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兜底保障织网暖心”提升行动示范点建设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兜底保障织网暖心”提升行动示范点建设工作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县“兜底保障织网暖心提升行动示范点建设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规范引导镇街、村有序推进兜底保障织网暖心提升行动,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持续巩固兜底保障成果,有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巩固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结合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深刻认识民政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以“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为主线,盯牢巩固拓展脱贫攻
2、坚成果的硬任务、落实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要求,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保持政策力度不减,确保兜底责任不松,坚持工作标准不降,不断开创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二)基本原则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切实把特殊困难群体的衣食冷暖、急难愁盼、基本生活挂在心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扩展救助对象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切实履行好兜底民生保障的职
3、责使命。精准施策、分类施保。进一步完善低保、特困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高效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健全完善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帮扶措施,聚焦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和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等四类重点人群,牢牢抓住防返贫监测预警和救助帮扶两个关键环节,认真落实数据比对、走访摸排和救助帮扶“三个常态化”工作要求,对老年人、未成年人和重病、重残等特殊对象落实分类施保政策,做到救助对象精准、措施精准、成效精准,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统筹兼顾、综合保障。优化和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瞄准因病、因残、因灾、因疫等主要返贫因素,强化部门协同配合,提高部
4、门数据比对质量,综合运用信息筛查预警、入户核实等方式,做到“线上线下,双线互动”,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及时落实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或慈善力量帮扶,构建综合性兜底保障体系。拓宽渠道、社会共建。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积极培育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育扶持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引导志愿者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快形成社会救助服务多元化供给格局,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救助需求,兜住、兜牢、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三)工作目标。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从民政部门职责出发,县级层面每年抓好
5、2个示范镇建设,各镇街每年抓好2个示范村建设。通过“织网暖心兜底保障”提升行动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示范引领,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带动辖区内兜底保障工作取得实效,积极发挥社会救助制度防返贫致贫和应对疫情、灾情的兜底保障作用,努力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的目标。二、重点任务(一)织牢农村低保保障网。精准认定农村低保对象,全面落实刚性支出扣减、家庭财产适当豁免、分类施保、渐退帮扶等政策,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确保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和因疫因灾遇困群众不返贫、不致贫,基本生活有保障。县级层面:要逐步健
6、全监管机制,监督指导各镇街认真贯彻落实“分类施保”“渐退帮扶”“单人保”等政策法规,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抽查检查,确保低保特困审核确认权限至下放镇街后“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组织举办政策法规培训,利用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提高业务经办能力,指导各镇积极推广“XX社会救助”微信公众号在线申请办理低保业务,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提高救助时效。加强与乡村振兴、住建、医保等部门衔接配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和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等重点对象每月比对一次,及时监测低保政策落实情况,确保其不致贫或返贫。持续开展农村低保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遏制“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以
7、及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加强与财政部门对接,及时、足额发放低保资金,加强资金监管,防止克扣、挪用、截留等问题发生,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切实发挥作用。将低保对象信息在县政府网站公示,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低保政策公开、公平、公正运行。镇街层面:认真落实低保审核确认主体责任,并按照100%的比例进行入户调查。按照规定的时限和要求受理低保申请,开展信息核查,组织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信息公示等工作。指导各村积极开展网上申请低保业务,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全面落实“分类施保”“渐退帮扶”“单人保”等政策法规。健全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和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快捷高
8、效办理业务,及时掌握低保家庭和困难群众家庭基本情况,确保人员有增有减、补助水平有升有降。引导困难群众积极运用“XX社会救助”微信公众号在线办理低保业务。积极做好与县民政局、村级组织的对接,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到位。村级层面:积极配合镇街做好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信息公示等工作,加强低保政策宣传,健全完善困难群众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明确职责任务,加强动态管理,全面掌握困难群众的家庭收入及人员变化,及时上报各类信息,协助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提交低保申请,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二)织牢特困供养保障网。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及时纳入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9、,科学开展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特困人员照料护理类别,确保“应救尽救、应养尽养二县级层面:负责抓好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工作,按照省、市要求,全面落实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加强经办人员政策培训,及时发放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照料护理费和价格临时补贴等资金。督促各镇按要求认真签订分散供养农村特困人员五方照料服务协议,扎实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全面落实照料服务责任。加强对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的监督管理,督促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服务质量提升保障等工作。全面建立定期探访制度和评价考核机制,委托镇街参照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指南,每年对照料服务工作开展评价考
10、核,强化照料服务责任。定期会同财政部门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和照料护理费等资金运行规范,管理科学。镇街层面:认真落实特困人员审核确认的主体责任,按照市县要求和政策规定,建立完善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档案资料,做好与县民政局、村级组织的对接,确保相关政策精准落实到位。督促村委会签订分散供养农村特困人员五方照料服务协议,全面落实照料服务责任。村级层面:协助镇街做好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信息公示等工作,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宣传,健全完善困难群众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明确职责任务,加强动态管理,全面掌握困难群众的家庭及人员变化,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随时掌握
11、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将有集中供养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机构集中供养。对分散供养人员逐人签订五方照料服务协议,确保“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三)织牢临时救助保障网。健全完善“分级审批”“先行救助”工作机制,提高救助时效性,确保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众及时享受临时救助,做到“应救尽救”。县级层面:认真落实XX市临时救助工作实施细则,全面执行确定的救助方式和救助标准,进一步优化临时救助工作程序,全面落实“分级审批”“先行救助”政策,对急难型救助和单次救助金额在1万元(不含)以下的,委托镇街审批。对特殊事件、特殊对象的个案救助,采取一事一议,确定具体救助方式和救助标准,及时解决困难群众急
12、难问题。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对接,足额安排镇街临时救助储备金。同时,要指导镇街积极推广“XX社会救助”微信公众号在线申请办理临时救助业务,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提高救助时效。镇街层面: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临时救助工作政策法规,健全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对救助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临时救助,按照时限和要求予以受理,按照程序进行审核。积极实施“分级审批”“先行救助”,设立临时救助资金专户,加强资金监管。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协调指导村级组织加强日常走访,对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和个人,督促做好先行救助,事
13、后补齐相关资料。引导困难群众积极运用“XX社会救助”微信公众号在线办理临时救助业务。村级层面:协助镇街做好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信息公示等工作,加强临时救助政策宣传,健全完善困难群众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明确职责任务,对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因灾因疫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困难群众,加强日常走访,及时跟进实施临时救助。(四)织牢特殊群体保障网。分类施策做好“病残”“孤老”“弱小”等困难群体帮扶,不断提高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县级层面:负责做好“病残”“孤老”“弱小”等困难群体保障政策宣传,加强农村互助幸福院规
14、范管理和运营能力,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和“福彩圆梦孤儿助学”政策,推动县未保中心、镇未保站、村居(社区)儿童之家规范运行,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加强与卫健、残联、公安等部门对接,及时向镇街反馈“病残”“孤老”“弱小”等困难群体信息,督促落实特殊群体保障政策。加强与财政部门对接,按时足额拨付相关保障资金,全面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对低保对象中70岁(含)以上的老年人和18岁(不含)以下的未成年人,按照保障标准的30%增发低保补助金;对低保对象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按照保障标准的50%增发低保补助金,全面落实分类施保政策。镇街层面:按照市、县要求和政策规定,全
15、面落实低保对象中老年人、未成年人、重残人员、重病患者分类施保以及重病、重残“单人保”政策,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配合做好农村幸福院星级评定,督促做好农村幸福院规范管理,组织农村留守老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活动,准确摸清辖区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底数,选好配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村级层面:协助镇街做好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的排查及按“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等工作。加强农村幸福院日常管理,确保规范运行,发挥作用。定期对农村留守老年人进行探望,配合镇街开展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活动。发挥好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作用,确保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得到妥
16、善的监护照料、更好的关爱保护。(五)织牢综合施策保障网。整合民政、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人社、残联、医疗保障等部门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实现对困难群众全覆盖、无死角帮扶,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县级层面:加强与乡村振兴部门衔接和沟通,会同做好数据比对和动态监测工作,指导镇街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突发严重困难户定期进行数据比对,对不符合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条件的逐一标注,由乡村振兴部门协调落实其他帮扶措施。联系农业农村、人社部门对享受低保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综合实施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政策,通过多种途径最大限度增加脱贫人口的收入。联系残联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残疾等级评定上门服务和残疾等级变更工作。大力开展社会工作,支持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参与帮扶工作。镇街层面:按照民政、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人社、残联等部门安排部署,指导村级组织落实好各项政策举措,加强对各类救助对象的实时监测,加强与部门、村组的对接,确保信息畅通、突发情况及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