建设,提升公共服务4 .构建综合旅游交通网络。一是主城区,借力城市公共交通提升旅游服务功能,通过公交冠名、张贴海报、掌上公交APP等,科学连接汽车站、高铁站及主要景区,并将通往主要旅游区的指引标志纳入道路交通标志范围,实现主要景区与综合交通骨干网络及重要交通枢纽的无缝衔接,推动主城区公共交通向重点景区延伸,达到旅游专线的效果。二是西片区,以“旅游风景道+绿道”打造为抓手,构建“四横四纵两环”的休闲旅游道路体系,完善旅游公共交通服务、自驾车营地、驿站等配套服务,增加主客共享的旅游休闲空间,完成沿线路段慢行系统及其它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快进慢游”的旅游
7、交通网络体系。三是南片区,借助现有省道、乡道,通过环境整治,美化道路环境,达到自然、顺畅的道路系统。到2022年底前,建成古黄河风景道、大运河风景道、西民便河风景道,完善自驾车营地、生态停车场、观景台、骑行绿道、驿站等功能设置,形成西片区旅游交通环线。5 .完善集散咨询服务体系。以“分级设置+网络化布局”,完善旅游集散与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结合交通枢纽完善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将区内重点旅游项目的游客中心提升为二级旅游集散中心,在商业街区、乡村旅游点、工业旅游点等游客集聚区设立咨询服务点,有效提供旅游咨询、线路、交通、安全、医疗急救等信息与服务。到2022年底前,完成全域旅游集散中心、牛角乡村旅
8、游度假区游客中心及多处游客服务点建设。6 .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在全域内建立使用规范、布局合理、指向清晰、内容完整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在区内主干旅游风景道完善旅游交通指示标识;在全域旅游集散中心、主要景区景点入口处及主干旅游风景道的交汇处设置全域全景图;完善旅游景区景点、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绿道等旅游标识系统。到2022年底前,完成古黄河风景道、西民便河风景道的旅游标识;完成酒都公园、印象黄河景区、酒街、月堤湖生态公园、牛角乡村旅游度假区等入口的全域全景图及景区内部的标识系统。7 .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九按照“全域覆盖,突出重点,改造在乡,开放在城,规范引领,适用为主”的要求,重点在旅游集散中
9、心、旅游景区、主要乡村旅游区(点)、城市游憩街区、城市重点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等建立分布合理、管理规范、比例适当、文明宣传、免费开放的旅游厕所,并在重要旅游活动场所设置第三卫生间。重点推进旅游景区(点)、乡村旅游重点村现有厕所规范化、标准化的整改提升,国家4A级以上景区(项王故里、雪枫公园)至少应有1个3A级厕所,60%以上达到2A级旅游厕所标准,其它厕所均达到A级以上标准;4A级以下旅游景区60%以上厕所达到A级厕所标准。乡村旅游点至少应有1个3A级厕所。到2022年底前,牛角乡村旅游度假区至少完成1个3A级厕所建设;沿古黄河、西民便河旅游风景道合理建设旅游厕所;中心城区成立“厕所开放联盟”并按
10、要求将其内部厕所对外开放。8 .提升停车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全区的停车场体系建设,加大度假区、景区、星级坂店、城市广场的停车场建设力度,对现有停车场进行生态化提升,完善停车场的标识和管理设施。在城市中心地段、重要旅游景点扩建和改建停车场以适应自驾游增长的需求;协调景区附近企事业单位内空置停车场,供节假日、大型集会、演出时集中停车使用,满足游客出行需求。9 .推动旅游智慧化和信息化。依托全域旅游集散中心,鼓励建立旅游服务线上“总入口”和旅游大数据中心,形成集交通、气象、治安、客流等信息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与省级智慧化平台有效对接。开发“智游”手机APP客户端,为游客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重
11、要涉旅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主要旅游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实现游客行前、行中和行后各类咨询、导览、导游、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全面推进旅游公共服务的智慧化和信息化能力和水平。到2022年底前,在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内建成智慧化系统,开发“智游”手机APP客户端。(四)推进全业融合,创新产品供给10 .促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挖掘西楚文化、古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朱瑞红色文化底蕴及景观特征,丰富文化遗址和文博场馆体系,推进大王庙、中国粮食博物馆等提质增效,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文化旅游产品,树立国家文
12、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典范,扮靓“西楚文化名城”。重点打造“印象黄河景区一月堤湖生态公园一牛角乡村旅游度假区”体验一日游、“项王故里一酒街一酒都公园一印象黄河景区一月堤湖生态公园一牛角乡村旅游度假区一中国粮食博物馆一朱瑞红色文化旅游区”感受两日游等特色旅游线路。整合文化旅游节庆资源,在马陵放歌、“酒都不打洋暨啤酒美食节、青岛啤酒节、耿车镇多肉文化旅游节等各类活动中融入文旅元素,增添旅游活力。依托苏北大鼓、董王高跷、柳琴戏等非遗资源,开展文化进景区、进社区活动,开发专题演出、室内剧场、夜间秀场、民俗节庆等演艺活动,在全区形成一批主题鲜明、门类齐全、品质优越的文化休闲品牌,提升文化娱乐在旅游消费中的比
13、重。11 .促进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采摘等产品业态,形成具有特色的具有乡土气息的乡村旅游产品及农副产品体系。引领乡村旅游产品从传统观光型向乡村生活、创意体验、休闲度假转型升级,将特色农副产品与旅游商品的开发紧密结合,重点抓好存量提质,培育一批优质乡村旅游产品。12 .促进旅游与商贸的融合。加快吾悦广场项目建设和“宝龙二十四街”提升改造,着力发挥“商贸+旅游”功能,完善周边旅游配套设施,提高对文旅消费的承接能力。优化簧学街、楚街等特色街区的旅游服务功能及配套设施,推进旅游与商贸的融合发展。13 .促进旅游与教育的融合。
14、利用学院资源,挖掘旅游、学术、科研功能,寓教于游,将酒都公园、文体中心、牛角乡村旅游度假区等打造为“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策划研学旅游精品线路。依托朱瑞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围绕红色文化教育,编排“永远跟党走,体验爱国情等活动,将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融入到旅游发展工作中。14 .促进旅游与体育的融合。依托雄壮河湾、古黄河水景公园、印象黄河景区及西片区黄河故道,打造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品,做好古黄河沿线景区体旅融合的配套设施,满足体育旅游相关要求。15 .促进旅游与餐饮的融合。充分挖掘“老”餐饮品类,弘扬老味道特色餐饮文化。扶持“红楼酒家”、“黄狗猪头肉”等本土老字号发展,引
15、导本土老字号品牌融入旅游休闲街区、旅游度假区,实现餐饮业特色化发展,打造老字号餐饮品牌,为游客提供多层次休闲餐饮服务。16 .促进旅游商品开发。以大师兄木梳、颜世昌烙画、蔡集麦秸秆画为依托,积极引导其它非遗向旅游商品转变,利用酒都公园布展旅游商品店;加强与知名文创设计企业的合作,实施特色文创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着力突出实用性、科技性、便携性、特色化与系列化,加快李记食品、蝴蝶画、耿车多肉等商品研发,提高市场占有份额,拉长旅游产业链,推进旅游商品品牌化发展。17 .促进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推进自驾游基地、水上旅游新业态建设,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依托古黄河国家
16、农业公园,开发自驾游、水上游等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依托牛角淹、朱海开发设计水上旅游项目;挖掘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等资源,对接市水利部门,论证开发古黄河水上旅游线路的可行性。(五)完善服务标准体系,筑牢安全管理防线18 .完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制订符合实际的旅游服务建设规范和质量服务标准体系,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引领计划,鼓励企业实行旅游服务规划和承诺,创建国家级、省级旅游服务质量品牌。到2022年底前,制订完成旅游服务规范标准并积极推广执行。19 .提升旅游投诉处理能力。整合全区各景点旅游投诉、咨询热线,依托政府服务热线设立“旅游专席”,开通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旅游咨询、投诉途径,建立畅通的线上线下咨询、投诉受理渠道,在游客集中区设立旅游投诉点,快速响应游客需求。加大景区及重点街区巡逻力度,加快游客报警处理反应速度。在全域旅游集散中心设立旅游纠纷调解机构,并与区法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实现旅游行业管理全覆盖。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