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律动课教学模式初探学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聋校律动课教学模式初探学科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聋校律动课教学模式初探学科论文“律动”一词源自希腊语Rrhm1.Ds,英文为Rhythmic,意为节奏。律动课教学通过身体动作展现出各种音乐节奏的内容,包括高低、速度、力度等。律动课是聋校一至三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专门为听力残障学生设计。通过律动课教学,聋童可以掌握基本的律动知识和技能。这门课程是聋童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舞蹈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他们的生理障碍一失聪。、根据聋童心理特点,在课堂中激发学习律动的兴趣有句占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持久的兴趣是儿童成长的动力。聋童的大脑发育相对缓慢,但他们喜欢动感和模仿。因此,培养聋童对律动的兴趣非常重要,可以促进
2、他们积极参与艺术活动,认真学习舞蹈和节奏,丰富业余生活,扩大视野,增强自信心。教学内容应考虑聋童的心理特点,让学习变得有趣,每堂律动课都是愉快的合作。不要放弃任何协调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应该不辞辛苦,简化复杂动作,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此外,让昔童参与社会活动,与健全学生同分演出,公平竞争,培养他们对舞蹈的兴趣。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影响和感染聋孩子的精神活动,让他们在美感中产生共鸣,得到愉悦,从而乐于接受律动教学,喜欢上律动课。二、根据聋童听力缺陷的生理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聋童除听觉缺陷外,其他器官正常,也有思想和感情.他们无法体会音乐的内涵,也无
3、法表达歌曲的情感,只能模仿老师,动作显得僵硬。例如,在教学小燕子时,通过播放f1.ash课件展示小燕子在天空中飞翔,同时播放歌词,学生很快就能融入其中。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做适当调整,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参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律动课教学主要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舞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各种动作的组合,表现舞蹈作品的内容,也就是音乐的表现力,让学生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是律动课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慢放动作,让学生看懂动作的先后顺序,手、眼、脚的位置,让学生一个动作-个动作慢慢模仿,这样就减轻了教学的难度。其次,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4、。平时的律动课是通过“以手代口的舞蹈基础训练、“以数代乐”的节奏训练、以及“以形代情”的情感教学,来弥补聋童学习舞蹈的缺陷。聋童由于听不见老师数拍子,所以节奏很难掌握,那么就通过用手势1、2、3来表示(一般根据节奏快慢以1/4和1/8拍为单位),弱拍、强拍可以通过踩脚鼓来表示,学生通过教师踩鼓点的强弱震动感受拍子的强弱,这样就可以让聋生边看老师的手势,边通过感受鼓点把握节奏的强弱与快慢。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聋生的舞蹈能力和基本功,然而培养聋童学习舞蹈的能力和基本功不是朝夕所能完成的,还需要聋童自身的不断努力和老师孜孜不倦的激情鼓励。三、转换角色,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5、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律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动作,学生学动作的误区。教师是课堂的主人,照着教材教动作;学生跟着模仿,两者都成了教材的奴隶。甚至有的时候,有的学生自己设计的动作明明跳的很好,因为与教师教的有区别或者和书本上的有出入,教师就立即给予批评纠正,长此以往,就容易压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对律动课产生逆反心理。学生也喜欢过把瘾一当老师,我们可以在复习课堂中,把他们分成A、B两组,A组先充当老师的角色,B组充当学生,A组的同学先欣赏B组同学做动作,然后调换,A组作学生,B组作老师,最后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对好的进行表扬,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认为动作不到位的,讲讲应该怎么做,给予纠正,这样就避免了老师直接批评而造成的聋生心理上的伤害。总之,律动课教学在寄校诸多学科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还需要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不断探究,以期研究出最适合聋童的律动课教学模式。