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引导和规范市民文明出行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引导和规范市民文明出行的建议.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快引导和规范市民文明出行的建议城市交通密切关系着整个城市功能布局发展、居民生活与出行的质量。制定和实施市民依法依规文明出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着力纠正各类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提升交通参与者文明素质,有利于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改善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环境。一、市民在交通出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驾驶人出行存在不文明现象。有的公交车开霸王车,随意变道,不按规定行使专用道路;有的出租车违停、超速、闯红灯、加塞,司机在车上吸烟,车容车貌不整洁;有的社会车辆,随意在公交专用道上行驶,驾驶人边开车边打手机;有的工程建设用车超速行驶,转弯时不先进转向道而在十字路口突然转向;有的
2、摩托车、电动车肆意在高架桥上行驶;有的中小型面包车灰头土脸,极为影响城市形象。2、市民出行存在不文明现象。有的市民在乘坐公交或地铁时,不依序排队乘车;不主动为需要座位的乘客让座;大声谈话、接打手机;盗窃车载安全锤;要求司机随意停车,干扰正常行驶;在车厢内饮食。有的市民乘坐出租车时,在车内吸烟;向车外抛掷垃圾、吐痰;要求驾驶员随意停车,或违规变道;对驾驶员进行恶意投诉,或辱骂驾驶员等。有的市民过街时随意乱穿马路,不遵守绿灯行、红灯停的交通规则,有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等。导致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复杂,我们认为主要是:1、文明规范有规定但处罚不到位、力度不强。不论是市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条例,还是市城
3、市公共汽车、电车及轮渡乘坐规则,虽然都有文明规范的各种规定,但由于处罚很难到位、力度不强,这些法规条例不能有效地发挥制约作用。2、路网建设总量结构不足,停车位不能满足需要。虽然多年来我市路网建设发展较快,但相比城区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在路网总量和结构方面仍然不能满足需要。主干道、支干道连通道不够,城区中咽喉路、断头路、弯路和窄路比较多;建设工地多,到处打围及机动车随意停放,大大挤占自行车和行人通道,造成交通拥堵、行人不得不在道路中间抢行穿插。随着交通压力日趋扩大,“怒路一族”有增无减,市民文明出行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3、相关部门科学规范交通管理意识有待提高。交通信号灯配备、时长、路标线的科学设
4、定及交通安全保障设施的完善,执法部门加强巡查、严管到位等等,应该是市民文明出行的重要保障,如何做到科学、规范、准确、及时、高效率疏导交通,需要进一步研究。4、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尚需时日。“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城市的文明程度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老百姓的文化素养。市民遵章守纪的交通行为习惯,还需要花大力气加以宣传、教育和培养。二、相关建议1、强化担当意识和协同意识。市民出行文明程度的高低与城市交通环境息息相关。交通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到规划、建设、城管、交通、公安交管和市文明办等多个部门,靠单一部门难以彻底解决,所以必须牢牢树立科学系统的观念,以系统的综合的手段来解决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
5、设备和交通管理问题。各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应落实马路办公机制,坚持在路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市区交通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建设,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推进“智能交通示范工程”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2、明确和保障路权。提高市民文明出行要与维护各类车辆和市民路权相结合,应建立和维护各行其道的车辆专用道和市民人行道。应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公共停车场等道路基础设施的设置。重点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行人过街通行设施、路口渠化设施、出行引导与指路设施以及残疾人驾车无障碍设施。进一步完善路
6、口、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门前路段警示、提示标志和减速设施。优化区域路网交通组织;减少路边护栏设施;合理设置停车泊位,狭窄路段禁止机动车停放。加大中心城区停车场建设力度,完善停车引导设施。建设工地应慎开工、快完工,限制打围地块面积;确需打围的地段,有条件的,应架设临时人行天桥,使市民有路可行。3、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一是对驾驶人出行不文明现象开展专项整治;二是对市民出行不文明现象开展专项整治;三是上下班高峰时段,重点拥堵路口,应增加警力,加强疏导和管理。通过严管重罚与加强教育相结合,着力纠正各类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使广大市民明确文明安全出行的基本要求,逐步养成遵章守纪的交通行为习惯。4、完善法治长效机制。应立足于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制定一套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推进文明出行落地的措施。整合现有分散在不同法规条例中有关交通参与者出行的规定,制定一部专门的适用于有关交通参与者出行的法规,将不文明出行的处罚与个人信用结合起来,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加大惩处力度,真正实现依法治理不文明现象,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出行和社会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