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探究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伴随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初中学校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的课程,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和老旧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部分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本文将着重分析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从而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成效。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法,应用方式信息技术课程将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实际操作,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部分学校坚持固有的教学观念,导致部分教师依然采取讲解
2、为主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提高。项目教学法立足于项目本身,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独立操作项目,结合自己掌握的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从而使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得以解决,有效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一、项目教学法的定义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就是把日常生活中项目及管理的理念应用于教学,教师从实际问题出发,提供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合作完成项目操作经历的流程。学生作为项目的主体,在老师的启发下,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因此把项目教学法良好的应用在初中信息课程教学过程中
3、,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性1 .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实施项目教学法期间,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更快地融入课堂,及时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项目有助于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迸发,学生慢慢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交流讨论的好习惯,积极搜集沟通并加工处理获取的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加以验证,质疑并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小组成员相互讨论、相互帮助,扬长避短,分享交流彼此的学习成果。信息技术课堂的氛围活泼轻快,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饱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能更快地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获取成功并增强自信心。学生还能把完全掌握的知识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主学习能力更强,更
4、快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2 .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阶段是初中时期,学生应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用更加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项目教学法可以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发挥出来,积极探寻新知识,形成信息意识,借助小组分工、协助合作的方式剖析问题,具有更高的计算思维能力,按照思考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实施方案,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表现学习创新的数字化特点,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3 .强化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教学时,教师在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项目中,融入不同的现代化教育理念,调
5、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信息技术课堂更活跃,学生参与度更高。学生可以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检验问题的解决情况,这就是理论知识融合实际操作的最佳体现,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加强理论知识的巩固,有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存的问题1 .未明确教学目标新课改的推出让传统教学观念和全新的教学理念产生矛盾。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的教学目标不清晰,无法把新课改理念落实到位,难以运用最佳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譬如,教师在设计某些信息技术主题教育活动时,设计范畴较大,学生无法运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全面分析并找出问题的解决方式,导
6、致无法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再有部分教师进行课程教育期间仅是将教学知识点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未能引导学生积极挖掘教学内容所体现的内在含义和思想价值的传递,教学效果成效甚微。2 .禁锢学生独立思考部分教师未分清课堂的主次地位,教学期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难度较大,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还有一些教师一味追求教学的量变,把知识点强行灌输给学生,从而导致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思维受限,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丧失。3 .教学模式老旧一些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延用传统的思想观念,未跟随时代的变化改进完善课堂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兴技术手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率会大大提
7、高,面对新课改的大环境,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积极发挥科技时代产物的作用力,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模式融入课堂中,使信息技术课堂更具趣味性。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有效方式1 .立足教材设计项目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老师首先需要把教材涵盖的信息技术知识点逐一剖析,明确各自的教学任务,而后按照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水平量身制定合适的项目,方便学生沟通分析对应项目,提高自身的独立学习能力。譬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活动1家庭相册初了解时,教师可以分析教学目标,分步确定课堂项目。通过掌握的教学大纲信息,教师可制定以下的教学任务,首先是学习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对演示文稿的制作结构有一个
8、整体的认识;其次是学习方法的探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并评价,分析表达内容然后设计对应的结构,按照结构要素认真梳理内容;最后是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确立,设计过程中强调学生思维方式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目标制定好后,老师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任务在于帮助学生了解简单的演示文稿制作方法,明确演示文稿的基础结构,后面再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假如学生在演示文稿制作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那么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挑选任务,完成项目制作并演示与任务相关的文稿,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开拓创新,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演示文稿的制作方式和基础流程。2 .根据学习
9、情况合理分配小组项目教学法需把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才能开展,换句话说小组划分的原则会给项目的实施进程和质量水平带来影响,为了使所有小组的研究进度尽可能处于同一水平线,老师应通过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质能力合理完成小组的分配。就拿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活动3常规检查易呈现这一活动来说,教师可以合理安排小组成员,形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提出数据图表正确的新建方法,柱状图、折线图和饼状图应用场景等问题,学生回答后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的信息素养划分为不同层级。分析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根据互补的准则划分小组,让所有小组同时兼备外放和内向的组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到提升。之后由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沟通交
10、流,方便学生互相进步,勇于突破,加强对数据图表的了解程度。3 .拆分项目并梳理学习步骤按照既定的项目要求,确定各项目实施小组组员,为了项目实施更加顺利,项目操作更加高效,老师应带领学生逐条分析项目信息,安排后续操作流程,方便学生按照流程完成项目实施。譬如,应用项目教学法探究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1绿灯闪烁慎通行期间,老师可以创建项目进行绿灯动画的制作,让学生在制作计算机逐帧动画上有更清晰的认识,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步骤,比如先拖动一个重要帧也就是绿灯1,再通过交换位图的方式制作下一个重要帧。明确项目步骤后,教师可以指明其可行性,标出亟需修改完善的位置,有助于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制作逐帧动画,制
11、作计算机逐帧动画更加得心应手。4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项目信息技术课堂上创建了项目学习活动之后,教师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提出教学问题,扩展学生的想象力,时刻留意学生操作项目的实际情况,当学生面临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内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提高学生完成项目的效率。就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活动3家庭网络易组建来说,教师可以创建项目让学生自行选取设备完成家庭无线路由器的配置,逐步了解正确配置家庭无线路由器的方式,项目进行期间把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等终端设备提供给学生,通过自由搭配选择合适的设备配置家庭无线路由器。老师可以设计配置路由器的事先准备工作,提高路由器安全性能的措施等问题,让学
12、生边操作边思考,提供项目完成的质量水平。学生操作过程中如果遭遇忽然爆发的紧急状况,教师要第一时间内答疑解惑,应用不同的方法教导学生,快速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5,呈现项目结果并优化评价教育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占据关键的地位,在评价学生中对自身存在的缺点以及值得学习的优点认识更加清晰,但是部分教师信息技术课堂教育的评价形式过于简单,仅仅是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学生往往没有太多的参与性,无法体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把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之后,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优化评价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在反思中,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五、结语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思
13、想相符,可行性较强,研究了解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时,教师应提高项目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完善项目细节,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参考文献:1冀全朋,严海升: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一一基于项目教学模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6(11):90-95.2周娜,何铮:项目教学法在模拟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2):174-175.3蒋德军,秦红兵:基于计算思维的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07):84-85.4桑淑玲: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1):149-150.5徐华莉,曾雨婷:我国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研究综述一一基于CNKI学术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3):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