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打造“产业名城”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打造“产业名城”的实施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打造“产业名城”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和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老工业城市加快重构制造业竞争优势,全面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基础现状(一)发展现状长期以来,我市形成了门类齐全、基础厚实、特色鲜明的制造业体系,国民经济制造业31个行业大类中,我市涉及30个,初步构建了以“海陆空”整机终端产品、智能电气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和以高性能合金、先进高分子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工程塑料、特种船舶、铜版纸、醋酸、高速工具钢、五金工具、中低压工程电气、医用氧气机、血压计、香醋、眼镜
2、、木制地板等6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已成为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长三角重要的绿色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省内重要的新型生物医药与高端医药器械产业基地。近年来,市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新冠疫情影响,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0年,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8.8%;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达到4863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6.2%;涌现出航空航天等一批国家、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5个;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
3、6家、工业设计中心11家,其中国家级分别为6家、1家;一批“专精特新”高成长性企业迅速成长,6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拥有省百强创新型企业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3家;全市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7家,制造业对我市国民经济的贡献和核心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二)存在问题产业特色尚不鲜明。与周边地区相比,我市产业特色还不够明显,在全国有影响、有地位、具规模的地标产业还比较缺乏。新兴产业还在培育期,航空航天产业虽在国内有一定特色,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潜力。集群优势不够明显。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定位不够明确,部分地区产业布局较为分散。化工、汽车零部件和
4、造纸等产业尚未形成整机和终端产品引领、零部件产品就近配套、上下游有机融合的发展格局,缺少龙头型、基地型的项目带动。转型步伐还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具有一定研发能力,并能通过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的企业占比较低。部分企业的产品层次、技术能力、盈利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亟待实施技术改造,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对接重大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好发挥老工业城市产业基
5、础,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强市“一号战略”,以培育打造“四群八链”产业体系为抓手,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苏南产业发展新高地和独具特色的“产业名城”,以产业振兴带动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在谱写“很有前途”新篇章中争得城市荣光。(二)基本原则立足优势,特色发展。聚焦高性能材料、航空航天、海工装备等优势产业,实施产业链培育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彰显产业特色,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链及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打造产业核心竞争优势。强化联动,融合发展。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双向融合互动机制,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耦合共生。坚
6、定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加强跨区域协调联动,推动产业错位发展。集聚资源,创新发展。系统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用好及周边城市科教资源密集的优势,更加有效推进产学研合作,提升创新载体、优化创新生态、培育创新文化,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基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守生态环境底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推动沿江产业绿色转型,走出具有滨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擦亮全国“低碳城市”发展名片。(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制造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加速壮大,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高
7、于省平均1个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达16件。四、重点任务(一)围绕四群八链,打造产业集聚高地1 .强化重点产业培育。实施产业链培育工程,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数字经济和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和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材料、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海工装备、智能农机装备八条重点产业链,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产业链制度,研究制定支持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措施,“一链一策”促进要素资源向重点产业链集聚。到2025年,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2个1500亿
8、元产业集群和生命健康、数字经济2个1000亿元产业集群,八大重点产业链的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达到3000亿元。聚焦我市历史悠久、产业知名度高、地域品牌效应显著的绿色建材、食品加工、视光学等特色传统产业,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进行改造,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市、区和新区、高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2 .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全面对接“一体、两翼、三带、多片区”的发展布局,坚持市场机制主导和产业政策引导相结合,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和环境容量等因素,引导制造业有效整合、合理布局,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和统筹发展。其中,新型电力(
9、新能源)装备产业链重点在扬中市、丹徒经开区、句容经开区和新区布局;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点在丹阳市、丹徒区、句容市、扬中经开区和新区布局;高性能材料产业链重点在新区、丹阳市、京口经开区和丹徒经开区布局;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在新区、丹阳经开区和丹阳高新区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重点在新区、高新区、句容经开区、京口区和润州区布局;航空航天产业链重点在新区、丹阳经开区和京口经开区布局;海工装备产业链重点在高新区和扬中市布局;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链重点在丹阳市布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市、区和新区、高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3 .全面增强平台承
10、载力。积极推进省级以下低、小、散、弱的工业园区进行清理、整合、撤销,进一步促进各类资源向重点园区集聚,提升产业项目承载能力,实现开发园区向现代产业园区的转型。全面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步伐,实现争先进位。整合盘活城市楼宇资源,推动硬件提升、配套提档、服务提质、运营提标,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立体园区”。推动科技创新、创业载体提质增效,打造一批“宜居、宜创、宜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构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增长极,到2025年,形成“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特色产业园”全链条式孵化服务体系。(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
11、、市科技局,各市、区和新区、高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强化转型赋能,提升产业发展层次4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提升。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强高端智能化系统研制应用,加快“互联网+”协同制造集成应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着力提升产业基础支撑能力。继续加强智慧应用建设,整合数据资源,推动共建共享,提升智能制造产业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智能制造装备、软件企业参与制订智能制造标准,在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智高点”上求突破。面向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加快培育本土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加强优秀解决方案研发和推广普及。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在线化、
12、数据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到2025年,建成50家智能车间。(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大数据管理局,各市、区和新区、高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5 .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紧扣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本质要求,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加大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力度,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全面提升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深入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通过组织实施专项行动,加快盘活存量资源,在“腾笼换凤”、焕发产业发展活力上求突破。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进一步完善发展循环经济软硬件设施,实现企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循环资源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打造资源良好循环利用、能源高
13、效阶梯使用、水资源充分回用的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循环园区。持续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深入开展能效对标,促进节能装备改造升级,倒逼工业企业能效持续提升。到2025年,培育绿色工厂50家。(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市、区和新区、高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6 .推动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两业融合,深入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鼓励制造企业向“产品+服务+技术+系统解决方案”转型,培育一批集“智能制造+增值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两业”深度融合发展企业、平台和示范区。引导企业以产业升级和提高效率为导向,发挥研发设计、流程优化、品牌建设、标准制定、市场营销等对提升制造
14、业价值链的作用,促进制造业企业加速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化发展,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集中区域集聚,实现规模效应和特色发展。围绕智能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柔性化定制、共享生产平台、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服务衍生制造等领域,加快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各市、区和新区、高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实施创新驱动,构筑产业竞争优势7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促进协同制造和协同创新,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加大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争
15、取力度,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组织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对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加强企业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引导,帮助企业争取承担国家和省战略,引进科研团队、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加强平台的技术供给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开展和参与研发活动。到2025年,重点培育8-10家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500家。(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各市、区和新区、高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8,深化市校产学研合作。支持驻镇高校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将高校人才、知识、智力密集优势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结合市优势特色产业,开展“
16、企业高校行”、“高校地方行”等专题产学研对接,进一步打造校地合作创新体系。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高校成果属地转化率,让高校的科教资源更多为企业服务,高校的科研成果更多在落地转化,高校的毕业生更多留在就业创业。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支持大学、科技大学创建国家一流学科。发挥科技镇长团科教资源,引导科技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购买技术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人才办,各市、区和新区、高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9 .发展新模式新业态。突出新经济的高效、便捷、共享特点,挖掘新经济增长动力,促进更多新经济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升级。强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发展以工业遗产为载体的体验式旅游、研学旅行、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形成工业文化旅游新模式。鼓励业态和模式创新,推动智慧物流、服务外包、医养结合、远程教育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引导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模式有序发展。大力发展新兴消费业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