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1.ppt(2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目录 1、基本情况 2、建筑艺术分析 3、现有保护规划分析 4、存在问题分析 5 、保护手段1、基本情况 1.1历史沿革 1.2历史价值 1.3现状 1.4区位关系 1.5格局1.1历史沿革 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党族始祖党恕轩由本省原朝邑县逃荒播迁至此定居。 元末明初,贾族始祖贾伯通由山西洪洞迁居韩城,先栖居县城、贾村等处。其第五世贾连娶党姓女,生子贾璋。 明朝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贾璋以甥舅之亲定居党家村,兴家立业,他们仍奉伯通为始祖,也子孙繁衍至今,已传24世。 嘉庆、道光、咸丰三朝,党家村抓住时机,经营得法,是党家村经济史上
2、的黄金时代,号称“日进白银千两”。 1.2历史价值党家村选址合理,村容如舟,房屋建造符合传统阴阳八卦之说,木、石、砖三雕俱全,有很高的研究鉴赏价值,而现存的古代题字及生活用品完整的展现了当时的生活文化氛围。党家村集古代中国文化、建筑之大成,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国家领导人李瑞怀在考察党家村时欣然题词称之为“民居瑰宝”。党家村民居四合院是韩城民居的典型代表,韩城在乾隆年间曾经被称为陕西的“小北京”而党家村因农商并重经济发达则又被称为“小韩城”,可见当年之盛况。2001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文,党家村古建筑群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单。党家村是东方人类
3、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现党家村被陕西省定为“历史文化保护村”,列入“国际传统民居研究项目”。成为旅游参观的重地。党家村是陕西目前发现的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是我国北方古代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1.3现状 党家村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党家村现属韩城市西庄镇,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约670年历史。1.4区位关系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西南距新城区9公里,西距108国道1.5公里,东距黄河3.5公里。 1.5格局坐落在东西走向的泌水河谷北测,所处地段呈葫芦形状。全村结构由巷道组成。主巷走向东西穿村而过,次巷、端巷与主巷连接,
4、并符合地形排水方向。2、建筑艺术分析 2.1 人本理念的体现 2.2风水思想的体现 2.3居民形制及特色 2.4建筑上的装饰意匠 2.5特色建筑2.1人本理念的体现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等,均以其地形,地貌为依托,这使其建筑风生态环境成为党家村几代人建村筑寨的设计风格、特色符合人性、自然、生态规律的需求,理念。街巷的交通走向、气流、排水、通风 成为党家村生态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高度统一的一个重要依据。 素雅是党家村建筑风格特色的集中体现,素雅之美不仅反映了作为渭北黄土高原民居建筑风格的艺术追求,更体现了陕西民居文化的内涵:平易自然、朴素无华,这正符合“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5、”的道家美学思想,从侧面证实了秦人朴实、深厚的生存哲理,其民居建筑与人、环境与生活一脉相承。 2.2风水思想的体现 按照中国风水理论,“水口”者,一方众水总出处也,一般选在山脉的转折或两山夹峙、清流左环右绕之处。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主要河流呈自西向东的流向,故一村之水多在“龙脉”的东南或东、南方向,又以东南方向为最多“巽”位吉方。 党家村地处两塬夹峙之处,泌水清流左右环绕,自西向东流入黄河,位置正为村落的“巽位”吉方,完全符合风水理论,同时在泌水下流的巽位处建文星阁增加锁阴的气势,籍以扼住关口,体现出较高的人文层次。水口不仅是村落外部空间的重要标志,也是村落内涵的灵魂,不仅具有村落给水、排水的功
6、能,同时也具有象征意义和建筑心理学、建筑美学和环境景观学的价值。2.3居民形制及特色 党家村的四合院建筑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整个村落街巷有序碑、塔、楼、堂,错落有致。党家村上寨和下村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四合院125座。党家村的四合院多为独立的院落,呈长方形,四周由厅房、厢房(2座)、门房围成,青砖铺墁,院中央设天心石。以厅房为主,门房为宾,取“贵主配贤宾”之义。厅房高大,门房次之,与照壁合称“三脊(级)”,且要一脊比一脊高,这意喻着“连升三级,连中三元”。 (1)党家村四合院平面极为狭长,内宽一般为10m左右,其中不少宅院内宽仅7 m8 m,而进深多在20 m以上,有的深达30m。有些专家称这种四
7、合院为“窄院住宅”。 (2)合院的空间意义。理性设计生活行为,房屋一般为二层楼房,上库下宿并体现老幼、主攻、上下、宾主之别,面面俱到,厅房、门房、厢房缺一不可。厅房为头,厢房为双臂,门房为足,似人形,有喻意,当地称其为“全欢四合院”。 (3)党家村四合院房屋的使用分配历来有严格的规定。四合院由厅房,左右厢房、门房围成。 厅房 厅房高大宽敞,一般不住人,它是作为祭祖、婚丧礼仪、待客之用。它最高,多为私家礼仪性活动的场所,作为公共活动空间,一般不兼作他用。 门房。门房低于厅房,因为它靠近大门,所以被称为“门房”,这是长辈的居室,长辈把守着门户,主宰着整个院落。较常见的是小五间型,其中一侧用作门道,
8、另一侧多作厕所或杂物库房, 中间为一室,用于休息和待客,中间盘火炕,供冬天取暖之用。厢房。这是党家村四合院的最大特色,中国传统民居厢房的间数大多为奇数,党家村的厢房间数却是奇数、偶数均有,且以偶数居多,全村此类厢房有70余院,占总院数的60%70%,其中四问型厢房最为常见。厢房是晚辈住的。 走马门楼。党家村四合院院门分墙门和走马门楼两类。墙门窄小朴素;走马门楼高大气派。党家村门房结构大多为两层,大门安装在屋脊正下方,上置匾额。门楼高大气派,当地俗称“走马楼”,意为可使车马通行无阻,而实际的院落却很窄小,门楼与院内对照鲜明。走马门楼是门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整个四合院的门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也
9、是整个四合院设计、装饰、施工中最讲究、地位最高的部分。家家门楼高大阔绰,门楼形式不仅有汉唐遗韵特色,也有韩城明清风格。各户门楼檐下均有仿木板卷章及木雕装饰,门楣高悬,门楼左石外垛配有砖雕、木雕等不同形式的樨头,并多垂以八卦、博占镂空雕饰。门坎由两条低脚板自然拼成,其左石设置狮头门枕或抱鼓石。门楼前置拴马柱和上马石,门楼踏步采用粗犷青石板自然垛砌成多层台阶,自上而下望去,颇有一派秦风汉韵的威严之态。2.4建筑上的装饰意匠党家村建筑装饰以“三雕”著称(石雕、砖雕、木雕)。2.4.1石雕装饰 石雕装饰属圆雕,是为建筑配套的环境装饰。主要有:拴马柱抱鼓石上马石柱砖石2.4.2砖雕装饰 砖雕即将砖、瓦等
10、陶质建材经过雕饰后用作建筑构件。脊饰樨头雕饰2.4.3木雕装饰 党家村的传统民居中,木雕装饰融合了南北木质雕饰的风格,体现了较自由的“为我所用”的造型观念和表现手法。走马门楼雕饰。厅房门窗雕饰。 2.5特色建筑 节孝碑节孝碑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青石基座上两丈多高的碑楼。楼顶悬山两面坡式,檐上筒瓦包沟、五脊六兽。脊为透雕,横脊中部耸有一尊圆雕,为1公尺高四面透风的两层小阁楼。檐下结构为仿木砖雕,层层叠起的斗拱擎着檩条,檩上架着方椽。斗拱下面是横额“巾帼芳型”,额框由游龙、麒麟、香炉等图案的透雕组成。 文星阁文星阁 夕阳渐渐西沉了,沐浴在夕阳余辉之中的文星阁,就像是一枝直插云霄的桅杆,挺拔中透着一
11、股坚韧。六根铁绳从顶下牵起六角飞檐,飞檐末端各垂一只大铁铃,风争铃摆,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据村中的老人说,只要塔铃连响两天,十次中有九次是要下雨的。3、现有保护规划分析早于1988 年编制第一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划编制完成后一直沿用至今,是指导古城(古村落)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该保护规划包括了古城(村落)范围内的文物古迹、民居建筑、古城风貌、视廊及道路风貌等方面的内容,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建设控制要求,是一个较完整的保护类专项规划。通过对该区域规划的分析,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由于没有相关的规划法规和规范,因此,规划保护成果的规范性不够: (2)规划的侧重点是各级文物点的保护,对
12、古村落的保护研究反而薄弱; (3)古村落的发展与韩城市缺乏联系性,作为韩城市的优秀旅游景点,缺少必要的联系性规划。 (4)近几年完成的韩城市总体规划、韩城市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古村落保护的思路,但专项规划的缺失,成为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滞后的重要因素。4、存在问题分析 1、现代的文化要素对古村风貌带来威胁,加强古村保护更为迫切,保护难度加大; 2、外围区域城乡一体化的速度缓慢,周边农村建设发展较快,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土地利用率低,总体建设和整体环境质量差; 3、古村没有形成安全便捷的道路交通网络,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不紧密,道路指示性不强。内部道路也缺乏合理的规划。 4、古村的基础
13、设施配套不足:古城内部的自来水普及率估计不到80%,部分居民以井水作为饮用水。 5、排水体系也未完善,雨季时村内雨水全部通过街道自行排出。污水尚未统一处理,缺乏雨污分流系统。 6、电力线路基本为架空设置,既影响景观,也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7、商业化对古城的历史氛围和生活气氛的影响。 8、古村落与沁水河、沁阳堡山体等大生态系统是最有特色的优势,但由于周边地区生态污染,古村落与沁水河、沁阳堡山体的空间联系被隔离,优势没有得到体现。 9、由于缺乏政府的财政投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村的旅游发展。5、保护手段 4.1制定合理的区划保护 保护的目标是要坚持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的原则,严格保护古村落的历史
14、格局和所有的历史元素,体现其历史价值。 根据名城保护规划法规和规范,建议重新划定保护范围,重点突出对古村落的保护。 主要划分了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风貌协调区。 (1)核心保护区:古村落与沁阳堡以内范围。古村落的文物保护单位执行文物保护规划,并符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即可。核心保护区内的各项建设必须坚持保护真实的历史文化遗存,维护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的原则。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其维修和整治必须保持原有外形和风貌。 在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核心保护区内
15、不得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和居民生活无关的建设项目。民居建筑应当严格按照传统民居形式进行建设和改造。建筑采用青瓦坡屋顶,建筑层数不得大于2 层,屋脊高度不得大于12 米,屋面檐口下缘高度不得大于7 米。建筑外观和室外环境要使用传统建筑材料,不得使用瓷砖、琉璃瓦、镜面玻璃、金属卷帘门、广场砖等现代材料。保护范围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得影响历史建筑风貌的展示。 (2)建设控制地带 建设控制地带东侧至沁阳堡与下甘谷村交界地带,南侧至沁水河南山,西侧至西门外山塬段,北侧至下甘谷村至上甘谷村村级道路。环古城景观带建设要严格控制,建筑和环境风貌要与古村相协调。 (3)风貌协调区 沁水河的与沁阳堡扩大范围,该区
16、域内的新建和改建项目都要与古城环境协调,不得破坏古城景观。具体控制指标是:建筑层数不得超过3 层,建筑高度屋脊不得高于15 米;坡屋顶覆盖面积要大于建筑基底面积的75%;建筑外部要尽量使用传统建筑材料,减少现代材料使用。建筑色彩宜以白、青灰色调城墙与入口广场成为古城的标志性景观保护区划设想图为主,建筑风格应具有明清特色。整体开发的项目,建筑密度小于40%,绿地率大于30%,容积率小于1.1。 4.2严格控制建筑风格 古村落内建筑风格要严格控制,要严格保持具有传统特色的明清民居建筑特色,挂牌保护的民居在建筑风格、材料等方面要严格依照传统风格予以保护。其他建筑在建筑形式、建筑高度、外部装饰材料等方面,不得使用与传统建筑不协调的现代建筑材料,如钢结构、镜面玻璃、瓷砖等,不能出现伪传统建筑。 4.3其他措施 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完善古城外围的停车场布局,根据发展要求合理布局停车场位置及规模。结合停车场布局公交、出租车换乘系统,与韩城市区紧密联系。加强党家村作为韩城市的旅游形象并加大财政扶持与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