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快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宜居性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深入贯彻落实区第十五次党会会精神,进一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标主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城市文脉传承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体系,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主城区的后花园,创造高品质宜居生活,全力建设有品质、有颜值、有情怀、有温度的宜居,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
2、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识、尊重、J1.1.M城市发展规律,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管理城市,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打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二、工作目标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一尊重五统筹的重要论述,以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为目标,依托长寿之乡的独特优势、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城乡相融的空间形态,统筹规模、空间、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优化空间形态、完善功能品质、提升人文魅力,
3、深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区,努力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市。2022年,编制完成宜居城市建设五年规划,分门别类建立项目清单库,有序实施宜居城市年度建设项目,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深化完善宜居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建设宜居城市的强大合力;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深入推进大城三管,下足绣花功夫,基本实现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产城互动,推动宜居城市建设初见成效。至十四五末,全面完成本届区委区政府宜居城市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城市运行管理更为安全高效,城市文明程度大幅提高,基本建成社会和谐稳定
4、、经济持续繁荣、环境优美宜人、生活舒适便捷、文化丰富多元的宜居城市。三、主要任务(-)优化城镇空间布局。1 .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全域一轴两翼、拥江发展”空间布局和“一主两副六节点多特色现代镇体系。2 .推动一主一体化发展。双福、德感、圣泉、几江、鼎山支坪、先锋、龙华部分区域组成的一主中心城区要大力推动一体化发展,建设西部()科学城展示高品质生活的现代化新城区。3 .加快推动双福-滨江新城-德感集中连片发展,有序启动江洲湾片区规划建设,加快推动西部()科学城片区和长江以南几江半岛、支坪及先锋等区域空间融合、功能耦合。4 .高起点规划珞璜、白沙两个城市副中心布局,
5、高质量推进产城融合,强化城市功能配套和特色塑造,提高承载力和吸引力。5 .加快推动石蟆、李市、油溪、蔡家、贾嗣和四屏6个节点镇产城景融合、农文旅融合,发挥好联结城乡、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作用。6 .其他镇要因地制宜、立足特色谋划发展,建设成为产业特而强、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精品小镇。(二)塑造地域特色风貌。1 .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2 .提升城市建筑品质。积极推动重要建筑、跨江桥梁设计出精品,打造
6、城市代表性名片二建立建筑项目与周边环境同步打造机制。完善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监管机制。建立提高设计方和施工方技术水平的制度保障,弘扬工匠精神。建立建筑形态实施过程中的监管跟踪机制。加大对擅自改变建筑外墙的违规行为查处力度。3 .打造沿江风景带。以主城区标准优化“一江两岸天际轮、山际线、水际线廓线,联通山水视线廊道。提升滨江路品质,打造滨江路楹联文化、诗词文化、名人文化、爱情文化等彰显特色的文化长廊,对滨江护栏、座椅等城市家具进行精心设计和整治规范,加强公共空间景观塑造。把城市大桥及其景观艺术设计摆在首要突出位置,分门别类加强对大桥造型、色彩等的景观艺术效果管控,构建沿线整体美,点上有精品的一江两
7、岸景观风貌展示。(三)夯实绿色生态本底。1 .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现有建筑环境综合整治和改造。按照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要求,严格按照市四山地区开发建设管制规定对四山生态空间进行管控,严禁违规占用四山林地、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积极推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治理污染土地,恢复城市自然生态。2 .着力打造城市清水绿岸。全面推进城市建成区次级河流全流域治理。深入实施碧水行动暨水污染防治工作,着力整治污染水体,全面消除城市污水直排口、污水管网空白区。强化口k企业排水、小散乱排水以及阳台和单位庭院排水,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综合能力、提高污水处醐E
8、放标准,形成流域水系环境保护长效机制。3 .加快水环境综合治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加大海绵城市建设投入,以渗、滞、蓄、净、用、排为主的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控制地表径流与面源污染,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发展方式,修复城市江河湖系统水生态环境,落实贯彻新时期治水新思路,创新水环境治理新模式,提升区城市形象。(四)畅通道路交通网络。1 .加快推进融城道路建设。根据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落实主城区、渝西片区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要求,抢抓科学城建设机遇,积极争取珊瑚大道东延伸线、金曾路
9、南延伸线、陶家隧道、支坪长江大桥、小南海长江大桥、铜罐驿长江大桥等融城道路加快建设,推动公共交通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促进与主城都市区公共交通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一体运营。努力实现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覆盖全域。2 .优化主次干道布局。进一步推进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强化城市路网交通功能。加快鼎支路、浒溪北路北延线、蓝光水果侠北侧道路、南侧道路建设,滨江新城绕城高速下道口升级改造,开展长岭路货运通道、燕子岩隧道、碑亭隧道等前期工作,提升城区组团高效通勤。3 .提高支路网密度。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按照成片化、网络化、系统化的思路,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交通节点疏解和人行道路系
10、统构建,加强支路系统研究,加大支路建设力度,优化市区路网结构,打通滨江二路等断头路,畅通内部循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4 .加快发展绿色交通。以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为突破口,实施公共交通网络提升工程,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个性化公交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向几江半岛延伸,2022年通车跳蹬站至圣泉寺站段,开工建设圣泉寺站至鼎山站段(过江段1推进鼎山站至鱼洞站段前期工作,积极争取17号线、19号线延伸至,畅通融城大动脉,打造轨道上的城市。(五)配优城市公共服务。1 .持续加强停车秩序整治。加大停车设施建设改造力度,结合城市更新,因地制宜增加停车泊位供给。依托5G技术
11、、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全面推进智慧停车信息综合平台建设,实现停车引导、违停提醒、快速支付、征信运用、数据共享等功能,为停车管理插上智慧翅膀。2 .打造具有生活气息、发展活力的街区。统筹考虑住宅区和相邻街区的空间场所及设施,推动市政设施、景观环境、沿街建筑、历史风貌等有机整合。加快推进三五三九文创园”建设,推动老工业区、住宅区与街区的塑造联动提升。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构建15分钟社区服务圈5分钟便民生活圈,全力推进长江著N37烟雨之城、遗爱池商圈、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等建设,健全商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公共活动等居住配套功能。增补便民设施、完善城市家具、消除安全盲区、优化慢行系统,
12、提升绿化景观,打造具有活力、魅力的美丽街区。3 .健全完善城市管理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完成基于共享责任清单的政务数据汇聚,按需推动公共数据和社会化数据采集和汇聚,并保持与相关大数据中心平台互联互通。健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务公司、居民等多方对接机制,以绣花针功夫做好城市精细化治理。4 .完善和延伸优质公共服务功能。加快推进融城同城提质发展,加强与西永、陶家城市副中心联系,实现与主城交通互联互通、产业相互协调、功能融通融合。加快产教城一体化发展,推进中学滨江校区
13、等重点项目建设。科学规划设置医疗机构,建成区中心血库,建成几江、圣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实施公共体育普及工程,积极推动全区公益性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倡导全民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1 .建体系,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和先进理念,制定实施美丽宜居滨江公园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滨江绿道保护,加快编制美丽宜居滨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等专项规划和技术规范,构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滨江公园城市建设管理体系。逐步从传统的产-城-人发展逻辑,转化为以优质的生态环境、城市生活f口公共服务吸引人才、人才吸引企
14、业、企业创造繁荣的人-城-产”发展逻辑。2 .重智慧二以全市打造智慧名城、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实验区为契机,在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建立智慧管理平台,从5G+智慧政务、5G+智慧工地、5G+智慧交通等方面着手,加快推动城市向更高层级发展,以更好的服务群众。把握住绿色化、智能化两个大方向,把城市打造成为公园城市和智慧城市样板。保护好生态本底,运用好智能要素,统筹推进城市绿道、坡坎崖绿化美化、公园提档升级等工作,将智能化场景、智慧化管理融入城市建设各方面。3 .增绿量二充分利用切坡、边角、闲置等空间,实施增荫添绿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口袋公园、街边游园
15、、街心绿地、边坡治理等工程,增加城市总体绿量。大力实施空转绿”工程,结合拆违、拆破、拆旧、拆临,为城市多留白,腾出城市绿化空间,建成区范围内零星地块优先用于公园绿地建设,已收储的待建用地尽可能实施临时绿化。4 .塑品牌。加快建设稻田农业公园、中央公园、篆山坪公园、圣泉寺公园、高家坪山地遗址公园、儿童公园、体育公园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态示范工程,打造公园城市响亮品牌,适时举办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节庆活动。结合公园、绿道等建设,举办迎春赏花节等活动,让市民参与、感受、分享公园城市建设成果。(七)营造舒适宜居环境。1 .着力改善老旧小区整体环境。高质量完成老旧小区改造,着眼于解决群众居住等基本问
16、题,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统筹推进综合改造和管理提升,变政府要改为群众愿改,探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老旧小区安全、干净、整洁、有序。主要完善小区步道、照明、给水、排水、停车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的更新改造,大力支持老旧楼院加装电梯、实施屋顶、化粪池改造等。2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加强政策机制建设,结合城市体检,积极稳妥实施老城区更新改造,做好文物、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鼓励发展创新创意产业。原则上不得采用大拆大建的综合开发方式,在不改变原有土地使用性质、基本不增加建筑规模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发展目标和产业升级要求,按照减量、增绿、留白、整容”要求开展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推进一批老旧独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