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VBAR0002S-2018 浓缩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VBAR0002S-2018 浓缩汤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本标准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编写。本标准参考DB31/2002-2012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复合调味料等有关标准而制定。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VBAR0002S-2015,本标准与Q/VBAROOO2S-201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删除食盐、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k水分、氨基酸态氮、山梨酸钾等理化指标及限量要求。一一修改污染物铅的指标值。一一更新酸价、过氧化值的检验方法。本标准由联合利华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联合利华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华珍斐、林莉莉、杨雪连。本标准历次发布情况如下:Q/VBAR0002S-2
2、015浓缩汤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浓缩汤底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生产加工过程、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以肉类或菌菇类等制成的调味料、食用盐、水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动植物油(脂)、植脂末和其他辅料,添加或不添加5呈味核甘酸二钠、谷氨酸钠、食用香精等食品添加剂经高温搅拌和(或)均质加工而成的即食或非即食类复合调味料。如厨师原味清汤、浓汤汤底、厨师浓汤、浓汤宝系列产品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或替代版本均适用于本文件。3术
3、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清汤调味料以肉类等制成的调味料、食用盐、水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添加或不添加谷氨酸钠、食用香精等食品添加剂加工而成的复合调味料,如厨师原味清汤等。3.2浓汤调味料以肉类等制成的调味料、植脂末、食用盐、水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添加或不添加谷氨酸钠、食用香精等食品添加剂加工而成的复合调味料,如浓汤汤底、厨师浓汤等。3.3浓汤宝调味料以肉类或菌菇类等制成的调味料、动植物油(脂)、食用盐、水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添加或不添加5呈味核甘酸二钠、食用香精等食品添加剂加工而成的复合调味料4产品分类按食用方式,可分为即食类浓缩汤底和
4、非即食类浓缩汤底。5要求5.1原辅料要求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5.2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组织状态具有产品应有的状态。抽取IOg样品于洁净白色的小碗中,于明亮处用肉眼观察其色泽及外观,用嗅觉鉴别气味,即食类复合调味料用小调羹品尝其滋味,同时检查有无异味和杂物。滋味、气味具有产品应有的滋味和气味,无霉变,无异味,无异嗅。色泽具有产品应有的色泽。杂质无肉眼可见杂质。5.3理化指标产品中脂肪含量大于10%的含油型复合调味料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酸价“(KOH)(以脂肪计)mg/g5.0GB5009.229过
5、氧化值(以脂肪计)g100g0.25GB5009.227*产品中使用酸性配料的,如食醋、酸度调节剂等,此酸价项目不适用。5. 4污染物限量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其中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指标见表3。表3污染物限量项目指标检验方法铅(以Pb计)mg/kg0.9GB5009.125.5真菌毒素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2761的规定。5.6微生物限量5.6.1指示菌限量5.6.1.1即食类浓缩汤底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即食类浓缩汤底指示菌限量项目采样方案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CFU/g表示)检验方法nCmM菌落总数”5210000100000GB4789.2大肠埃希氏菌5220100G
6、B4789.38平板计数法霉菌和酵母b5210010000GB4789.15,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4789.1执行。b不适用于以发酵制品(如发酵酱类、腐乳、豆豉等)为主要原料,且无后序杀菌工艺的产品。5.6.1.2非即食类浓缩汤底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非即食类浓缩汤底指示菌限量项目采样方案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CFU/g表示)检验方法nCmM大肠埃希氏菌52201000GB4789.38平板计数法霉菌和酵母b5350010000GB4789.15“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4789.1执行。b不适用于以发酵制品(如发酵酱类、腐乳、豆豉等)为主要原料,且无后序杀菌工艺的产品。5. 6.2致病菌限量致
7、病菌限量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致病菌限量项目采样方案”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CFU/g表示)检验方法nCmM沙门氏菌50025gGB4789.4金黄色葡萄球菌5210010000GB4789.10平板计数法产气荚膜梭菌(即食类)5220100GB4789.13产气荚膜梭菌(非即食类)521001000GB4789.13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4789.1执行。5.7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5. 7.1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6. 7.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的规定。7. 7.3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14880的规定。8. 8净含量按国家质量监
8、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执行,按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中规定的方法测定。6加工过程卫生要求应符合GB14881和DB31/2003的规定。7检验规则7. 1出厂检验7.1.1 产品出厂需经工厂检验部门逐批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7.1.2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净含量、酸价、过氧化值、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7.2型式检验7.2.1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a)停产超过6个月,恢复生产时;b)正式生产时,如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时;c)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d)
9、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对质量有争议,需要仲裁时。7.2.2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技术要求中的全部项目。7. 3组批以同一班次生产的同一品种规格的产品为一检验批。7.4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从成品库中随机抽取,样本计数不得少于2000箱,抽取12瓶,6瓶用于检验,6瓶用于备查,用于检验的样本量不低于2千克;每增加1000箱多抽取6瓶。7.5判定规则7.5.1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判为合格品。1.1 5.2检验项目如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允许在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检。复检后仍不符合本标准,判为不合格品。微生物指标不得复检。8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1.2 1标识产品标签应符合GB
10、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7第102号和2009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食品营养标签应符合GB28050的规定。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产品还应标明食用方式。1.3 包装产品的包装材料及容器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卫生要求。内包装使用复合食品包装袋,应符合GB9683的规定,其他直接接触食品的内包装材料按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标准规定执行。外包装材料为瓦楞纸箱,应符合GB/T6543的规定。外包装应牢固、清洁、美观、干燥、无毒、无异味。1.4 运输本产品的运输工具应干净卫生无污染,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雨淋,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运。1.5 贮存本产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清洁卫生的仓库中,常温储存,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放于同一仓库,成品堆高不超过2米。1.6 保质期因产品种类或规格不同保质期不同,具体保质期见产品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