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堂观察.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69171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课堂观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节课堂观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节课堂观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节课堂观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节课堂观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课堂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课堂观察.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课堂观察辞海对“课堂观察”的解释是: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精细地观察课堂可以是一种教学研究的前提,为课题研究提供素材,可以是一个手段,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可以是一个活动,人人参与进来,还可以同时具备以上各种特点。课堂观察以课例为载体来研究的一个课题,通过观察,产生问题,产生案例,产生需要探究的东西,提出问题后,再去课堂观察,再获取,再发现,再研究,如此良性循环。OO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初中语文)第七章教学研究基本功oo案例展现某学校组织的一次关于“教师提问有效性

2、”的课堂观察L观察设计(1)确定观察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在进行课题“新课程下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某学校的领导把这一课题进行了分解,其中的一个子课题是“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研究,学校组织教师观了一节语文课。(2)确定观察的方法和途径。采用定量观察的方法,采取观课议课的途径。(3)制定观察计划。确定参加观察的人员:本校“青年教师读书会”的成员、语文学科教师,本区兄弟学校领导及教师。对观察人员的分配:以学科为单位,把本校“青年教师读书会”成员分成六组;外来人员为宾客组,本校语文教师为语文组。确定观察的记录方式:准备观察记录的工具,如量表、摄像机。量表如下。表71教师提问有

3、效性观察量表教学环节KW序号K)I教师提问教师提问(以原话为主)RX指向RX层次RX方式清晰RR模糊口识记D理解应用口综合分析评价O先指名/先提问(ZD)O停顿时间O学生回答O教师理答学生回答以原话为准(正确或错误)O回答方式O理答方式无应答9集体齐答KR个别回答O讨论汇报D打断或代答KR不理睬或批评RR重复答案D提醒指引O鼓励称赞追问生成O要点记录O12n注:“要点记录”可记录学生回答类型的典型例子,也可以是观察者的即时感受或想法。关于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文字描述:(1)课堂提问是否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2)课堂提问是否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3)课堂提问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4)课堂提

4、问中师生互动情况是否良好?(5)课堂提问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6)课堂提问是否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关于课堂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统计表如下。表72KWRXK频次KW百分比问题本身O指向层次O清晰模糊识记理解应用综合分析评价表73OO频次O百分比学生回答E3无应答集体齐答个别回答讨论汇报表74OO频次O百分比教师理答O打断或代答不理睬或批评重复答案鼓励称赞追问生成表75O教师回答方式O打断或代答K3不理睬或批评O重复答案O鼓励称赞O追问生成直接影响O接纳学生的感受表扬或鼓励学生接受学生的主张或观点间接影响防对答案的解释说明给予指导或纠正批评或维护权威性1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存在问题)

5、的分析维度:教师提问方式、水平、习惯、态度;学生回答方式、水平、习惯、态度。2 .实施观察(1)进入观察现场。选择好进入方式。进入观察场所时,在尽量不影响被观察者的情况下,选择最佳观察角度。参与观察,与观察对象建立友善关系。(2)作观察记录。3 .分析观察记录并交流(片段)宾客组在交流时说:“授课教师的课堂追问非常有效,但提问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略短,致使学生考虑不充分。面对综合性的问题,别说是初中生,就是成年人一时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更好。”语文组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源于教学设计不合理,如果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学生分成几组,通过组内成员交流讨论后再回答,提问的有效性会更好。还有一个体会就是:教师

6、们总是报怨教学时间不够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效提问浪费了大量的时间。4 .行为跟进授课教师在反思时说:“我一直没有突破,今天大家对我的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进行观察,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我准备在保留原来对话、追问风格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大家的建议,再上一节课,到时一定注意提问问题的难度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案例评析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课堂观察案例,融个体观察和团队观察为一体,整个观察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观察前的准备阶段、观察中的记录阶段、观察后的分析反思阶段。在观察之前确立了观察主题,制定了观察计划,参与观察的教师分组合作,下发了观察量表等,这些课堂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有必要,既

7、减少了课堂观察的盲目性,也使观察更细致和全面,但在准备阶段还缺少一个环节,即培训。这种用比较专业的工具(量表)去观察和记录,参与观察的人如果不熟悉量表,记录的速度就会跟不上课堂的进程,致使记录是粗线条的、不精确的。尽管这样,观察者还是发现了授课教师提问的优点和不足,这样的课堂观察尝试是值得的,它为以后的课堂观察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使参与者认识到,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观察司空见惯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正因为如此,这位教师找到了自己教学中的突破口,准备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再上重构课。理论提升1 .课堂观察的意义(1)课堂观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课堂观察的起点是学生,观察的核心是学生,观察的落脚点还是

8、学生。通过教师的明察秋亳,透过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课堂行为表现的观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症结,从而寻找对策,对症下药,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2)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有利于新教师顺利地开始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教学技能的学习过程。同时,有经验的教师或管理人员通过对新任教师教学的观察分析,能够找出不足,快速而有效地帮助新任教师掌握教学技能,使其顺利地开始专业化的教学生涯。其次,有利于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教师通过对自己的和同事的课堂的观察

9、,能增进教师的行为意识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心,促进其系统地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发展其自主性的专业判断力,并通过观察研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校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使自己经历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如果在一个学校里,课堂观察在教师之间形成风气,它就会像一个中枢活动,连接了个别教师,促进教师成对或成组地协作,使教师成为一个整体,使学校更有活力。(3)课堂观察能为教育决策与评价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科学的教育决策应当基于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某项教育措施是否可行,某种教育方法是否应推广,或课程开发有无成效等问题,无一不需要通过教育科研(特别是实验研究)来加以解决,而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课

10、堂观察为其搜集最及时、可靠而直接的反馈信息,检查某项教育决策、措施和改革在课堂实践中体现的效果,以便随时修正教育决策研究的方向,使教育决策更为科学。而教育决策是否真正科学,也同样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提供的客观依据来进行评价。2 .掌握课堂观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目的性原则。课堂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研究活动。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就要对课堂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的观察,这就要求观察者必须增强观察的目的性,确立观察重点,在瞬息多变的复杂课堂现象中切中要害,以确保课堂观察的有效性。(2)客观性原则。观察者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善

11、于排除主观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干扰,全面、真实地记录课堂教学情景,为教学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3)敏锐性原则。教师要善于从常见的教学现象中快速准确地抓住学生的重要特征,善于捕捉转瞬即逝的变化,能根据学生的某一瞬间的面部表情、动作行为,准确判断学生的情绪变化及其愿望,从而促使积极现象的发生与发展,避免消极现象的蔓延。学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只有从细小的变化中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才能更圆满地完成教育工作。(4)精细性原则。观察者要善于从笼统的事物特征中区分出细微而重要的特征,能洞察秋亳,及时捕捉一闪即逝的信息,并反思提炼教师自身的缄默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与教育,促使

12、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成长。3 .实施课堂观察的基本方法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为:准备阶段,即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观察阶段,即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分析阶段,即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课堂观察的分类及基本方法如下。(1)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一依据是否借助仪器划分。直接观察即凭借观察者自身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外界事物的方法;间接观察即观察者借助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活动的方法,(2)参与型观察和非参与型观察一一依据是否参与研窕对象的活动划分。参与型观察即研究者要参加到被研究对象所在的群体中去进行观察,并参与他所观察的活动。参与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

13、观察者隐藏或改变自己的真实身份,与观察对象生活在一起,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他们把自己当做自己人,在不影响对方行为和思想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观察,这是完全参与的观察;另一种是观察者不改变身份进入被观察群体并参与活动,但可能被观察对象看作“客人”,是不完全观察。非参与型观察,即研究者不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置身于他所研究的课堂情境之外所进行的观察。(3)结构型观察和非结构型观察一一按观察方式的结构化程度划分,也就是时间和事件行为被分解的细致程度。结构型观察,即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事先拟定好观察计划,确定使用的结构性观察工具,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观察内容和程序实施的观察(观察结果一

14、般是一些规范的数据)。非结构型观察,即事先不做严格的观察计划,没有预先设置分类,也不必制定结构性的观察提纲,观察的实施比较灵活,对事件和行为尽量广泛记录(文字记录、录音录像(4)开放式观察与聚焦式观察一一按观察情境的范围划分。开放式观察,即广泛记录一节课的情况,尽量全面客观地记录。聚焦式观察,即观察记录一个具体问题或行为(如提问、评价学生、学生非投入学习情况)。(5)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一一以资料收集的方式和本身的属性划分。定量观察,即以结构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资料的课堂观察。定性观察,即以质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以非数字化的形式(如文字等)呈现资料的课堂观察,(6)自我观察、个

15、体观察、团队观察一一从观察者的角度划分。自我观察,即从授课者的角度观察课堂,主要观察的是学生的行为,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人际间互动情况、对教师授课的反映等学习性行为表现,以及有关学生穿着、仪容、携带的物品、课桌上下摆放的东西等非学习性行为表现。个体观察,即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课堂。一般在观察前确立观察主题,明确观察目的,以保证在观察中及时捕捉细节,重点记录,及时收集最直观、最突出、最有意义的资料,为观察后的反思、总结和提升做好前期准备。团队观察,即从学科组的角度观察课堂,是指学科组、课题组等以团队的形式集体统一观课,对课堂进行有主题、有目的、有分工的观察。4 .课堂观察应注意的问题(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通常情况下,对于教师个体进行课堂观察的活动,其观察目的比较模糊,观察过程中记录的内容有随意性,重点不够突出,降低了观察的效率。因此,要提高教学研究的实效,观察前必须明确课堂观察的目的,确定主要观察点,才能提高课堂观察的效率,为教学研究做好前期的准备。(2)要重点突出,兼顾全局。不论是授课者观察、同行个体观察,还是学科团队观察,都应该在有计划的前提下,重点观察师生的互动情况,对发生事件及时记录,同时还要耳聪目明,纵观八方,对课堂的情况全面监控,实现对课堂信息的全面、深入了解。(3)要排除自我,客观观察。观察者在进行课堂观察活动中,不要因为自身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烧伤科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