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专业群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水平专业群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思路.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高水平专业群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思路一、建设目标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办学特色,服务本地产业升级开展科学研究,让科研成果向企业效能转化,有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终身学习平台以及建设六大培训中心(危化品管理培训中心、装配式建筑培训中心、农村电商培训中心、好心家政培训中心、电梯技术培训中心、海洋渔业船员培训中心);实施四大计划(即培训质量提升计划、服务终身学习计划、服务化工安全计划、助力建筑之乡腾飞计划)。面向粤西大力开展各种培训和社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为本地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二、建设思路一是依托终身学习平台和六大中心建设,以服务国家、省和本地重
2、大发展战略;二是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效能,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三是通过实施四大计划(即培训质量提升计划、服务终身学习计划、服务化工安全计划、助力建筑之乡腾飞计划)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安全生产培训;四是参与社区教育,学生志愿者走向社区,开展各种便民服务,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影响力。三、建设举措(一)创新教科研管理服务机制体制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制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科研评价制度,鼓励教师聚焦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难点和堵点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对教研科研项目资金预算审核;建立以成果为导向的教研科研项目奖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产业学院、培训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教科研创新服务
3、平台,健全二级管理制度。各类产业学院、培训中心侧重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各级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侧重开展横向技术服务、技术转化服务;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建设方向,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成为集科技服务、科技孵化、专利运营为一体的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二)建设终身学习平台,实施服务终身学习计划一是完善终身学习平台相关制度建设。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做好整体规划,提供制度保障,学校明确终身学习平台的定位和作用,确立终身学习平台各项制度,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二是扩大终身教育覆盖的学习群体,使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能够服务更多个体。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支撑作用,满足公众在青年期
4、、成年期及老年期等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在校生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习的教育体系的重点,学校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为学生将来参与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成人就业人员是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主要服务对象。三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终身学习平台建设。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构建终身学习平台。要依托社区,为学校提供终身学习实践基地,引导并鼓励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学校聘请或邀请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或在各自领域较有成就的各类优秀人才进学校,参与终身学习教育教学活动,增加学习多样性。四是充分利用好装配式建筑培训中心、危化品管理中心、农村电商培训中心、好心家政培训中心、电梯技术培训中
5、心、海洋渔业船员培训中心等拓展技能鉴定培训、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电子商务培训、劳动力转移再就业培训、渔业船员培训、安全生产培训、服务外包培训、一带一路相关培训项目和乡村振兴计划培训等类型培训项目。()建设危化行业安全技能培训中心,实施服务化工安全计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应急管理部等五部委印发关于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均作出明确要求,明确要引导强化高危行业安全技能培训供给,开展化工危险化学品产业工人培养试点。本地作为广东省化学工业产业的集聚区,化工生产从业人员数量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安
6、全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均有待提高。以学校为主体,联合行业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开发系列培训与考证标准;以专项技能训练为重点,充分发挥现有实训基地资源优势,建设本地危化行业安全技能培训中心。预期目标:将中心建设成为技术、设施先进,培训覆盖面广,社会开放性强的危化行业领域专门人才培养高地。每年培训达到2000人日。实施服务化工安全计划。应急管理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针对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不足的问题,鼓励引导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参与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本地作为石油化工产业为重要支柱的城市,石化企业和危化品
7、运输点多面广,服务本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茂南石化工业园内化工企业的安全培训,学校将贯彻终身教育理念,以实施“送教上门、引企入校”等方式,为化工企业员工开展服务化工安全计划,通过建设基于慕课的行业大规模在线培训平台开展职工继续教育,为职工终身学习服务。通过学校设立的化工行业技能鉴定广东省分中心,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资源,积极开展石油化工行业培训和退伍军人、下岗工人、农民工、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培训I,年各类培训2000人日以上,促进社会就业,提升化工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满足化工企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大量需求。预期目标:完成对区域化工企业开展安全技能培训和危化品运输安全培训不少于IOOoo人
8、日。(四)建设装配式建筑培训中心,实施助力建筑之乡腾飞计划建设装配式建筑培训中心,实施助力建筑之乡腾飞计划建设装配式建筑培训中心。依托本校“本地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推动“装配式”新技术任务为抓手,建成粤西第一个的装配式建筑培训中心。服务“建筑之乡”企业技术转型升级,培养装配式新技术紧缺人才。助力建筑之乡腾飞计划。组建装配式职教集团筹备小组,分层分级制定培训中心建设任务。组长负责培训中心建设场地布置;副组长落实培训中心资金筹措,签订多方合作协议;组员负责培训中心教学资源建设,制定培训计划,并落实培训任务。专业设置助力建筑之乡企业技术转型升级。2022年9月:基于现代化建筑产业链发展趋
9、势,在近年开设的“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BlM)、装配式施工”2个新专业方向的基础上,新增智能建造技术专业。建设现代建造技术管理专业群,着力培养BIM、装配式、智能建造等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持续缓解建筑产业现代化程度所需人才的局面。建筑职教集团培训人才助推建筑之乡腾飞。2022年内校、政、企组建装配式职教集团,2023年建设装配式培训中心,全面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落实职教集团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的相关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开展职业培训。锚定式为企业员工培训BIM、装配式技术。融通式为在校学生培训BIM、装配式技术。2022年新增“1+X”装
10、配式职业技能等级考点。为在校生制定与“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评标准相融通的课程标准,提高了毕业生的BIM、装配式应用技能水平,助力提升就业质量。2022-2025年:每年培训BIM、装配式技术达3000人日以上。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技术输出服务企业腾飞。依托“本地BIM技术研究中心”、“本地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地智慧环境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参编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职业标准,着力研究新技术、新工艺,发明专利5项;组织在校生参加BIM、装配式技能大赛,长期为在校生提供训练项目,技能大赛获奖IO项以上;参加横向课题2项,直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五)建设农村电商培训服
11、务中心,服务区域农产品销售结合高职百万扩招行动,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开设农产品网络推广技术、农产品跨境电商必备知识、农产品运输方式与管控、农产品销售创新方式等大量实用技术专题培训和网络课程,满足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下岗工人等群体的学历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结合农村电商1+X考证,推进职业资格培训业务,对接相关职业标准,参与农产品电商、农产品跨境电商、农产品经营与管理、农产品冷链与物流配送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设计开发与实施,制定系统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案,为职业农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等提供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年培训200人日以上。依托“农村电商创新服务平台”,为行业企业提供外包培训
12、服务,引入合作企业的平台运营、营销推广、网络客服等项目,为本地农产品企业、农户开展荔枝、龙眼、三华李等各类地方特产的推广宣传和实战销售;为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班等提供电商培训服务,年培训数量不低于800人日。依托“农村电商创新工场”(农产品流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打造培训特色,充分发挥学院在师资、教学场所、实训设备和图书资料等资源优势,结合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来设计、优化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满足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六)建设好心家政培训中心,服务国家人口老龄化一是成立“女子学院(本地)”。2021年与企业共建“女子学院(本地)”,弘扬“好心精神”,开展家政服务、
13、康养护理培训、智慧养老、心理健康、艺术等培训,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服务及技能人才。二是共建“好心家政”实训基地。企业投入资金,与学校共建“女子学院(本地)”家政培训实训基地,力争每年培训IOOO人日以上。三是建设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发挥学院社区学院作用,在茂南区设立不少于10个社区教育基地,打造“学院+基地”的社区运营“1+N”模式,每年开展活动场次达20场次以上,参加学习的社区人员达5000人日以上,建成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7)建设电梯技术培训中心服务社会、精准扶贫,举办电梯维保人员培训班为更好地帮助学校扶贫点困难家庭脱贫,充分利用学院与电梯公司组建的电梯技术培训中心的资源,对信宜市1
14、8到40岁不等的贫困家庭学员进行电梯技术培训,掌握电梯维保技术,并考取电梯维保操作T证,使它们更好就业,充分就业,实现“培养一人,脱贫一户”的扶贫目标。培训目标为每年培训500人日以上。结合本地万名乡村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高技能电梯人才培训计划。通过对退役军人、下岗工人、新型农民等群体进行电梯技术培训I,培养电梯设备及控制系统安装、编程、调试、维护、检修、技术改造及运营管理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培训目标为每年培训IoOO人日以上,满足新时代对乡村技能人才的需求。(8)建设海洋渔业船员培训中心一是成立学院海洋渔业船员培训中心,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服务本地建设海洋经济大市,开展各类职务船员培训和每年
15、渔民安全生产培训常态化。二是打造高质量海洋渔业培训基地,2023年前投入80万元增添培训实操器材。三是十四五期间:打造本地滨海新区博贺镇和电城镇两个渔业培训实操基地,方便服务渔业安全生产。至2025年,有能力开展培训各类职务船员证书班2000人/年,渔民安全生产3000人/年。(9)持续实施培训质量提升计划一是构建“立体式、多样化”培训体系。结合本地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建筑之乡、化工基地、滨海城市的特点,构建学校“立体式、多样化”的培训体系。该培训体系要适应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动力。培训体系实行“学校-系(部)”二级培训管理架构。系(部)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定位,明确社会服务方向,按照市场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培训。学校要完善“立体式、多样化”的培训体系的机制建设,通过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激励机制等措施,保障培训体系社会服务功效。探索在学校整体制度架构下,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在管理上给予开展培训的系(部)一定程度的自主空间,充分发挥系(部)的开展培训潜能及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筹集资金建立“立体式、多样化培训”管理平台,规范培训管理全过程,对培训结果进行量化评估。二是建立培训质量评价体系,从管理、教学、保障、师资素质、立德树人等方面,细化评价指标,确保工作的规范性,提升培训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