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病理学.ppt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77769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3.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病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传染病病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传染病病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传染病病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传染病病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传染病病理学.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传染病病理学.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传染病病理学.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传染病病理学.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传染病病理学.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染病病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病理学.ppt(8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传染病流 行 性 脑 脊 髓 膜 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流脑脑”,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脑脊髓膜,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脑脊髓膜,引起脑脊髓膜的急性、弥漫性化脓引起脑脊髓膜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蜂窝织炎)。性炎症(蜂窝织炎)。 球菌球菌鼻咽部粘膜繁殖鼻咽部粘膜繁殖 (呼吸道)(呼吸道) 1 1、抵抗力强、抵抗力强 : 菌被消灭,不发病或者仅引起局部轻微菌被消灭,不发病或者仅引起局部轻微卡他性炎卡他性炎 (带菌者)(带菌者) 2 2、抵抗力差、抵抗力差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败血症、脑脊髓膜炎脑脊髓

2、膜炎 病因和发病过程病因和发病过程肉眼肉眼: :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覆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覆盖着脑沟、脑回。盖着脑沟、脑回。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u一般化脓性炎症的全身症状一般化脓性炎症的全身症状u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1 颅内压升高:头痛、喷射性呕吐、视颅内压升高:头痛、喷射性呕吐、视觉障碍,小儿前囟饱满觉障碍,小儿前囟饱满2 脑膜刺激症: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脑膜刺激症: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屈髋伸膝征阳性屈髋伸膝征阳性3 颅神经麻痹颅神经麻痹4 脑脊液改变脑脊液改变u多见于儿童,引起中毒性休克、多见

3、于儿童,引起中毒性休克、DIC表现,伴肾上腺严重出血、表现,伴肾上腺严重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称华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称华弗弗综合征。综合征。暴发性流脑暴发性流脑结局和并发症结局和并发症u脑积水脑积水u颅神经受损麻痹颅神经受损麻痹u脉管炎脉管炎脑缺血、梗死脑缺血、梗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变特点为:脑实质的急性病。其病变特点为:脑实质的急性变变质性炎症质性炎症。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乙型脑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传染源或中间宿主传染源或中间宿主 蚊虫叮咬蚊虫叮咬 人人局

4、部内皮细胞、全身局部内皮细胞、全身单核细胞系统内繁殖单核细胞系统内繁殖 致病致病 侵入侵入CNS 隐性感染隐性感染 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 病毒血症病毒血症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u部位:部位:广泛,广泛, 以大脑皮质及基底核、视丘最为以大脑皮质及基底核、视丘最为严重严重u肉眼:肉眼: 软脑膜充血、水肿,脑回变宽,变平,软脑膜充血、水肿,脑回变宽,变平,脑沟变浅,但表面无脓性渗出。切面见脑沟变浅,但表面无脓性渗出。切面见软化灶(即脑组织局限性液化,坏死)软化灶(即脑组织局限性液化,坏死)镜下观:镜下观:1、“神经细胞卫星现象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噬神经细噬神经细胞现象胞现象”;2、软化灶形成、软化灶形

5、成筛网状软化灶;筛网状软化灶;3、淋巴细胞呈袖套状浸润(血管套);、淋巴细胞呈袖套状浸润(血管套);4、小胶质细胞增生,形成小结节。、小胶质细胞增生,形成小结节。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1、广泛的、广泛的NC变性坏死变性坏死功能障碍:头功能障碍: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痛、呕吐、嗜睡、昏迷。2、颅神经损害症状、颅神经损害症状 3、 严重脑水肿严重脑水肿颅内压颅内压脑疝脑疝4、脑脊膜的病变:引起脑膜刺激症(颈、脑脊膜的病变:引起脑膜刺激症(颈项强直,克氏征项强直,克氏征+ 等)等)思思 考考u流流 脑脑 与与 乙乙 脑脑 比比 较较 伤伤 寒寒 (typhoid ferer)概述:概述:1、伤寒

6、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伤寒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病,多见于夏秋季。2、血清抗、血清抗“O”、抗、抗“H”阳性,可用于阳性,可用于辅助诊断(肥达实验)。辅助诊断(肥达实验)。3、以全身、以全身单核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巨噬细胞系统增生为为主的急性炎症,尤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病主的急性炎症,尤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病变最为显著,故又有变最为显著,故又有“肠伤寒肠伤寒“之称。之称。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消化道消化道大部分:被胃酸消灭大部分:被胃酸消灭肠粘膜肠粘膜淋巴组织淋巴组织胸导管胸导管菌血症(潜伏期)菌血症(潜伏期)全身单核全身单核巨噬细胞中大量繁殖巨噬细胞中大量繁殖释放内释放

7、内毒素毒素败血症败血症症状症状伤伤寒寒杆杆菌菌基本病变基本病变u病灶中出现大量巨噬细胞,吞噬病灶中出现大量巨噬细胞,吞噬病菌、淋巴细胞、红细胞、细胞碎病菌、淋巴细胞、红细胞、细胞碎片片伤寒细胞伤寒细胞u 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聚集成团,形成小结称称伤寒小伤寒小结(伤寒肉芽肿)结(伤寒肉芽肿) 肠道病变肠道病变u1、髓样肿胀期,第、髓样肿胀期,第1周,相当于周,相当于临床初期临床初期大体:回肠下端淋巴组织肿胀,凸大体:回肠下端淋巴组织肿胀,凸出粘膜表面,似脑回样。出粘膜表面,似脑回样。 肠伤寒:髓样肿胀镜下:镜下: 伤寒肉芽肿伤寒肉芽肿 淋巴细胞显著减少(伤寒肉芽淋巴细胞显著减少(伤寒肉芽肿形成,破

8、坏原淋巴组织)肿形成,破坏原淋巴组织) 肠壁充血、水肿、淋巴、浆肠壁充血、水肿、淋巴、浆C C浸浸润。润。u坏死期坏死期第第2 2周,临床周,临床“极极期期”病变处局部肠粘膜发生坏死。病变处局部肠粘膜发生坏死。u3 3、溃疡期、溃疡期第第3周,临床缓解期周,临床缓解期 坏死肠粘膜脱落形成溃疡。溃疡坏死肠粘膜脱落形成溃疡。溃疡长轴与肠轴长轴与肠轴平行。平行。容易引起并发症:容易引起并发症:肠穿孔、肠出血。肠穿孔、肠出血。u4、愈合期、愈合期肉芽组织修补溃疡,表面由周围粘膜肉芽组织修补溃疡,表面由周围粘膜增生上皮覆盖。增生上皮覆盖。修补不绕肠周径,故不造成肠狭窄。修补不绕肠周径,故不造成肠狭窄。临

9、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五大主要症状:持续高热,相对缓五大主要症状: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皮肤玫瑰疹(伤寒脉,肝脾肿大,皮肤玫瑰疹(伤寒疹)及血中白细胞数疹)及血中白细胞数减少减少。(此外,。(此外,还可有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泻还可有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泻或便秘)或便秘) (1) (1) 肠出血肠出血(2) (2) 肠穿孔肠穿孔(3) (3) 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抵抗力下降,抵抗力下降,肺炎球菌或其他菌(寄生于上呼吸肺炎球菌或其他菌(寄生于上呼吸道的),乘虚而入道的),乘虚而入继发感染所致。继发感染所致。 结局和并发症结局和并发症细细 菌菌 性性 痢痢 疾疾 细菌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

10、细菌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变特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变特点是: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点是: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假膜,直肠、乙状结肠病变显著。直肠、乙状结肠病变显著。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u 细菌侵袭肠上皮细胞并在其细菌侵袭肠上皮细胞并在其内生长,进一步繁殖菌体裂解内生长,进一步繁殖菌体裂解后释放内毒素。后释放内毒素。病理变化病理变化u急性菌痢急性菌痢早期急性卡他性炎早期急性卡他性炎 假膜性炎(纤维假膜性炎(纤维素、坏死组织、中性粒、红细胞、细菌)素、坏死组织、中性粒、红细胞、细菌) 假膜脱落假膜脱落 溃疡(表浅、小、多发、溃疡(表浅、小、多发、地图状)地图状) 肉芽组织和粘膜

11、上皮增生肉芽组织和粘膜上皮增生修复修复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u肠道炎症肠道炎症刺激肠壁刺激肠壁痉挛、蠕动痉挛、蠕动,分泌亢进渗出分泌亢进渗出腹痛(左下腹明显),腹痛(左下腹明显),腹泻、肠鸣音亢进。腹泻、肠鸣音亢进。 初初卡他性炎卡他性炎水样便或粘液便。水样便或粘液便。 后后粘液粘液+假膜假膜+血血粘液脓血便粘液脓血便u肠道炎症肠道炎症刺激直肠神经末梢及肛门括刺激直肠神经末梢及肛门括约肌痉挛约肌痉挛里急后重里急后重。里急后重里急后重u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之证。出不爽之证。 u景岳全书景岳全书杂证谟杂证谟:“凡里急后重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

12、之处,而其病本,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 u病程超过病程超过2月,肠道病变反复发作,月,肠道病变反复发作,新旧交杂,长期导致肠壁不规则增新旧交杂,长期导致肠壁不规则增厚、变硬,肠腔狭窄,息肉形成。厚、变硬,肠腔狭窄,息肉形成。慢性菌痢慢性菌痢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菌痢u多见于儿童多见于儿童u发病快,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伴有发病快,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伴有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表现为高热、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表现为高热、惊厥、昏迷,而腹痛、腹泻等肠道症惊厥、昏迷,而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不明显。状不明显。 阿米巴病阿米巴病 (Amebic dysen

13、teryAmebic dysentery) 阿米巴痢疾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原阿米巴痢疾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病变累及结肠,虫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病变累及结肠,盲、升结肠较多)。盲、升结肠较多)。 主要病理变化为:大肠粘膜和粘主要病理变化为:大肠粘膜和粘膜下组织膜下组织液化性坏死液化性坏死,溶解形成多发,溶解形成多发性潜缘性溃疡。性潜缘性溃疡。 阿米巴原虫阿米巴原虫 大大 小小滋养体(致病型)滋养体(致病型)包囊体(传染型)包囊体(传染型)胰蛋白酶作用胰蛋白酶作用及自身运动及自身运动而出而出小滋养体小滋养体 包囊体包囊体 小肠下段小肠下段 4 4个小滋养体个小滋养体 侵入大肠壁侵入大肠

14、壁 大滋养体大滋养体接触溶解接触溶解 伪足机械性运动伪足机械性运动 生成肠毒素生成肠毒素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一)急性阿米巴痢疾(一)急性阿米巴痢疾早期:针头大、周边隆起的小溃疡;早期:针头大、周边隆起的小溃疡;后期:溃疡后期:溃疡口小底大口小底大、烧瓶状烧瓶状,溃疡间,溃疡间的粘膜大致正常。的粘膜大致正常。 严重病例:溃疡互相严重病例:溃疡互相沟通或融合成大溃疡。沟通或融合成大溃疡。 组织坏死溶解液化,脱落组织坏死溶解液化,脱落溃疡。溃疡。(1 1)一般深达粘膜下层;)一般深达粘膜下层;(2 2) 在溃疡边缘坏死与活组织交界处,在溃疡边缘坏死与活组织交界处,可见散

15、在的滋养体;可见散在的滋养体;(3 3)溃疡边缘的炎症反应轻。)溃疡边缘的炎症反应轻。 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1 1、因无毒血症,全身症状轻,无、因无毒血症,全身症状轻,无高热。高热。2 2、间歇性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间歇性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症轻。症轻。3 3、大量的粘液和溃疡出血导致粘、大量的粘液和溃疡出血导致粘液血便(果酱样便),有腐臭味。液血便(果酱样便),有腐臭味。4 4、大便中阿米巴滋养体(、大便中阿米巴滋养体(+ +)阿米巴肝脓肿阿米巴肝脓肿 肠外阿米巴病中最常见肠外阿米巴病中最常见肠壁滋养体侵入小肠壁滋养体侵入小VV肠系膜肠系膜VV门门VV入入肝肝 常见于肝右叶,原因与盲肠

16、和升结肠的常见于肝右叶,原因与盲肠和升结肠的血液多回流到肝右叶有关。血液多回流到肝右叶有关。u大体:大体:阿米巴肝脓肿:多为单个,大小不等,阿米巴肝脓肿:多为单个,大小不等,大者似儿头大,中央呈果酱样。脓肿大者似儿头大,中央呈果酱样。脓肿壁附有未彻底液化坏死的结缔组织、壁附有未彻底液化坏死的结缔组织、血管、胆管等,故呈破絮状外观,具血管、胆管等,故呈破絮状外观,具有特征性。有特征性。 镜下:镜下:肝组织呈变性、坏死性改变。肝组织呈变性、坏死性改变。脓肿壁可见坏死不彻底的胆管、血管。脓肿壁可见坏死不彻底的胆管、血管。脓肿边缘活组织中可见病原体(滋养脓肿边缘活组织中可见病原体(滋养体),而脓肿灶中央很少见到病原体,这体),而脓肿灶中央很少见到病原体,这是因为该处缺氧不宜阿米巴滋养体生长。是因为该处缺氧不宜阿米巴滋养体生长。 血血 吸吸 虫虫 病病(Schistosomiasis)概述概述u血吸虫病是指(日本血吸虫、埃及血血吸虫病是指(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吸虫、曼氏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在我国流行的只有日本血起的疾病。在我国流行的只有日本血吸虫病,通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预防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