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2020年控辍保学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2020年控辍保学工作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区20XX年控辍保学工作总结一、主要工作1.20XX年3月印发XX区20XX年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20XX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分6个批次召开学校、幼儿园负责人会议,确保全区师生平安顺利入学;4月7日、4月13日、4月20日和4月27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四批复学后,区教育局对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全面督查,确保每一个学生在附合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全部顺利入学,无一人辍学。2.20XX年5月8日召开“XX区中小学中小学学籍管理人员培训暨化解大班额、送教上门、控辍保学工作部署会”,讨论通过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通知,印发了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
2、机制做好劝返复学学生教育工作的通知,各学校开展控辍保学专项督查。3.为了推进我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依据义务教育法、国务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XX省教育厅、XX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建立XX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和XX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情况核查和入学安置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印发了XX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XX区教育局、XX区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通知,确保“送教上门”措施落实到位。从
3、20XX年秋季开始,全区90名需送教上门的学生采取政府购买、公开招标的形式,由XX市崇仁社工专业机构负责送教上门,确保了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4 .20XX年10月9日召开“XX区中小学中小学学籍管理人员培训暨送教上门、控辍保学、教育扶贫工作部署会”,各学校向区教育局递交了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区教育局与学校签订了XX区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20XX-20XX年度),对控辍保学工作作出了要求和规范,各学校与班主任均签订了控辍保学责任状,切实落实了控辍保学的“双线三级”和“三帮一”工作机制。5 .接受省、市、区扶贫督查组督查8次,建档立卡四类学生辍学率均为零;20XX年上期核查“一单式”系
4、统下发学生信息33人,20XX秋季核查省“一单式”系统下发学生信息39人,均无一人辍学;为了确保20XX年省扶贫专项检查顺利过关,区教育局、区扶贫办于20XX年11月9日组织召开“XX区建档立卡学生辍学及资助政策未落实摸排”专题会议,全区所有学校、区内各乡镇(街道)进行全面摸排,均未发现辍学学生,省检顺利过关。6 .20XX年5月30日完成20XX年春季学籍审核工作,20XX年10月30日完成20XX年秋季学籍审核工作。二、主要成效1 .进一步规范了控辍保学工作。印发了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做好劝返复学学生教育工作的通知,各学校制定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区教育局与学校、学校与班主任均签订了XX区控
5、辍保学目标责任状(20XX-20XX年度)切实落实了控辍保学的“双线三级”和“三帮一”工作机制。2 .加大控辍保学和劝学力度。为永春中心学校一名不稳定在校的学生进行了医学诊断,补发了残疾证,由专业机构对其开展送教工作。3 .切实提高送教服务水平。印发了XX区教育局、XX区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通知,从20XX年秋季开始,全区90名需送教上门的学生采取政府购买、公开招标的形式,由XX市崇仁社工专业机构负责送教上门(安排专项资金54万),确保了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o4 .在省精准扶贫考核组考核中,教育扶贫(教育资助和控辍保学)工作得到好评,
6、获得满分。三、存在问题1 .个别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特别是个别留守儿童缺乏家长有效监护,给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带来很大难题。2 .个别学校与当地司法等职能部门及乡镇(街道)、村(社区)的联系不够紧密,工作成效不明显。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提高认识,配合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区教育局及各学校要争取当地司法等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支持,加大失学辍学学生劝返工作力度;主动联合民政、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开展以劝返复学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各类公益活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劝返复学学生关心关爱良好格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工作合力,提高控辍保学工作的实效。2.加强学校管理,要求各学校进一步细化关于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做好劝返复学学生教育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特别在复学学生的一人一案、一生一策、关爱引导、分层教学实施等方面做得更实更细,提高办学质量和巩固率。3 .进一步完善对第三方送教上门服务机构工作情况的考核督查机制,切实提高送教服务水平,提高这些特殊家庭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